抢占巴渝产业升级的人才制高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这种与地方经济无界融合的学校、产业行业共同发展模式,为当地农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发展动力:重庆陈列花木专业合作社,通过联产联销方式,年销售额达1.5亿元;重庆杨奇峰葡萄种植股份合作社以生产绿色生态鲜食葡萄为主,整个生产环节严格采用绿色食品规范标准进行,每年生产葡萄鲜果约300吨,售价30元/斤,是一般葡萄市场价格的6倍;集生产种植、收购销售、冻藏、加工为一体跨镇域和县(区)域的重庆川心花椒种植合作社花椒基地,面积目前已达5000余亩,合作社成员685名,合作社年总收入1850万元,盈余644万元,其中可分配盈余向社员返还492万元,成员人均收入比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高18%……

    学校园林+专业合作社的共生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专业合作社员工职业能力,而且带动了当地农民创收致富。2009年,重庆顺禄园林公司选送青年职工45名,单独组建“顺禄园林班”,进行园林专业中职学历培训。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学校一方面参照“双元制”教学模式,倡导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结合,亦农亦学,另一方面根据专业教学大纲,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结合企业和学员的实际需求,实施“学历+技能+创业”的培养模式,实行“必修课、校外实践、技能实训”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经过3年的培养,学员考核全部合格,并获得了中职园林专业毕生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园林绿化工种中级证书。其间,还有不少合作社选派青年员工或社员子女参加园林专业中职学历培训,形成了学校园林专业的一支稳定生源。

    对农业的“反哺”,农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截至2013年底,北碚区静观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46个,入社农户10368户,入股金额15260万元。其中,特色花木专业合作社203个,其他专业合作社43个,股份社员户2019户,股份金额5036万元。社员人均收入12380.4元,同比未入社农户增收提高15%。

    “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与我们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了,实际上也在另一个侧面大大推动了我们的学科专业建设。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学校领导高兴地说,“这些年的社会服务,为我们学校发展锻炼了一大批懂理论、熟悉实践操作的专家队伍,也扩大了学校的辐射能力。”

    花木产业的特殊性,使得民间蕴藏着一批能工巧匠,他们几乎个个都身怀专业绝技。在走进田间地头为农业合作社开展培训时,北碚职教中心有意识地将他们推向前台,让他们讲述自己成功的经历,展示自己的技艺,在不断的授课过程中使他们熟悉教学环节、手段的运用,为他们走进学校讲台、担任双师型教师奠定了坚实基础。比如,重庆市静观传统蟠扎工艺传承人聂廷学、重庆市民间工艺大师(根艺)杨智钧、重庆市十大杰出创业型青年农民潘先健等,如今都先后受聘于学校,成为培训中的“金牌教师”。

    一系列主动“走出去”参与社会服务的举措,推动了学校专业建设。目前,学校与专业合作社共建培训中心,现有20%的专业合作社建有培训中心,面积均在100平方米以上,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备齐全,有的还接有农业远程教学系统。与此同时,通过参与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学校的园林专业等相关学科得到了迅猛发展,快速发展成为学校的品牌支柱专业。

    深化教学改革 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单位,重庆市北碚职教中心经过短短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学科专业由几年前的12个已发展为15大专业。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张,在职业教育同质化倾向明显的当下,如何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既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事关学校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经过反复论证研究,学校领导班子决心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教学改革带动课堂改革,以教学研究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北碚职教中心根据企业需求,加大对学生人文素养、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技能培养,专业实训开出率为全部。在教学方式上采取项目教学、模块教学等措施,力求让每个学生天天有收获,年年有进步,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

    2012年10月,正当成渝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时,川渝两地中职示范学校“五环四步”教学模式推广观摩培训活动也在北碚职教中心举行。此次会议是川渝职业教育的一次“大会师”,川渝两地的11所学校的负责人和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来自四川达县职业高级中学的老师黄敏说:“到重庆走一趟太值得了,北碚职教中心的‘五环四步’课堂教学模式让我很受启发,我回学校后一定要好好借鉴这种教学模式,研究出适合学校发展的课堂模式。”

