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因“你”而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给大鼠嫁接机器视听觉

    浙江大学流传最广的一段话,是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老校长著名的“两问”:“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要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尽管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答案,不同的时期也许答案也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这一次,作为一名准大学生,你必须是独立面对这两个问题,就你自己。

    在踏入浙大的那一刻,你要把自己“清零”。清除那些以分数论成败的过往,不论你以为自己是胜了还是败了;清除以应试为指向的“思想惯性”,不论你一直是逆的还是顺的;清除面临选择时无所适从的挫败与焦虑,无论你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

    浙江大学遵循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在本科教育教学中寻辟的路径和建设的教育体系是“分类招生、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因材施教”。众多教授的目光向着学生聚焦,他们内心坚定地认为,成长比成才更重要,他们真心地希望,浙江大学的教育与环境能够让你鲜活闪亮。

    与“问题”正面交锋,独立思考成长

    “请家长放手,让我们护航。”这句写在浙大新生报到日的标语,体现了浙大老师的共同心声:作为一位浙大学子,学会选择、自主学习、自主成长,是比单纯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事。浙大一系列的教学环境的设计,都在激发、支持、鼓励着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学习,让学生在与“问题”的正面交锋中成长成人。

    一个海上漏油事故频发的现实疑难,触发了浙大几位本科生的科技“狂想”,在学校SRTP(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持续支持下,他们发明的海上智能除油机器人,在全球创意比拼的“公开赛”日内瓦发明展上拿下金奖。今年,“气动蛇”等两项本科生作品又摘得日内瓦发明展金奖。

    SRTP是“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缩写。浙江大学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启动SRTP的大学之一,它以“兴趣驱动,自主管理,重在过程”为原则,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立项申请,发现问题、提出解决路径、实现设想并进行展示答辩。已经立项完成的两万余个项目,有的是对于课堂知识的“再思考”,有的对接高水平导师实验室的“小课题”,有的则出自对当下社会生活的深切关注。学生通过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实验或调查研究等方法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及突破常规进行创新研究,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这项计划被浙大学子列为在浙大必做的事情之一。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环境的构建,贯穿于大学教育中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经典验证性实验占主角实验课悄悄变脸,让学生自主选题、自己设计“探究性实验课”,日益成为未来工程师的试验台,理科学生的科研起点和人文社科学生的“实验台”。而于此互补的“长时间实习”,则让学生能有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深入企业、深入社会,到真实的社会生产环境中去发现问题、寻找课题、历练自我。

    “这种从问题出发的学习,让我们改变了学习的方法和状态。”这是一位浙大本科生发出的感叹,“我们从小学起,就开始学习各种方法,所做的题目就是为了掌握一种方法,于是走入一个误区,总是认为知识学得越难越好,就像解题,以为用到越高深的知识就越好。长此以往,让我们忽视了对问题本身的分析和关注。而从问题出发的学习,不但让我们开始重视对问题本身的分析,还让我们保持了对新鲜知识的兴趣和解决新问题的信心。”

    在浙江大学,自主确认专业,自主选课程、选进度、选导师——广阔、弹性的自由空间对学生的自主力提出了挑战,这其中,就包括怎样去发现自己喜欢的导师、向适合自己的导师寻求支持。针对这一需求,学校在培养体系中创建了各种“师生互动”新载体,除了课堂之外,教师以更为多元的方式,融入支持学生个性化成长的过程。浙大倡导以全程导师和专业导师相结合为主线,学长之友和新生之友为辅助的“导师体系”,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人格塑造和创新科学精神培育,促进学生态度、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作为一所“高人云集”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原本是研究生们的“专享”越来越向本科生延伸。在教授的实验室,本科生捣鼓出的“亮眼”成果越来越多,仅是最近这一年间,光一个物理系就有7篇第一作者为本科生的论文发表。

    学会合作,与伙伴们一起“摘星揽月”

    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冠军、程序设计大赛世界冠军、国际数学建模比赛冠军……这一顶顶“桂冠”,起点是遍布在各个校区的各种竞赛实践基地;14个学科竞赛基地,尽管内容不同,却洋溢着一种相同的特质:快乐。

