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合作机制续写校企共赢传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院环渤海船舶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大会

    学院教师到大连船舶工程中心进行培训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在国家骨干校建设中,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充分利用政策支持、行业优势、市场资源、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不仅与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了校企合作董事会,还成立了葫芦岛区域政校企合作理事会,组建了环渤海船舶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尤其在2012年又以投资入股形式与大连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开展了校企“一体化”合作,堪称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的亮点和标志性成果。

    大连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船舶工程中心),是由大连船舶工业公司(集团)、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及7家国有船舶配套企业发起做股东成立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船舶及海洋工程的设计工作。

    国家骨干校建设之初,院长孙元政与时任大连船舶工业公司(集团)总经理史殿敏、大连船舶工程中心总经理佟福山针对校企深度合作问题多次商议论证,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双方于2011年6月签署了《合作协议书》。从此开辟了“一体协作,同舟共济”的校企合作新格局,给校企双方带来了传奇式改变。学院加快了职业教育要适应产业发展的动态调节的自身健全机制的建设,深化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也找到了智力密集型人才高地,实现了校企共赢。

    “一体化”,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

    国家骨干校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靠体制机制来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目的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培养市场需要的既有理论又有能力的人才,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与大连船舶工程中心的“一体化”合作,基本原则是“以合作办学为基本途径,以合作育人为根本任务,以合作就业为导向,以合作发展为宗旨”,按照“校中企”、“企中校”的合作模式,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从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岗位能力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这种合作在三个方面体现了“升级”:

    1.平台升级。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行业背景,与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等上百家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学院入股大连船舶工程中心,这样的合作才真正升级到“利益共同体”。“一体化”首先是“目标一体化”、“利益一体化”,合作的动力像泉水永不会枯竭。

    2.形式升级。“一体化”合作也是“契约化”合作,改变了过去校企合作只凭自觉自愿无压力的状态。现在加入董事会,协议双方的责任、义务、权利十分明确,合作的方式和内容也十分明确,为校企合作的成效提供了制度保障。“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进入合法有效层面,约束力更强。

    3.模式升级。“一体化”合作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项目研发模式、师资培训模式、学生实训模式等都比以往更加规范、科学,更见实效,更符合企业要求和市场需求,因而更符合当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期待。双方共同调整和优化专业,共同制定急需紧缺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和实习实训教学包,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实施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共同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和评价,共同承担船舶设计、产品研发、技术咨询等社会服务。

    “一体化”,从知识向能力、效益转变

    著名企业家冯仑曾用“嫁给不同的人,命运绝对不同”来比喻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学院与大连船舶工程中心的合作,就是1+1>2的优势合作。

    1.共同开展师资队伍培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船舶设计能力。学院与大连船舶工程中心设计了一套机制,采取了培训和实操相结合的举措,提升教师能力,弥补能力短板。

    首先分别举办了船舶设计软件培训班、船舶设计思想和理念培训班、船舶设计能力提高班、船舶设计能力巩固班,让教师不能只懂得造船的书本理论,更要掌握现在的造船理念和工艺流程;不能只懂得船的局部,还要懂得船整体。专业教师中有140人次先后参加了培训,均取得了“校企能力培养”船舶设计能力结业证书。

    其间,学院选派了30名船体、船动、船电三个重点专业教师参加船舶设计能力提高班。大连船舶工程中心把参训教师分为5组进行五艘船的设计工作。只给教师提供船舶设计说明书,不给任何设计图纸参照;只讲解任务要求,不给任何设计信息,每组的指导教师,也只在组员设计不下去的时候给予一些引导。公司佟总把这种训练方式叫“倒逼”。参训教师则把这种训练概括为“无界限、挤压式、救助型”。每位参训教师在自我研发、共同攻关情况下,最终经过150多天的努力,5组教师完成了5艘船的设计。大连船舶工程中心专家对这5艘船的设计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年轻教师令企业刮目相看,他们在教学之余完成了专业人员也需要半年时间的设计任务,为学院争得了荣誉。

    走访这些教师,他们对这次培训印象深刻,感触良多,最大的收获:一是熟悉了整个船舶设计流程。对船的认识不再局限本专业,不再是“盲人摸象”;二是提高了设计过程中的各种能力。如设备选型能力、软件使用能力;三是找到了专业发展方向。过去只是单一教学,少有专业目标追求。通过这次设计,教师的专业兴趣和科研兴趣更加浓厚。参与设计激发了个人潜能,促进了个人成长。

    其次,在大连船舶工程中心建立了教师工作站。根据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学院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青年骨干教师到公司担任访问工程师顶岗锻炼,进行生产设计等全过程的跟踪和学习,积累生产设计实践经验,为独立完成生产设计等任务提供保障。

    2.共同开发课程,提升了专业课程开发和教材开发能力。课程和教材改革是骨干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通过课程的改革,增强高技能人才与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双方按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和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五步骤进行13门课程开发。其中船舶工程系签订了“船舶结构与识图”、“船舶CAD/CAM与生产设计”2门专业核心课程;动力工程系签订了“船舶辅机安装于调试”、“船舶管系放样与生产”、“船舶动力装置安装”、“船舶柴油机使用与维护”等7门课程;电气工程系签订了“船舶信号系统安装与调试”、“船舶电站调试与交验”、“船舶电力拖动”、“船舶电气工艺设计与安装”等4门专业核心课程。在船舶工程系核心课程“船舶结构与识图”、“船舶CAD/CAM与生产设计”开发中,公司对参编教师进行了培训,参与项目设计,从岗位技能培训方法、企业信息资源、船舶企业之间广泛联系等多方面对教材进行编写和构建,使这两门教材具有了职业特征和能力培养特色。

    3.开展订单培养,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岗位就业能力。大连船舶工程中心根据企业用人提出的能力标准对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双方共同举办学生“船舶工程设计班”,实行“2+1”的培养模式,其中前两年在校内学习和培训,第三年根据实际需要在大连船舶工程中心工作现场顶岗实习。把学生放到岗位学技术、学设计,做动画,充分利用公司资源,提高素质和能力。

    4.共同开展技术服务,提升了服务企业、社会和区域经济能力。为了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学院抓住国家骨干校建设契机,以船海中心为基础,于2012年5月与大连船舶工程中心共同成立了“大连船舶工程中心葫芦岛分公司”,承担生产设计、科技研发、技术咨询等社会服务。大连船舶工程中心负责开拓市场,承接船舶工程研究设计项目,学院负责出场地、出人员,技术共享,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校企双方可以各自名义合作承接项目开发,也可以分公司形式共同承接项目开发,合作关系更加紧密无间。

    成立分公司之前,学院开拓技术服务市场很难,分公司成立后,情况有了很大改观。依托大连船舶工程中心平台,不但找到了市场,还可以参与开发,合作前景十分广阔。船海中心主任王宇博士对此深有感触地说:“船海中心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得益于国家骨干校建设中学院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

    “一体化”,经验昭示未来

    “一体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运行两年来,学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提高师生能力为支撑,以技术服务创造效益为羽翼,具有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之路。“一体化”校企合作体现了国家骨干校建设的宗旨、精神和目标,给学院带来了新气象。

    1.激发内部活力。国家骨干校建设,不仅是契机,它的理念还唤醒了学院各系统的目标意识,重新建立了以团队合作为组织形式的秩序。以项目开发和船舶设计为例,院内教师的合作已经由原来的部门协作上升为团队合作。部门界限和专业界限被模糊,岗位和个体作用被弱化。校企合作促进了学院内部合作,教师们从松散走向紧密,从自发走向自觉,从个体走向团队,内部活力日益显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