    近年来,北碚职教中心以观念更新、专家引领、小组实验、全员推进的策略推进“五环四步”教学模式改革,引发了周边及全国不少兄弟学校的普遍关注。重庆统景职中等市内许多中职学校、四川部分中职学校、新疆6所中职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纷纷前往学校观摩“五环四步”教学模式课堂。与此同时,学校还先后派优秀老师,赴福建、新疆等区内外中职学校,开展交流、帮扶、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评价密不可分,基于此思考,北碚职教中心与学校内涵发展需要相结合,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推行“二阶段三课堂”多元化过程性学生学业评价新模式,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高效的课堂加上立体的评价大大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近3年来,学校共获得市级以上技能大赛奖72人次,2人获全国奖,全国文明风采大赛获奖300人,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中等技能人才7000多人,先后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46038人次,94%的学员取得了职业资格证,85%的学员一次性顺利就业。

    不论教学改革的深入,还是特色兴校战略的顺利施行,其实都与学校教育科研的引领密不可分。为了加大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北碚职教中心一方面坚持全员培训,派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比赛,使青年教师会讲会教会当“师傅”。目前北碚职教中心通过教育科研形成了由60名教师组成的各级骨干教师体系,学校设有北碚区职业教育仅有的名师工作室——“林安全名师工作室”,目前有2人进入北碚区教育高端人才流动站、1人为重庆市教师教育专家,3人进入北碚区教师教育专家库,对全市中职教师发展起着引领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学校以校级课题组为单位,鼓励一线教师走访企业、深入行业调研,了解新兴产业、新职业、新岗位的需要,撰写调研报告、论文,以教育科研、调查研究来带动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在北碚职教中心现有的262名专任教师中,各级骨干教师已达60人,专业带头人6人。不仅如此,学校还鼓励教师在繁忙的教育教学之余,积极参与教材编写。近两年,结合示范校的建设工程,学校园林绿化专业等6大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国家课题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其他国家示范校专业建设的相关课题研究工作正在进行,22本示范校重点专业教材得以开发出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等6本电子类专业已纳入国家规划教材正式出版。《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被评为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创新教材一等奖、《PROTEL DXP 2004 电路板设计与制作》被评为国家教育部门首批全国职业教育创新示范教材奖。

    此外,学校还承担了全国“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职学生学业评价方法及机制研究》,课题组编著出版《二阶段三课堂中职学生学业评价论》专著1本,发表论文20余篇,并顺利结题,等级为“良好”,2013年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政府奖二等奖,两阶段三课堂学生学业评价方法在渝北、巴南等职业学校验证;《园林绿化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课题已顺利结题,并分别在重庆、云南、天津、江西的示范校开展了研究活动,我校是全国组长单位,主要负责协调统筹精品课程的开发工作,同时承担了三门课程的资源库建设。

    以“勉仁尚上”特色德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与许多职业院校不同,北碚职教中心具有比较独特而厚重的校园文化传统。1940年,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儒家”的著名爱国教育家梁漱溟先生创办了勉仁文学院,此后,勉仁文学院改建为勉仁职业中学。针对当时中国“愚、穷、弱、私”的社会现实问题,基于旧中国“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特殊文化背景,梁漱溟先生提出乡村教育的社会改良之路,注重道德精神的改造和人格陶冶及普设乡农学校,培养乡村建设人才,实现乡村自救等。这种宝贵的“勉”“仁”教育思想,一直成为后来的北碚职业教育中心办学的精神内核。

    1999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北碚区充分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与重庆市朝阳职业中学、重庆市北碚电子职业中学、重庆市北碚梅花山职业中学、四川仪表中学等五所学校,共同组建为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职业学校。2012年6月,成为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的第二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立项建设学校。因此,在每一个北碚职业教育中心人眼里,梁漱溟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学校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

    为了挖掘学校的历史传统,学校传承梁漱溟先生“勉仁”教育思想,形成了“勉人弘业”的办学理念,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强化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探索和改革中职学生德育方法、途径,努力探寻时代文化和梁漱溟特色校园文化背景下的德育规律。学校历来强调创新德育方法模式,通过开展贴切而实际的系列德育主题活动、技能竞赛、艺体活动、社团活动等活动,陶冶中职学生的言行,促进中职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