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制“凉药”能否消解择校热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日前,北京市西城区幼升小、小升初跨区跨省报名开始,图为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义务教育招生咨询接待室门前,家长排起的百米长队。(CFP供图)

    ■学区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制度性安排,在治理择校热的背景下,推动学区制的重点是学区的合理划分、学校的合适搭配、学区内教师和校长的流动、学区学校质量的考核。

    ■未来学区制要制度化、科学化,既要根据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进行动态调整,又要保持相对稳定;既要严格执行既定管理制度,又要适当增加选择性,扶持和鼓励发展优质民办学校,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选择要求。

    ■本报记者 柴葳 见习记者 杨国营 杨召奎

    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张女士,一年前就开始为在东城区花市小学读六年级的女儿如何跨过“小升初”这道坎儿发愁,上网紧盯2014年北京市“小升初”新政的出台,几乎成为她每天必做的功课。“自2014年秋季入学起算,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的东城区花市小学毕业生可直升广渠门中学,实现初小衔接。”近日,期盼已久的“小升初”新政出台后,张女士舒心地展露了笑颜。

    “广渠门中学与花市小学九年一贯制改革项目,是在东城区教委关于完成学区化管理到学区制转变,从办学模式到育人模式转变的具体要求下得以实现的。”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尤娜这段表述的背后,是该区从2004年启动学区化管理试点至今,以学区为基础进行的整整10年的尝试与探索。伴随着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条优质资源带、14对深度联盟学校的正式挂牌,北京市东城区今后将以学区为基本建设单元,实现学区教育全面优质品牌化,深度满足百姓的教育需求。

    “今年教育部相继出台两个关于免试就近入学的文件,强调‘划片就近入学’,划片的‘片’,就是要实施学区划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认为,学区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制度性安排,有利于系统解决择校问题和义务教育均衡问题。

    近年来,逐渐明晰的学区制改革路径,在全国各地各种因地制宜的模式之下,沿着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的制度化方向,从过去走向将来。

    应运而生的“学区制”

    2004年,是北京市东城区的教育改革年,那一年,该区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先进区”。“东城区的教育资源难以满足老百姓的需要”,这样的结论,即使在当年,也多少让人难以置信。毕竟区域内有20多个国家部委,一大批国家级科研机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充裕;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约百所,仅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就有140人,整体教育资源应该算是很丰富了。

    然而,2003年区里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天文馆分布在两所学校,室内体育场馆分布在10所学校,占全区学校数的7%。骨干教师分布不均衡,90%的骨干教师分布在10%的优质学校,所有的特级教师都集中在6%的优质学校和教研机构。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就是,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少数学校占有了全区大部分的优质教育资源。

    面对资源不均衡带来的校际差距,东城区教委首先采用了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撤并学校、整合资源。“十五”期间,东城区共撤并了37所学校,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第一次整合,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校际差距。然而,“意外”随之而来:调整后的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学校自筹资金能力有限,合并后教职工待遇有所下降;过快整合使优质人力资源被“稀释”。“在学校布局调整余地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探索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方式,学区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时任东城区教委主任蔡福全说。

    于是,在资源共享理念的支撑下,东城区的学区化管理实践着对教育资源流动机制的整合和再造,此举也被视为是对教育资源的“第二次整合”。经过周密的设计,东城区的10个街道被划分为5个学区,在不增加层级的前提下,建立一个新机制下运行的扁平组织结构,并设计了了3个层面对学区进行指导与管理,由此开始,东城区拉开了从学区化到学区制的10年探索。

    “实现由‘化’到‘制’的转变,最终能够建立起稳定、成熟、公平、均衡的发展机制与服务平台。”这是尤娜眼中关于学区制的“最终梦想”。十年间,从早期主要依靠校际联盟或多址办学模式的“虚学区制”,到以学区委员会为核心的三级管理模式逐渐成型后的“实学区制”,升级转型中的东城区正向学区制的更远目标一步步靠近。

