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带班 关注每个学生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学校,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将德育科研队伍、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提升班主任研究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特点的能力,营造“典型”引路,创优争先的工作氛围。教师坚信每一个人都有开发的潜能,形成了“以精神激励为先导,以严密组织为保障,以环境熏陶为依托,以制度约束为规范,以育人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思路。学校注重发挥班主任队伍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中坚作用,不断完善班主任队伍的梯度培养机制,使任职期、成长期、成形期、成熟期的班主任都有引领、有示范,激励引导班主任团队的健康发展。

    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在连续两次全国职教德育工作会上介绍先进经验之后,在示范校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校级班主任学科带头人评选的基础上,推出班主任工作“五个一”(一个班主任工作特色报告,一个班会活动,设计方案及实施,一个转化学困生的个案分析,一个企业评价报告,一个师徒帮带成功案例)。展示活动,深度挖掘班主任学科带头人的班级管理特色,已涌现出一批优秀班主任。雷秀华老师就是优秀班主任的代表(以下就是雷秀华老师的讲述):

    我于1997年由普通中学调入电气工程学校,至今17年,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17年。17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真心体会到:用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用情培育每一颗心灵,用爱去感化每个生命,来营造和谐氛围,是做好职高班主任的关键。

    赢得家长理解

    建立和谐的教师与家长关系

    家庭是子女启蒙教育的摇篮,而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是在家里养成的。因此这个教育的源头不能失去,只要经常联系家长,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班级管理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本学年任高职1班班主任,全班35名学生,31名男生,4名女生。本班学生来自12个不同的班级,每一名学生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不同,针对这个班级,我绞尽脑汁,想出很多种解决问题生的方法。

    从第一次家长会入手

    面对家长,我发自内心地说过这样一段话:“普高教育日渐升温的今天,把孩子送到中职,对大部分家长而言,是对教育孩子的一种失望和无奈,所以,孩子在职业学校能重新展现自我的信心,首先取决于各位家长对孩子的信心,更取决于您对学校教育管理的信心,对班主任的信心。所以,请回去后把您对学校及班主任的信心传达给孩子。我也衷心希望您的孩子在一年的学习过程中,能重树自信,把家长美好的品德、学校成功的教育转化成他们的优秀品质,争取第二次成功的机会。同时也衷心希望您能像我重视您的孩子一样,重视每一次家长会的召开,重视我与您的每一次沟通,因为这些是不断纠正孩子细小偏差,使孩子不断进步的保证。”

    我列举了同学在班集体中的种种不佳表现,如地面上的纸屑无人理,早餐后的食品袋随意乱放,到校没有时间观念等等,指出事情虽小,却是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基础,“细节”决定成败,关系到学校及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评价认可,希望家长予以配合。我在家长会上和家长约定,不管孩子回家如何评价老师和学校,请家长和学校、老师站在同一战线,如果觉得有疑问或建议,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

    家长会的第二天,我特别留心观察,纸屑少了,见不到餐后的食品袋了,很多学生守时了,在班会上,我表扬了全班同学,同时请每一位同学转达我对家长的感谢和敬意,感谢家长对我工作的支持。

    从转变个体学生入手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体会到:与家长沟通更是一门艺术,教师的真诚,教师的责任,教师的公正,教师对学生的博爱,都是通过一次次的沟通走进家长的内心世界,家长也正是通过班主任的工作来间接定位学校的日常管理,这个环节一定是输不起的环节,这必然需要班主任的大智慧。

    一名学生因对高职班学习困难准备不足等原因,多次想打退堂鼓,家长开始不愿意接老师电话,总觉得不出事老师不打电话;我与家长频繁联系,互通教育情况,打消家长的这种误解,该学生的家长不管自己如何繁忙,每周坚持与我联系,了解孩子情况,为配合老师的工作,每天要求孩子按时到校。在与其家长的耐心沟通下,在一次次的耐心帮助、鼓励下,学生树立了自信,也打消了家长的顾虑,一起形成了合力。该生坚持到第一次月考,为了鼓励,我破例在班上表扬了他,这几句表扬的话不仅使该生兴高采烈,更给了家长信心。这样,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这位同学在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有了很大进步。后来还主动为班级做好事,这其中家长的主动配合是重要因素。

