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难题求解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湖南省花垣县补抽乡夯尚村,参加暑期湘西支教公益活动的百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挨户走访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 资料图片

    目前,高校学生已成为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重要主体。然而,大学生志愿活动依然面临服务供需难对接、志愿队伍难维持、服务评价谁证明等多重难题,常态化、制度化将是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方向。

    ■本报见习记者 唐琪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文联主席顾久为志愿者招募的事情苦恼不已——想要招50多名文艺志愿者下乡教留守儿童,已过去3个月了,现在才招到10人。“不是说现在年轻人都热衷做志愿者吗?我要招1名志愿者,咋就这么难?”

    与顾久的苦恼对应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白鸽青年志愿者协会则因报名人数太多而犯愁,只需要20人的河南支教项目,报名达100多人,协会不得不通过面试淘汰一部分人。“落选的同学很不开心。”协会副会长燕雨有些无奈地说。

    供需双方难对接,这只是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之一。相应的难题还包括:志愿者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志愿者队伍难以长久维持、志愿服务的评价认证难,等等。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大学生志愿服务如何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服务供需难对接?

    打造枢纽型互动平台

    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是一家专门为孤独症儿童服务的机构,由于名气较大,每年长假,北京众高校的志愿者如潮水般涌来。“来的人太多了,根本接待不了,也不需要。”中国传媒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高洋说,“感觉挺尴尬的。”

    校际间差别也很大。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林靖欣说,自己每天都会收到几十个短信、电话,邀请北大青协去做志愿服务,他们基本是通过学校团委或其他接受服务的单位打听到的联系方式。外交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公关部部长卢同学则表示:“我们的规模比较小,一般就做传统项目,不太发展新的需求。”

    在志愿服务这个“市场”上,买方和卖方信息严重不对称。如何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出现的供需双方对接难的问题?有效对接志愿服务需求,高效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大型的资源整合平台是必然方向。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制定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规划(2014—2018)》指出,要使“经过标准化建设的各类实体型平台达到50万个,网络型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网络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晓红说,“你不知道我需要,我就把需求放在平台上,我不知道哪里需要我们的志愿者,那就把志愿者资源也发布上来,让大家能够对接。”

    张晓红提到的平台是指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主办的“志愿北京”网站。在这个网站上,个人和团队志愿者可以实名注册成为北京市志愿者,可以发起志愿项目、加入志愿者组织、获得通用培训。更重要的是,每名志愿者还能获得唯一的编号,记录服务工时,打印市级志愿服务证书。

    可惜的是,目前,“志愿北京”的利用率还不高,许多高校仍习惯使用自己的平台。林靖欣直言,北大青协已在自有平台形成长期互动,“打个比方,校庆要招100名志愿者,我们在论坛上一发,一天内就能报名五六百人,没必要再去用别的平台。”

    “志愿北京”网站负责人王虎认为,这不是问题。“原有的平台可以继续用,但‘志愿北京’能为志愿者终生存储服务记录、打印市级服务证书、扩大各青协的信息源,今年还会为实名注册的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保险,这可能是高校平台做不到的。”王虎说。

    空有热情瞎添乱?

    组织志愿者开展系统培训

    北师大在2011年发起一个叫“志愿服务超市”的体验项目,由白鸽志愿者协会向全校同学介绍30余个志愿项目,吸引大家“像进超市一样自由挑选”,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志愿服务。

    “轰轰烈烈地办了两三年,特别热闹,还获得了海淀区优秀志愿项目奖。”燕雨说,“但后来我们发现,让缺乏系统培训的‘散兵’体验式地参加志愿服务,对被服务方来说是很大的伤害和不尊重。”因此,这个项目被取消了。

    “空有一腔热情”、“帮不上忙反而添乱”,这是社会对部分大学生志愿者的负面评价,也正说明系统培训对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岗位培训越发规范。“大型赛会做得最好,毕竟有充足的资金、专业的培训。”张晓红说,“把大型赛会的经验运用到日常志愿服务中,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

