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二代”温暖地融入城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给出实际行动,让“农二代”感受到政策的力度、城市的胸怀和人心的温度,从而愉悦地融入城市。

    ■王亮

    本周,媒体上频现一个热词:“农二代”,“农二代”引发关注源自一则新闻。

    5月25日,一条“实拍三男子轮流殴打一少年”的视频迅速在网上流传。三个男子岁数不大,遭到围殴的少年更小,才14岁,视频中那种暴戾的劲儿让人无法直视,迅速激起了民愤。令人瞩目的是,当事者来自北京的崔各庄乡奶西村,都是进城打工或经商者的子女,也就是所谓的“农二代”。

    与“富二代”、“官二代”的概念不同,在舆论语境中,“农二代”今天不是泛指第二代农民,更多指的是进城务工农民的下一代。围殴事件后,有评论称,这是“农二代”的悲剧,他们在城市像野草般无序生长,甚至有成为类似美国黑帮的可能。有媒体称,被遗忘的“农二代”终究要回到舆论场。于是乎,“关注”迅速升级——“问题‘农二代’是如何炼成的”,“少年犯为何都是‘农二代’”——单看网络媒体标题,即知讨论的热度。

    应该承认,“农二代”的身上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他们生存发展的状况值得关注。在精神上,“农二代”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不是那么熟悉,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社会,享受现代城市的文明。在物质上,他们与城市同龄孩子存在不小差距,融入城市生活相对艰难。在教育问题上,因为种种壁垒,他们在适龄的时候难以接受良好教育;父母在为了基本的生计而忙碌,家庭教育却没有同步跟上;当他们沉迷在暴力网络游戏的虚拟环境中,社会却没能为他们提供一种健康的文化导向。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农二代”要回到的是舆论场,而绝不是审判场。目前没有任何数据和调查显示,“农二代”有多么特殊和不同,更谈不上什么“问题群体”和“犯罪群体”。一些人虚伪、武断甚至是敌意的所谓关心,实则就是歧视,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试想,如果打人男子是北京人,一定会有媒体惊呼本地人的骄横;如果打人男子是“官二代”,一定会有媒体惊呼“我爸是李刚”大有市场。实际上,对于一个突发事件,有专业素养的媒体不会轻易去贴标签,急于下结论,因为如此不是去容纳一个群体,而是孤立和疏远一个群体。真正有人文精神的媒体,即使某个群体存在一些问题,也会去想想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关怀。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二代”身上出现的问题,其根本在于以城市化、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对农村空间产生的巨大挤压和对城市面貌的极大改变,是整个社会转型期浮现出的新问题。“农二代”的教育、就业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管理问题,是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缺失引起的。因此,让“农二代”更好地生存发展,应纳入社会管理的视野。在笔者看来,当务之急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政府对“农二代”,应该保障包括教育、医疗、就业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采取措施让外来务工者提高专长和技能,让他们在城市长期扎根,这是融入城市的必要之举。

    本周媒体还报道了两则消息,今年北京通州区幼升小“五证”细则,对于家长缴纳社保的地点有了新要求——必须“在我区”。这使得一些即使在通州区已经买了房,但因在其他区工作而无法实现社保“在我区”的非京籍家长,也无法落实孩子的上学问题。另一则说,北京市部分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在办理小升初信息采集时遭遇困难,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学籍号。这是因为他们所就读的学校没有办学资质,无法办理学籍。这两则新闻实际都折射出,在教育领域,对“农二代”基本的公共服务仍然没有到位。

    正如土地和农村是农民的根,技能和城市也是农二代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让我们做出实际行动,让“农二代”感受到政策的力度、城市的胸怀和人心的温度,从而愉悦地融入城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