    教授们在竞赛中提倡“快乐”的理念,“快乐”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交流等各方面能力的动力,学生无穷的创造力在赛事的每个环节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因为快乐,学习和成长就变得纯粹而简单。也正是因为“快乐”,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相聚在一起,找到了成长路上的“同道人”,在青春岁月并肩搏击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这是“青春必修课”。

    浙江大学的校内论坛“cc98”上,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为参加学科竞赛而发布的“找人帖”。竞赛内容各不相同,但不论是机器人比赛、结构大赛、小卫星大赛……参赛规则要求中大都会有这样的要求“不同专业”。于是,快乐的找人帖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大多数组队参赛的队友之前素不相识,之后却成了朋友。

    浙江大学目前有20多个大类50多项学科竞赛项目。每个学年,参赛的学生都有数千人次。2013年,浙大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际特等奖1项、一等奖34项;全国特等奖4项,一等奖10项。其中,连续第四年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获奖次数位居全国高校之首;获得机器人世界杯RoboCup足球赛小型组冠军和小型仿人组季军;浙大学生还是德国红点概念设计大奖和iF概念设计奖的获奖大户,浙大是全国获得红点奖项最多的高校之一。

    “组队”与“合作”,不仅出现在学科竞赛中,更“高频次”地出现在课堂与社团活动里,它们指向着一个意义更深的主题——成长。“每个人都是一块有突起有凹陷的拼图,要找到更多的拼图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更广阔的疆域。”在团队合作中,在分享快乐的过程中,浙大学子不仅要学会如何面对书本中的知识,更在学习如何面对身边的人。发现对方的长处,欣赏对方的优点,围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取长补短,在团队中认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塑造怎样的自己,才能为团队的整体呈现表现加分。

    近日,在网上特别热传的“浙大大公鸡”——不需要是熟人,不需要聊天,只做一件事:“我是你的morning call”。这几乎是浙大学生“找人”绝技的最佳注释之一:一个人的点子,一群人的加盟,能量在正向的互相传递中不断放大。也许,你也会是其中的一员,叫醒别人,也叫醒自己。

     在世界的课堂拉高成长“基准线”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地骄傲起来,他就不能忍受自己的平庸。”这句浙大教授说的话,不单事关“心理学”,也是在谈一种教育方法——让学生内心建立起高要求、高起点的标杆,自主自发向着这个标杆努力。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浙大某个专业并没有对本科生强化外语教学,但这个专业的学生的外语能力在全校学生中都表现出众,六成以上的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就获得了去国外大学交流学习的机会,为什么?原因还是在课堂。老师不再以一份讲义从头说到尾,而是加入了很多主题学习和讨论,每个主题的必学步骤,就是分组大量、高强度地阅读该主题最前沿的论文原文,然后向全班同学作报告。读懂论文,或许要比解决一道难题要花掉多很多的时间,但学生说,当回过头来看时,发现自己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自己正是在“魔鬼训练”中走向成熟,学到方法,找到方向。建立了他日后成长的“基准线”。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中,以“高、精、尖”为宗旨的竺可桢学院,通常是更高水平教学模式的试验区。最近三年,竺可桢学院成熟的深度学习模式,越来越普遍地在通识核心课、大类核心课和专业核心课中得到复制,越来越多的“金课”以“魔鬼训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品位与水平。这是建立“高标杆”的途径之一。途径之二是把“追求卓越”的培养模式放大,结合人才成长需求开设不同的“荣誉班级”。目前,学校不同学院专业都形成了不同特质的培养体系,以专业为路径,以世界为大平台,“探究”未来,“探究”自然,是共同的特点。

    在浙江大学与世界顶尖高校的深度对话中,学生培养是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浙大享受世界高水平大学的优秀师资,已经成为现实。2013年,学校启动筹建国际联合学院,寻求与世界前20强大学的深度合作,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2013年,浙江大学本科生境外交流人数达到1900多人。这是一个正在不断增加的数字。浙江大学与国外及港澳台140多所著名高校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加入了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加州理工、日本东京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42所国际名校组成的“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这也成为在校本科生去世界一流名校增见识、长才干提供了机会。浙大目前还正在构建国际化课程,计划在2015年面向全校学生,开设100门由国外教授担任主讲的“原味”课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