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督导:好形式如何起实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4-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梁好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要求县(市、区)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按照1名责任督学负责5所左右学校的标准对所有中小学校实施挂牌督导。实行挂牌督导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对学校监督指导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建设的重要突破,对于推进教育督导制度的转型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作为一种新的督导形式,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如何真正起到实效,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积极的探索。

    科学遴选合格督学 保证督学素质

    合格的责任督学是实施中小学挂牌督导制度的前提保证,督学的素质直接决定督导的效果,也直接关系到这项督导制度建设的成败。然而目前《教育督导条例》以及《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中对督学任职条件的规定过于笼统,要求挂牌责任督学主要从在职和退休的校长、教师、教研人员和行政人员中遴选,专兼结合,兼顾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学段(含直属学校)。如何真正优中选优,遴选出适应新时期教育督导工作需要的合格督学,必须建立一套相对科学完善的选拔机制。在国家督学资格认证制度没有全面实施的情况下,地方教育督导部门在选拔督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相应的选拔形式,全面考核拟任督学的综合能力,确保督学队伍人员的素质,并对新任责任督学进行入职培训,对在职责任督学进行定期培训、集中培训,不断提高督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以及教育政策法规的把握能力,确保其能够胜任督学职责。 

    明确督学职责任务 确定督导内容

    中小学校挂牌督导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应当切实做到两个有别于:一是有别于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督导不是教育主管部门教育行政检查的简单移植与翻版,不能将督导活动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检查,从而限制中小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重基层学校的迎检负担。二是有别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由于责任督学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教研员或学科优秀教师,很容易造成他们专业特长的简单迁移,从而将挂牌督导活动演变为单纯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导致教育督导行为的片面化。地方教育督导部门要积极强化责任督学的责任意识,明确挂牌督导的工作重点,强化工作重心的引领与指导,制定督导工作手册,对责任督学的督导活动严格监管,保证督导活动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规范督学督导程序 严格督导行为

    按照《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的要求,1名责任督学负责5所左右学校,对挂牌学校实施常规性教育教学督导。这样的安排有利于明确职责、落实到人,但是,一人一校督导活动的规范性问题同样需要高度重视。地方教育督导部门应当科学设定督导程序,严格督导行为,确保督导工作的严谨性与规范性。

    笔者认为,地方教育督导部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责任督学的督导程序予以规范。一是严格确定挂牌督导程序。实施督导记录机制、督导反馈机制、督导报告机制,确保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行为有清晰的督导痕迹,能够全面反映督导活动的流程,从而提高督学责任心,规范督导行为。二是强化挂牌督导与责任区督学建设相结合,实行责任区督学交叉督导。对挂牌学校实施督导活动时可以由责任督学组长、挂牌督学及组内其他督学联合组成督导组,对学校实施督导行为,从而有效规避个人督导活动可能产生的弊端。三是建立责任督学监督约束机制。设立学校监督举报平台,构建监督回访机制,畅通中小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监督责任督学的渠道,以严格的监督方式确保督导活动的规范性。四是建立责任督学考核制度,通过严格的考核保证督学督导行为的规范性。

    强化督导结果运用 保障督导实效

    挂牌督导的权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督导人员的专业性、督导行为的规范性、督导结果的严肃性。在确保责任督学专业化督导行为的前提下,督导结果的运用直接决定着挂牌督导行为的有效性与权威性,教育督导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挂牌督导的结果运用。一是要实施督导结果公示制度。二是要将责任督学督导结果与学校评先评优以及年度考核挂钩,赋予一定的分值权重。三是要将责任督学督导结果与学校负责人的提拔、任用、调动挂钩,提高学校负责人的思想认识。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促使中小学校能够正视责任督学提出的问题,增强挂牌督导活动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督导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