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挫折,他为何如此脆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编者按:

    近日,一则新闻让人痛心:因为宿舍舍友丢失的钱包在自己包里被找到,新疆某高校大二学生小嘉(化名)写下遗书,跳楼自杀身亡。近年来,面对挫折、身处困境的大学生将死亡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并非孤例。人们在痛惜的同时,不得不思考,为何学业压力、求职失败、恋爱挫折等人生中难免遇到的挫折,竟会成为大学生放弃如花生命的理由?他们的内心为何如此脆弱?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本报从多维角度透析这一话题。

    ■本报记者 蒋夫尔

    他用跳楼的方式自证“清白”

    几天来,极度的悲伤和痛苦笼罩着王晴(化名)一家人。因为她正在新疆某高校读大二的儿子小嘉(化名),跳楼自杀了。

    接到小嘉班主任老师打来的电话时,王晴(化名)正在河南省南阳市开出租车。听说小嘉从楼上跳了下来,她和丈夫连夜赶往乌鲁木齐。 

    “一路上,我们只是以为孩子摔伤了。”一提起小嘉,不善言辞的父亲苏志祥(化名)眼里闪着泪花。王晴说,她根本没想到,最后一次见到小嘉是在冰冷的停尸房。 

    据了解,因为小嘉宿舍室友丢了钱包,最后丢失的钱包在小嘉的书包里被找到,他便从六楼宿舍的窗户跳了下来。在跳楼前,小嘉留下了仅有50个字的遗言:“爸妈,对不起了,这真不是我干的。宝宝,对不起了,希望有下辈子吧!大哥,照顾一下我爸妈,我信的人只有你。星星,下辈子做兄弟。”

    小芸是小嘉的女朋友。她说,小嘉住在6栋601宿舍,由于他的舍友小鹏(化名)钱包丢了,宿舍被校方用封条封了起来,之后,小鹏和班主任向派出所报了案。 

    据小芸回忆,3月27日下午6点多,她和小嘉正在教室上课,小嘉接到室友的电话后准备回宿舍,临走前对小芸说,晚上找她一起去上晚自习。晚上7点40分,小芸早早来到教室,小嘉却一直没出现,电话也一直关机,“直到晚上8点半,我接到班主任电话,才知道他从楼上跳了下来”。

    “晚上一起去上自习”,这是小嘉对小芸说的最后一句话。 

    他是家人朋友眼中的好孩子

    在家人眼里,小嘉是个懂事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开出租车的劳累,他都看在眼里。王晴已经记不得有多少次,自己疲惫不堪时,小嘉做好饭菜端到她面前。 

    事发后,王晴精神恍惚,小嘉80岁的奶奶一病不起。小嘉的突然离去,让与他相处一年多的女朋友小芸也难以接受,两人同是该校电气工程学院的大二学生。 

    小嘉的同班同学小亮(化名)说:“我们就住同一层,在我印象里,他们宿舍因为丢东西已经被封过3次门。”小亮说,但每次都没有调查出结果,丢的东西有笔记本电脑、钱包、银行卡、现金。 

    “要说他会偷东西,我不相信。”同学小晨是小嘉的好友,在小晨眼里,小嘉十分讲信用,是班里的生活委员,之前小嘉保管的200多元班费被偷了,最后还是他自己垫上的。 

    王晴说,虽说家里不算很富裕,但也算是小康家庭,每个月都给小嘉打1000多元的生活费,而最近这次家里给了他2500元,“再说他一直生活简朴,绝不会做出那种事”。

    目前,警方正在对此事进行进一步调查。

    大学生心理脆弱应引起重视

    虽然目前还没有调查结果,但小嘉用结束生命这种极端方式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让人嘘唏不已。 

    “太可惜了,怎么这么傻!哪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风华正茂的青年,选择跳楼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清白,不值得!”市民杨先生痛心地对记者说,“这种做法伤害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家人和其他关心他的人。”

    李女士对记者说:“这孩子也太脆弱了吧!舍友之间发生过节,生活中出现问题,很正常,应该通过沟通解决处理,怎么能这么不珍惜生命!” 