    家长的理解与配合也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在短时期内促进了学生的整体进步;而孩子的进步,又激励着家长在处理学生问题上更积极地配合老师。这样,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渐进式循环保证了学生的良性发展,同时也为班级管理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形成班级核心

    营造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

    九月初,我所带的高职辅导班学生进班首先要检查仪容仪表,不合格的学生第二天要到政教处报到,我以这次检查为契机,晓之以理,狠抓学生的习惯养成,强化服务和服从意识。新形成班级的严格管理氛围也成为班级领导班子诞生的摇篮。它给一些自我约束力强和有管理能力的同学以展示的机会。

    通过本次活动: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董硕的宽厚使她的管理更令人信服,韩鎏易的机敏干练,刘磊的任劳任怨,康林一贯的热情沉稳都使他们格外夺目……辅导班的管理环境给了他们展示能力的舞台,他们的存在也使班级更加优秀——班委成员的整体优势给班级核心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树立良好班风埋下了伏笔。

    我注意到学生干部既是受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所以,我首先给班委以足够大的管理权限和空间,教会他们工作方法,尊重他们的主动精神,对他们的工作成绩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在全体同学面前对成功之处适时进行表扬肯定,私下又和颜悦色地指出缺憾,分析原因,找出补救措施。通过他们组织同学、引导同学,发挥出纽带和桥梁作用,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班委的信心有了,热情高了,自律性强了,威信也形成了。他们的言行和举动,给其他同学树起了标杆,确立了规范。

    自习课的纪律在刘磊、董硕、韩鎏易为核心的班委管理下初见成效,一些同学流露的不守规则的习惯,在全班同学正向舆论的感召下、在老师的多次帮助下,也开始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们也在悄然地改变着,而且乐此不疲——其中有两位一改昔日的“霸气”,把自己融入了集体之中,班里的风气日渐改善。

    关爱每名学生

    提供和谐的学生发展条件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发现:每个班级的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群体”,包括谈虎色变的“小团体”,对此我就适时地对一些学生进行电话家访、谈心,适度的观察,发现这些群落是根据兴趣爱好、学习成绩、性格脾气,或社会关系等因素自然形成的。我意识到对这些“小团体”的正确引导,使其成为班级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我把握每一个“群体”中的“首领”,所谓“首领”就是在几个同学中有威信的,交给他们适当的工作。往往这些“群体”的“首领”在客观上都有着一定的管理潜力。让这些同学承担某一职务,就能影响到本群体的其他同学。比如,董硕、韩鎏易,他们全面发展,在学生中有相当威信,我委任她们为正副班长。再如,有的同学学习纪律等表现不佳,但却有不少人听从他们,对这些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张永亮语文基础很好,丁旭总想管点事情,就分别让他们当科代表和班内活动组织者。适当引导,以此为契机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从而把这些“群体”纳入班级的正规管理,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其次,把握“群体”中有交叉的同学,让他们成为群体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比如,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形成一个群体,体育爱好者又形成一个群体。但其中必然有一部分同学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同时,也爱好体育,例如康林、闫向猛,让康林做团支部书记、闫向猛任宣传委员,这样,使两群体的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比班主任强制规定的“一帮一”要强得多。这两位同学在学期末分别被评为校区级“三好学生”。

    事实使我懂得:了解每一个孩子特点,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思维习惯、兴趣爱好,才能发现教育重点,抓住教育契机。只有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命脉,承认并合理利用学生中“群体”的有利因素,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进而优化班级管理,达到班级的和谐。 

    包容问题学生

    创造和谐的情感交流载体

    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是可塑的,学生能做的事情我都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应该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中都有事情做,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让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都有用武之地。同时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