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大探路“试点学院”改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4-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自2012年开展“试点学院”综合改革以来,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内部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整体改革,其效果日益受到师生的认可,也吸引了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本报记者 高靓

    “小班授课,双语课程,与教授互动的机会,还有书院式的住宿环境。”在北京交通大学日前举行的自主招生面试考场外,一名考生向记者细数自己报考该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原因时说,“最重要的是,听说这里是一块高校改革的‘试验田’。”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自2012年开展“试点学院”综合改革以来,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内部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整体改革,其效果日益受到师生的认可,也吸引了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试点学院”改革究竟给这所百年老校带来了什么?近日,记者来到北京交通大学一探究竟。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选苗与育苗并重

    “我是越学越有兴趣!”两年前,张元浩通过自主选拔,搭上了“试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头班车。

    承担“试点学院”改革任务的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本科阶段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按照国际一流商学院课程结构、培养方法及学分要求,推出了全新培养方案。

    上课不分专业、宿舍变成书院、大课变成小班、“一言堂”变成与中外学者的交流对话……这些变化,让张元浩对大学生活充满新鲜和期待。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改革赋予“试点学院”的核心使命。如何让真正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这是摆在改革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和以往不同,这次改革从源头开始。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张秋生介绍说,学院开展国家统一考试基础上的多元选拔录取招生改革试点,建立经济和管理方面人才选拔综合评价体系,选拔综合实力突出、具有经管类专业培养潜质的学生。

    选好才的目的是育好才。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推动协同育人、实行国际化培养等途径,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在北交大校园里,记者看到,经管学院学生集中的2号学生公寓增加了阅览区、学生讨论室、开放讨论区。张秋生说,他们正在探索“新书院”培养模式,以相对集中的宿舍、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等建设为载体,以团队式学习和管理为组织构架,以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为基础,将思政教育、德育和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实施全程德育、学业双导师制。

    让张元浩印象最深的是大一就有的双语课经济学原理,教师王雅璨和美国一所大学建立联系,将外教请到课堂上。“提前接触国外经济学前沿,而且美国教师和学生交流特别多,就像在电脑上看到的国外大学公开课一样。”

    张元浩说的正是经管学院的另一项人才培养改革举措——推进本科生英文授课,提高国际交流能力和视野。在本科层次实施国外商学院课程引进计划和国际课程建设计划,推进本科生海外研修计划。

    经过两年的悉心培养,拔尖创新的苗子正在试点学院这块教改“试验田”里茁壮成长。“现在,学院里学习氛围浓厚,年级不及格率为1.57%,较之前有较大下降。有50%以上同学参加了学业导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项目训练。”张秋生告诉记者。

    改革教师管理机制——

    园丁要有真本领

    教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据经管学院统计,去年在本科学生参与的各项科研和实践活动中,全院教师参与率达90%,本科生教授授课率达100%。

    教师的动力何在?“靠制度。”张秋生说。教师的人事聘任、考核和薪酬制度历来是改革的难点。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支持教师遴选、考核和评价制度改革的措施就有7项,这被北交大的改革者称为“尚方宝剑”。

    有了政策上的支持,经管学院迅速行动起来。经管学院经过调研,实施了全员聘任制,建立以岗定薪的薪酬体系,确定了以“AB轨”为核心的人事聘任、考核与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张秋生解释说,“A轨”岗位采用现行的学校考核和薪酬体系,“B轨”岗位的要求更高,考核在“入门门槛”的基础上,增加人才培养等方面一定数量的标志性成果,实行年薪制。新进教师全部进入“B轨”,现有教师则自行选择。教师晋升晋级时,“B轨”人员优先考虑。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惯例,但问题是,往往只能调动少数人的积极性,对大多数‘老’教师影响不大。”张秋生说,经管学院改革的步子更大一些,在实施全员聘任、差异化考核、建立退出机制的同时,打通了AB轨通道。也就是说,“A轨”教师如果聘期内完成了“B轨”岗位所有考核任务,经学院考核聘任委员会研究,可在聘期结束时补齐B轨待遇。张秋生同时强调,无论哪一轨,四年聘期考核不合格的,在下一个聘期时都将面临降级、转岗聘用或解聘。

    为了培养具有竞争优势的团队,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经管学院还建立了团队考核模式。团队考核强调了以能力和专业为中心的团队考核的思路,“按团队设岗聘任、按团队考核、按团队分配”。一方面,整合力量做大事,另一方面,通过团队的实力提升带动教师个人的发展。

    2013年年初,经管学院190名教师全部顺利完成了新聘期的签约,其中19名教师签订了B轨,有两个教师团队签订了团队考核任务。

    改革内部治理机制——

    激发学院活力

    对于有着百年历史的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来说,试点学院改革的真正魅力在于,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办学活力。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是试点学院改革的重点之一。按照“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原则,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自2011年开始探索实行“分院制”。

    所谓“分院制”,即按照“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建立3个分院。各分院领导无行政级别,选拔采取“自主报名、学院审核、公开投票”的办法进行。在职能分工上,学院主要集中于宏观规划、资源调配、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招生就业、人才培养、学生管理、专业学位培养和创收、评估评价等工作;分院主要集中于相关学科的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国内外学术交流等相关工作。

    张秋生表示,分院制的改革增强了学院的办学活力,有助于各学科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发挥学科优势,更为有效地将学科发展与学院发展结合起来,探索了按照一级学科开展学科建设的新模式。教师参与学院民主管理的热情也大大提高,90%以上的教师参加了分院院长选拔的民主测评。

    此外,北京交通大学还在研究试点学院章程的修订和完善,建立社会支持监督机制,组建社会多方参与的理事会、顾问委员会和国际咨询委员会,开展政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办学,建立多元化社会资源支持办学的机制。

    作为整个高教改革的一块“试验田”,试点学院的改革被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因而,改革的范围是学院,而功夫更在学院之外。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曹国永告诉记者,目前学校还承担着“探索行业特色高校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机制”、“探索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用人机制改革”3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而这些全校性的改革,恰恰是试点学院生长的环境和土壤。

    曹国永表示,试点学院改革并非要出台多少全新的政策,而是要吃透政策,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唯有如此,改革“特区”才能转变为高教改革发展“示范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