    新疆社科联研究员戢广南说,从媒体近年来的公开报道可知,像小嘉这样遇到问题便采取极端行为的事件并非孤例。如何引导青少年在面对挫折或身处困境时,通过正确渠道、科学方式解决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媒体报道的类似事件中,遇到困惑和困难的学生,往往处于彷徨、无助中,但没有进行有效的求助,而是想当然地、错误地认为死了就能解决问题,以死求解脱,这无疑是错误的想法和做法。

    戢广南说,还有的孩子在遭遇挫折时,采取的处理方式不是伤害自己,而是伤害别人。比如,伤害同学、路人、家人等。这样的悲剧,虽然只是偶发,但负面影响不可小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青少年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如感情问题、同学关系问题、课业负担问题、升学问题、就业问题等,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应对,有可能埋下隐患或步入更深的困境,导致悲剧发生,这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戢广南说。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当这样的悲剧发生,我们在惋惜的同时,还应从更多层面进行反思。”新疆乌鲁木齐熙康心理服务中心主任高明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任何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和体验各种痛苦,只不过有些人有勇气去面对和承受,而有些人轻易地与一切决裂。” 

    高明学说,学生处于困境时,往往十分脆弱和迷惘,这时,需要排解的通道、解决问题的路径。在这方面,学校不能不管不问,或给学生施加压力,而应采取一些应急措施。 

    高明学认为,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处理问题、面对困难的能力。要从专业角度教会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将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融入日常生活、融入整个教育过程中,并激发孩子面对问题的勇气。

    戢广南认为,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教会学生认识自我、珍惜生命,而不是遇到挫折和问题时,就想到用死去摆脱。“不少青少年对生命的认识很缺乏,有的甚至一片空白,建议学校开设这方面的课程或者讲座,进行专题教育。”戢广南说。 

    “什么会让人产生面对痛苦的勇气呢?我想,最重要的依然是内心中爱的力量。”高明学认为,当一个人会去爱他人、爱生活、爱自己时,即使遭遇某些痛苦,也会珍惜他所爱着的朋友、亲人,珍惜自己生活的世界,珍惜自己的生命,从而产生面对痛苦的勇气。但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更重视知识的传授,并给学生传递了过多“你死我活的竞争意识”,使得学生无从体验对他人的爱、对生活的爱、对自己的爱。当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竞争时,任何失败都会让我们不再敬重生命。因此,学校和家长要注重培养学生爱的能力,通过爱的教育,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珍视生命。 

    ——————观点——————

建立危机干预机制  教会学生面对挫折

    ■聂振伟

    社会发展的步伐如同互联网时代的产品,日日更新,令人目不暇接;我们的心灵还没来得及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有人就已经身心疲惫,焦虑不堪,甚至抑郁成疾。可以说,这已是当代社会的常态现象。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是社会、学校、家庭人际链锁中的底端环节,也是最脆弱的环节,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人们发现,一些学生走入大学后,生理上虽是成人,但心理上呈现出诸多不成熟之处。这与当下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也与教育不无关系。一方面,当前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往往围绕着“不出问题”而开展工作,保姆式的教育忽略了孩子的成长需求;另一方面,在成绩上拼个“你死我活”的较量氛围让学生无法体会生命的魅力。同时,学校德育较为空洞,教师、家长有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建设的愿望,但大多缺乏与学生深入沟通的技能,导致学生心理日趋脆弱,承受压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我所服务的北京师范大学,有一个雪绒花学生心理帮助热线,为大中小学生服务已经25年。她就像学生的心理脉搏器一样,能号出不同时期学生成长的烦恼——有学习的苦恼、性发育的困惑、人际关系的冲突、内心自我形象的迷茫……遗憾的是,他们在学校、家庭中寻求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可以说,没有哪一代人比当今的中国人更需要心理健康指导,没有哪一阶段的人生比青少年时期更需要心理健康指导。

    然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事业,在我国也就是近20年的事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配备经过系统训练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师,还需要按照学生的年龄与心理发展需要,适时适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需要有专业保障系统的督导支持。目前,部分大中小学校已经配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开展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工作。不过,我国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与督导师凤毛麟角。可以说,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或困境时表现出的心理脆弱,与其在整个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心理危机应对能力都相关。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缺位,没有从源头上进行心理危机的预防也是原因之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