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地:高中育人的新载体
????南京市十三中学生在“朗诵与吟诵”选修课上。??(资料图片)
如何破解高中教育千校一面,应试倾向比较突出的现状?江苏省教育厅从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视角,从2011年起,在全省高中学校启动了“课程基地”建设项目。期望通过项目建设为高中教育注入新理念,创设新环境,搭建新平台,为学生成长与学校特色发展提供新途径。
基于师生共同发展
■屠桂芳
我校自2011年8月成功申报“江苏省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以来,从理念构建、教学环境、互动平台、课程资源、学习方式、专业发展等方面入手,彼此支撑,互相渗透,逐步形成了师生共同发展的课程文化。
理念构建:使课程建设转型升级
学科课程基地建设是一次“技术化课改”的新尝试,旨在创设新型教学环境,突出多元和创生;研究核心内容建模,突出思维和实验;创立新型学习平台,突出探究和合作;开发优质课程资源,突出实用和研发;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突出研究和协同;探寻创新教育路径,突出实践和创新。
课程基地是现有课堂教学的延伸升华和转型升级,重点是把资源、理念、方法、路径整合起来,形成实体化的新型学习环境,把目前被升学应试割裂的碎片化的教育教学,整合改造成师生生命成长的大学堂。具体而言,课程基地建设以创设新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巩固、演示、验证、探究和拓展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构建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
教学环境:使语文学习特色鲜明
根据课程基地建设的理念和方向,结合我校的办学传统、特色及成果,我们建构“一鼎三足”的课程模型。一座教育剧场、一个文学画廊、一个课程网、一本《石山钟》文学刊物、三个学习节、四大学习社团、四大研学中心、22门语文选修课、50本必读书等,成为课程环境的重要支撑。
我们重点建设四个“研学中心”,注重体验性、实践性、自主性和互动性。传统经典研学中心侧重经典文本和文化的探究学习;戏剧影视研学中心侧重舞台作品活动体验的学习;特长写作研学中心突出实践性和动手能力;金陵文化研学中心侧重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借助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研学中心”使语文学科校本选修课程实体化、系统化、网络化、制度化,进而带动其他学科校本选修的建设,从而构建以语文学科为龙头的学校“大文科”课程布局,凸显我校“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
2011年底,我们建成了江苏省语文实验课程基地网,使基地建设有了“网上家园”,为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提供了新的互动平台和载体。建设语文学习“中外文学画廊”,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中西文学问题、现象和人物,制成具象化、问题化、系列化的展板画面,并结合学习软件内置在电子触屏中,方便学生获得对中西文学总体的感知和认识。为每个班级配备“十三中50本学生必读书籍”和相应的互动学习软件,在网上开通读书交流平台,使语文学习有了生活化、立体化的时尚气息。
课程资源:让校本课程血肉丰满
注重资源呈现多元化,自主开发结构化组织和生态化呈现的课程资源,实现需要与实用相统一。
资源在教师的身上。课程基地建设焕发了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如教师开设的高级写作、戏剧研读与表演、楹联欣赏与写作、英语名诗鉴赏、微电影拍摄与制作、辛亥革命与南京等精品课程,提升了校本课程的品质。
资源在环境和地域文化之中。我们“拆”了师生心中的校园围墙,把大树参天的校园、玄武湖、明城墙、博物馆、大学校园等当作学习的课堂,巧妙配置开发这些独特的资源。
资源在课程建设的眼光之中。我们为“论孟研学室”和“红楼梦研学室”配置相关的绣像线装本,研学时人手一册,触摸传统文化的实物,具有传统经典的课程意蕴。
资源在保障积累传承的制度之中。我们重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使之构成具有生活学习情景感的环境。
学习方式:使之成为终身学习路径
“研学中心”集“资料室、问学室、活动室、研究室”等多功能为一体,表达出一种学习态度,即师生互助、生生互助,即学即教、亦学亦教,成为终身学习的路径。“十三中戏剧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精彩异常,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受到戏剧艺术的启蒙教育,更领悟到“做中学”的真谛与魅力。“青春·明月·梦想:月光诗会”,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验生命美好,抒发青春激情。参加这种与“朗诵和吟诵”选修课、社团活动、“向青春举杯”教材专题学习内容挂钩的高峰体验课程,学生自然习得了对文学作品健康的阅读态度和方法。“时事演讲”活动,通过一次次演讲、对话、辨析、合作,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分析、辩证表达,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专业发展:让教师职业生活集体转身
