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语文”教学背后是“真教条”
■王希明
据媒体报道,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日前公开批评一位年轻女教师的公开课“是当下时髦而虚伪的语文课,真的假语文”。对此,有人赞其犀利,有人批评其刻薄。
问题的焦点在于这一堂语文课为何会被视为“假语文”。王旭明列出的问题是“老师无节制放纵情感”、“在音乐和画面的烘托下,闹极”。
其实,这一言论需要放在2012年以来教育界开展的“真语文”大讨论背景下来理解。“真语文”的《宣言》中有这么一段:“语文教学不装、不演、不做作,慎用PPT,慎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两相对照,这堂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中的公开课正撞到枪口上。
笔者认为,将散文《斑羚飞渡》中的老羚羊描述为“无私奉献”、“勇敢付出”、“伟大”、“崇高”,并无不妥。
音乐、图片等多媒体手段的使用,也不能成为“假语文”的判断依据。重要的是,“无私奉献”是由教师“动情”地说出来,还是学生从心底由衷地体认到;多媒体的使用,是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是辅助创设了情景,使学生如同目击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如果一篇课文的内在思想、情感,只是藉由空洞的概念传达出,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图片、音乐填充代替对文本的深入分析,以公式化的理性问答代替对隐藏在文字之后的美的感性体悟,这样的一堂课,确实可以称为“假语文”。
也许我们更应该问问,为何在这样的一次大型活动中,这位女教师要精心准备这样的一堂课。长期以来,似乎语文教学界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好的语文课必定是老师富有激情,设计巧妙;学生积极参与,对答如流;板书井然有序,课件美轮美奂。
教学界的潮流不断,每刮一阵风,都留下一点影子。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乎学生发言不超过课堂时间一半的课就有被评为“灌输”的危险;强调利用新的教学手段,于是乎没有多媒体课件的课就显得不合时宜;强调文化高度,于是乎没有文史哲四面拓展的课就显得底气不足……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理念,灌注在评课中,逐渐形成了刻板教条的所谓标准。
这种标准透着唯技术主义的色彩。其实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发言、课堂的讨论、多媒体的使用等等都只是一种技术手段,不应该简单做为评判优劣的标准。试问:“满堂灌”一定不好吗?如果“灌”得学生如痴如醉,沉浸在语文之美中,那又如何?学生讨论积极一定就好吗?如果一堂课学生挨个发言,漫无边际,浮于表面,那该怎么评判?老师回答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对答如流,就一定好吗?这岂不正说明老师问的是学生已掌握的东西,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笔者认为,重要的不是外在的技巧,重要的是内在的东西。如果评价标准只绕着这些技巧打转,恐怕会使得执教者不肯重视提升学识、深入钻研文本,反而会致力于磨炼课堂表演的技巧。
让人担忧的是,执教者在对标准的迎合中,有失去自己个性风格的危险;学生在对执教者的配合中,也有失去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危险。课堂教学中,有些已经有预定答案的问题几乎可以看作是在设计陷害学生,挖个陷阱,让学生钻,最后正确答案是教师的。学生思考的是“老师希望我回答什么”而不是“我真正想说什么”,久而久之也会学会迎合,学会作秀,失落真实的自我。
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王旭明的批评针对的是一场公开课。毋庸讳言,有的公开课已经沦落为集体打造、一人登台,以学生为配角、以听课者为观众的表演秀。
但是公开课并不能代表整个语文课堂的整体面目。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其实是,去掉公开课,剩下的日常教学是什么?如果剩下的只是应试,那么学生仍旧是在练习迎合他人,思考“出题者是要我回答什么”而非“我的真正看法是什么”。假使不幸如此,那么,公开课呈现了假的素质教育,热热闹闹之中是空虚;日常课呈现了真的应试教育,轰轰烈烈之中仍旧是空虚。(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复旦大学附中语文高级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