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私立高校是怎样发展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陈准民

    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应转变职能,加大对民办高教的开放力度,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积极性。

    美国之所以成为举世公认的高等教育大国和强国,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起到了重大作用,其经验值得中国在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道路上借鉴。

    美国私立高校发展经验

    美国私立大学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活力十足,贡献巨大。美国现有400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私立的占一半以上。而且,顶级高校多数是私立。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2014年的高校排行,前10名全部是私立,前20名中只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公立。

    美国的私立大学之所以如此成功,首先,它们比公立大学在办学宗旨、学科设置、学术自由、制度创新、日常管理等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其次,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更容易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再其次,私立大学小班授课多,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学生、家长及校友对学校的感情更深,有利于学校拓展人脉,多渠道筹集资源。

    美国私立高校设置灵活,数量众多,如何确保其办学质量是一大难题。为此,美国发展起一套多层次、多模式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民间尤其是同行高校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发展,美国高教界现在已有约80个全国性、区域性和职业性评估(accreditation)机构。它们定期对所属高校进行质量评估,并将结果公布于众,供政府、学生、家长和社会使用。

    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对高校并不直接进行质量监控,而是通过对上述评估机构的认可(recognition)间接地施加影响。目前,教育部认可了上述评估机构中的大多数。它手里有联邦助学金项目及其他联邦项目。不经过教育部认可机构的评估,高校就得不到这些项目。美国民间还有一个“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拥有3200多所高校会员。该委员会认可了上述评估机构中的60个。

    美国政府还在奖贷学金、科研经费、就业政策等方面对私立大学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同时,它为社会捐赠制定了优惠的税务政策,以鼓励各界支持高等教育

    中国民办高教应加快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私立)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时宽时严,其发展时快时慢。党的十八大要求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发挥社会和民间力量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积极性。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政府在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等方面将有进一步具体部署,社会和民间力量将在各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应转变职能,加大对民办高教的开放力度,发挥社会力量的办学积极性,鼓励公办和民办高校竞争、合作和共赢,为中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打下制度基础。为此,笔者建议:

    要打破高等院校应以公办为主的传统观念,放宽对民办高校建立的审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中央政府应集中资源建设若干世界级、涉及重大国家利益的国立大学,地方政府建设若干区域性重点公立大学,其余均可逐步向社会力量开放。

    目前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官方色彩仍然较重,难以适应各类高校在办学宗旨、学校层次、所在地区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或偏于宽松,或失之严苛,或干脆一刀切等弊病严重。应大力建设全国性、地区性或职业性的同行评估机构,政府通过对这些机构定期审核、认可的方式,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间接管理。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普及终身教育的过程中,因收入、年龄、兴趣等原因,民众对教育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应允许社会力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办学,可以办公益性非营利高校,也可以办营利性高校,以更好地适应民众教育需求的多样化。

    学校治理体制应逐步去行政化。探索建立由校董会、校长、监督机构组成的大学治理架构,真正落实让教育家办教育

    制定对公办和民办高校一视同仁的政府政策,让两类学校在政府奖贷学金、就业政策、科研经费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并制定更有利于社会捐款的政策,为民办高教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

    (作者系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教育组前教育参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