基地建设和发展呼唤新的教研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我们把教研组、教研活动、名师工作室搬到课程基地,让教师和课程基地一起成长。
学校成立35人组成的课程专家组具体指导基地建设。教师们边实践、边反思,提高了对教学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构建了富有职业理想的专业生活。我们重视这种对教学实践“小思考”、“小探索”,因势利导使“个人见识”放大成为“小众共识”,最终成为“团队常识”,成为学科组的教学财富,先后出版了11期《基地建设简讯》和两本专著。教师的专业发展由强制的“外铄”转为自觉地“内发”,增强了职业认同感。
课程基地建设,走出了学科本位,影响学生的校园生活,进而关照他们的日常生活,把学科关怀与成长更有效地带给每一个学生。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
带活学校教育
■张耀奇
长期以来,在高中阶段要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存在几大困难:一是高中课堂教学活不起来;二是学校素质教育活动的亮点大多在体育艺术等方面,而学生动手实验往往是弱项。
课程基地是江苏省教育厅从2011年开始为推进高中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推出的一种举措。课程基地为学校教育提供一种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从而改变了学科教学方式。课程基地基本特点大致可以根据字面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是课程,课程基地与学生所学的课程密切相关,是学校某门课程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二是基地,也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实验探究提供某种场所、某种环境。
我校被确定为生物课程基地,建设了“五室二馆一园”,即生化实验室、细胞实验室、生态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创新探究室,模型制作馆、现代农业体验馆,遗传实验园。另外在校园网上还有生物课程学习的探索空间。课程基地内有荧光显微镜、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化学元素分析仪等比较先进的仪器,有4台3D打印机,总投入近600万元。学生在课程基地内可以完成上百个各种类型的生物实验,生物基地的建设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明显的积极作用。
让课堂“活”起来。由于课程基地的建设,我校生物课的教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在我校高一、高二年级的生物课,除复习考试外,全部在实验室上,教师讲得少,学生动得多。课程基地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许多知识都是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实验、师生共同探讨获得的,不仅学得实、记得牢,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有时,生物课就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当堂展示自己设计、自己完成的实验,然后同学们进行热烈的讨论,这种氛围,是过去课堂很少见到的。
让学生“动”起来。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很少有动手机会,课程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脑、动手实现创意的场所。目前有相当数量的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或纸上谈兵,或在互联网上下载材料或到相关单位找些现成结论,很少有学生真正动手、真正研究。而课程基地的建设彻底改变了这种现状,我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三分之一的课题是在生物课程基地完成的,有设想、有实验、有过程、有结论,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研究的乐趣。一些喜欢科学、爱好探究的学生更是有了用武之地。
让教师“热”起来。课程基地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而且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在建设课程基地的过程中,生物组全体教师广泛学习、反复研究,设计课程基地方案。基地建成以后,教师们首先要学会使用各种先进仪器,还要研究根据仪器设备来开发与课程相关的实验,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课程基地进行教学,生物组成了教师专业成长最快的组。由于有了课程基地,学校与高校的学术联系更密切。在高中校之间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就是几个学校由于建立同课程的课程基地而互相进行学习交流,这又促进了教师们之间的相互探讨、共同研究和提高。由于尝到了建设课程基地的甜头,今年我校又将建设物理课程基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