    起源于美国的学区制,强调的是分权制的管理体系。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经过本土化改造的学区制,在盘活资源存量、打破校际资源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统筹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虽然起点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态势不同,但从学区化管理到学区制建设的尝试与探索,却在新世纪的头几年里,在东、中、西部的广袤土地上以蓬勃的态势相继生发,城乡联合的“承德模式”、“优质+薄弱”的“牡丹江模式”、初中联合办学的“郑州模式”、行政区域整合的“兰州模式”崭露头角,硬件设施共享、人力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是共同的关键词。

    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如平介绍,改革开放以后,舶来的学区制概念开始被国内教育界广泛认知。上世纪90年代,成都、济南等地开始学区制试点;2000年,深圳开始推行学区制。“当时的学区制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目的并非为了缓解择校热,而是为了解决片区内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陈如平说,当时的学区管理比较僵化,学区内各学校之间依然相对独立,缺乏交流和互动。

    此后,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完成,在实现“有学上”后,家长和学生开始追求“上好学”,“但优质教育资源较为稀缺,由此导致择校热问题出现,并愈演愈烈。”陈如平说。

    在此背景下,学区制开始被各地教育部门重视,并被认为是缓解择校热的有效途径。2012年初开始推行“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西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期望通过试点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让优质学校带动相对薄弱学校,以传、帮、带的形式,在区域内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不断壮大优质教育资源,进而实现学区长学校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成员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逐步提升;二是积极、大胆创新,探索一条路子,总结出一些经验,尤其是在管理体制、机制上能有所突破。

    “从发展的角度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大的背景下,面对区域、城乡、校际、人群间存在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学区制是一种与城市的区域规划、人口布局、资源分配进行有效结合的制度性安排。”吴霓说,在这一制度建立之后,再推行具体的教育均衡手段,更顺利也更科学。

    学区制的“欢喜与哀愁”

    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北京,各区县推行学区制的模式和进度并不相同,以该市的朝阳区和海淀区为例,数量庞大的中学并未纳入学区制的范畴。海淀区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学之所以暂时没有实行学区制,一是因为辖区内中学与小学相比数量少、规模大,且分布较为分散,没有实行学区制的必要和条件;二是中学情况比小学复杂得多,中学分初中校、高中校、完全中学几类,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实行学区化管理缺乏可操作性。

    作为北京市的教育强区,西城区今年4月正式宣布实施学区化管理。有业内人士分析,西城区作为北京一块传统的教育高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较为充裕,多年前已经基本实现教育发展的“优质均衡”,家长的择校需求相对较低。据了解,目前西城区各个学区还只是较为松散的校际联盟,主要进行教育资源交流,尚处在“虚学区制”发展初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区制作为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应包含学区教育战略决策,学校的拨款,教师的招聘、管理、考核,以及学区公共服务等范畴。“实行学区制管理,必须打破原有的教育行政体系,把教育资源的配置权落实到每个学区,以学区为主体完善教育管理、服务体系。”他说。

    在研究的视野里,学区制建设要实现的目标,分为三个递进的层次:一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实现设施设备、课程资源、师资力量的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在学区内实现资源融通,充分发挥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的功能,共同面向社区,构建提高国民素质的终身教育体系基础;三是在学区内搭建学校与街道社区联系的平台。

    实践中,学区制经常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区对学校的管理效能的不完善,究其原因,源于对学区内各学校的教学工作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兼羊坊店学区校长许培军告诉记者,为了让评价工作更具科学性,羊坊店学区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所开展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对评价者、评价材料、评价方法与过程、评价工具、评价结论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要素进行了全面创新。

    “我们通过让学生、优秀教师、教研人员、教师同伴、一般科研人员和家长都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为多角度评价提供了条件,使对课堂教学的全面评价成为可能。”许培军说,科学有效的评价带给教师的指导性更明确,羊坊店学区教学干部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