    志愿服务的岗位培训分为通用培训和专业培训。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每年招新后,人力资源部会对新成员进行通用培训,包括志愿服务的历史、功能价值、基本礼仪、协会知识等,然后由支教、环保、社区等各部门进行专业培训。职能部门也有自己的“课程”,如宣传部门培训如何使用图片和视频软件,外联部门培训如何与其他高校及媒体打交道。

    一些相对简单的服务项目,不需要特别专业的培训,但说明注意事项也是必不可少的培训环节。例如,在海淀区三义庙社区“快乐三点半”课后托管中心的墙上,就贴着一张给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提示,如“给孩子的玩具要大,以免被误食”、“饮用水一定要凉至常温才能提供给孩子”、“桌椅边角一定要光滑”……

    为了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各高校纷纷创新培训方式,如邀请名人、资深志愿者分享心得,或组织风采大赛,向优胜者赠送小礼物等。

    有了“志愿服务超市”的教训以后,北师大更加重视对志愿者的系统培训,燕雨对此很有信心:“除非特大型活动,其他项目我们派出的全都是系统培训过的志愿者,不是有了活动才临时招散兵。”

    张晓红说:“系统的培训不单是对被服务者的尊重,对志愿者本身也是一种激励。在培训中了解志愿服务,掌握更多技能,这很重要。”

    志愿队伍难维持?

    建长效机制避免“被志愿”

    “刚开始大家热情特别高,可到学年结束,往往只剩不到一半人,最惨的时候,志愿者全没了。”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志愿者高洋对此很头疼,“可能是我们学校开展志愿活动的气氛还不够好?”高洋疑惑地反问记者。

    除了部分志愿者自己无法坚持,不少青协负责人还提到,来自“上级部门”的压力也是让很多志愿者半途而废的原因。一名不愿意公开姓名的高校志愿者组织负责人向记者抱怨:“政治任务太多了!有些活动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去服务,但为了在领导的面前撑场面,就让我们安排大量的同学去。”

    这名负责人表示,自己真的很喜欢做志愿服务,但频繁的“凑人数”的任务,很打击青协成员的积极性。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避免志愿者‘被志愿’!”张晓红说,“志愿服务要以志愿者自身的意愿为主,‘有事儿找志愿者’这个说法,很不好。” 

    张晓红认为:“政府部门或活动组织方应改进与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合作方式,公开宣传、自愿报名,让愿意参加的同学获得消息、主动参加,而不是‘任务式’地压在学生组织身上,‘被志愿’问题就能较好地化解。”

    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普遍存在的“三分钟热度”现象,长期从事志愿服务理论研究的李先生分析,人员流失很正常。首先,志愿服务本来就强调贡献,物质回报很少,其次,不可避免有部分人是盲目跟风。他说:“撇开这部分人,如何让真心做志愿服务的学生长期坚持,是志愿服务组织应当考虑的问题。”

    在北京几所志愿服务的传统强校,组织者们已经有一些保持志愿者队伍的经验。“项目本身做得好最重要!”燕雨告诉记者,“像我们传统的支教项目,从招募、培训到支教、总结,都做得比较专业了,志愿者很容易进入状态,并与被服务对象建立感情,很多人一做就是4年。”

    燕雨自己就是支教志愿者,他的很多“学生”到现在还会用QQ和他联系。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原本成绩中等,去年中考考了全校第一”,说到这里,燕雨一脸自豪。

    除了项目建设,团队建设也很重要。中国人民大学青协会长李秉正说:“青协这样的学生组织特别需要凝聚力,前辈带着新人做志愿服务,平时还会交流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感情真的很好,如果是一个冷冰冰的团队,很难想象谁能坚持。”

    志愿者付出谁证明?

    完善认证评价体系是关键

    很多大学生多年坚持做志愿服务,不求回报,也没有记录的意识,直到他们面临申请出国、保研需要志愿服务证明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付出无法被证明。“志愿服务时间”这一概念的引入,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使志愿者的付出和贡献有了可以衡量的指标。

    团中央早在2002年颁布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就明确将志愿服务时间作为志愿者评选表彰的指标。如今,已经过了10余年,这项工作在北京各高校青协开展得如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