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未曾中断的义务服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通讯员 李彩艳 王亚云

    又是一个周末的早上,华东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早早地就等在公交站牌前,在历经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他们达到了目的地——南浦街道进贤仓社区。对于他们来说,这里一点都不陌生,每个月,他们都会至少来这里一次。轻车熟路地穿过岔路众多的巷子,志愿者们分头来到了老人家中。

    “爷爷奶奶,我们又来了!”一进屋,志愿者朝气蓬勃的笑脸便给社区的老人们带来许多欢乐。打扫房屋、择菜洗菜、陪老人们聊天唠家常……这些是志愿者的“必修课”,“奶奶跟我讲了很多事情,比如抗日战争期间她怎么躲避鬼子,还有这些年的生活变化等。”华东交大电气专业的学生邓云龙回忆起第一次跟章热花老人聊天的经历,“爷爷奶奶要求的很少,很多时候我们只要扮演好听众的角色即可,但我们想做得更多。”

    进贤仓社区的老人们生活条件普遍不好,志愿者们却留了心。组成了“小家电门诊”服务队,不定期上门为社区居民义务家电维修。电气学院还设立了爱心基金,号召全院学生党员、团员每天节约一角钱。于是,再次去的时候,志愿者会多送上一份心意。至今,爱心基金已发放现金1.21万元及价值2000余元的慰问品。

    为了增进与社区人民的感情,志愿者还曾受邀参加“学习雷锋精神文艺表演”,学院十佳歌手张华英演唱《映山红》受到社区老人们的称赞。而志愿者张海龙、陈汉军、胡海龙带去民族器乐合奏,张海龙说道:“能为社区居民奉献一份力量感到很光荣,只要老人们满意、开心,我们就高兴了。”

    南昌的天气“变脸”如同翻书一般,为了不让社区的爷爷奶奶白等,志愿者从来都是风雨无阻。“刚出发的时候雨势不大,后来转车的时候就成了暴雨。”因为感冒加上淋雨而晕倒的丛兆楠说:“有一户人家的住址变了,自己便和同伴们冒雨寻找了一个多小时,当忙完的时候人一放松就晕过去了。”

    在进贤仓社区的宣传栏里,贴满了志愿者和老人们笑容灿烂的照片。陈鹏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经常和志愿者一起下到社区,他说:“关爱是相互的,学会爱他人才能懂得爱自己。”

    “一届又一届的志协人接过志愿服务的接力棒,学生在换,但华东交大学子‘长期服务社区’的诺言一直未变。18年,从无到有,从生疏到情深,从简单的服务到全面的关怀;18年,时间无语,华东交大志愿的行动不变。”华东交通大学校长雷晓燕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