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改变舌尖上的未来
“学校覆盖人数广,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同学之间影响最大、最直接,以上特点使学校成为食育的关键场所。国内外许多研究也证明,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营养宣教活动,可以显著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改善他们对待营养健康的态度,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因此,学校应按照国家规定,把食育落到实处。”马冠生建议,学校应开设食育课、将食育与各学科相互融合、开展多种形式的食育推进活动、配备营养师,另外,还应该增加亲身体验活动、提高教师的食素养,进行家校互动等。
家庭教育在食育中至关重要。
胡小琪认为,加强食育,家庭是第一站,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食育的原则是“随时随地把孩子融入到家务活之中,让他们在生活中成长”。胡小琪建议,只有父母掌握科学的知识,拥有正确的态度和技能,才能通过家庭食育培养孩子健康的能力、生存的能力和爱的能力。言传身教,从带孩子去农贸市场购物开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同时,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一定要自己先做到。家长自己要实行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以身作则培养孩子早睡早起、吃早餐、不挑食不偏食等健康习惯。
让孩子多参与家务劳动,也成为专家共同的呼吁。
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认为,做饭能锻炼能力,同事们到他家,都是他自己做饭。他认为动手做饭跟做实验一样,可以训练一个人的专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冰箱里找剩菜,拿仅有的材料下厨,在有限资源中求变,这种经验、能力,对他日后在研究中解决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朱棣文认为,所有男性应以能烹饪为傲,也应该让孩子从小学会下厨。
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博士与朱棣文的看法不谋而合,过去他在选拔优秀学生入大学时,曾淘汰了被一些人认为“非常优秀”的孩子。当时孩子的父母很不理解。李远哲以为,这些只会念书的孩子,连煎蛋、煮蛋都不会,怎么可以做实验?
“适当做家务会成为调节孩子生活的重要内容,尤其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在成长过程中,这比学习知识还要重要。家长应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参与到食物的采购、准备、烹调、餐具摆放和清洁工作中,让孩子在这些过程中认识食物、懂得如何选择营养健康的食物、如何制作食物,并能培养孩子健康膳食、数学逻辑、理财规划、动手操作、创作想象、责任心等各方面的能力。”胡小琪说。
“‘食’是全社会的问题,食育涉及方方面面,倡导食育需要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家庭、学校、社区、企业等各尽其职,各司其责,形成合力。只有全社会齐行动,才能解决我国中小学生乃至全社会面临的‘食’问题,提高我国人口整体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马冠生说。
提示
食育十重“霾”
●部分中小学生不吃早餐,超八成中小学生早餐营养差
●普遍食用零食,含糖饮料的饮用比例上升
●浪费食物、五谷不分、饮食礼仪逐渐消失
●农村家长营养知识严重匮乏,城市家长盲目给孩子服用保健品
●家长拿食物当奖品或惩罚等诱食、逼食行为普遍
●中小学健康教育课被边缘化,食育课程缺失
●缺乏让学生体验劳动乐趣的实践条件
●中小学营养师资队伍薄弱,缺少食育教材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教师等营养意识薄弱
●配备营养师和高级厨师的中小学较少
链接
国外如何开展食育
日本:食育立法,全国动员
2005年,日本颁布了《食育基本法》,这是世界上规定国民饮食行为的第一部法律。日本更是在国家主导下开展了全国范围的食育推进计划,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每年6月是日本的“食育月”,每月19日为“食育日”。曾经流行过的一句口号是“早睡早起吃早餐”。至2012年,日本学校营养教师数量达4262人,覆盖全国47个所有的省级单位。食育计划完成率不断升高,各区级单位食育推进计划的完成率由2007年的4.1%提高到2013年的65.3%。
丹麦:大纲规定两年烹饪教育
丹麦教育大纲规定,从小学四年级到七年级,学生要接受两年的烹饪教育,具体时间由学校设定。烹饪课每周两次,每节课45分钟。在烹饪课上,学生们不仅要学习烹饪技术,老师还会讲授一些基本的营养知识,如荤素搭配和各种蔬果的营养价值等,然后放手让学生实践。烹饪课上,老师还要向学生讲解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宣扬饮食文化中的常识,将饮食和文化结合起来。
英国:烹饪课成绩与毕业挂钩
英国教育部的具体课程规定,全国各公立中学必须开设烹饪课,面向11至16岁的中学生,总学时不少于24小时。学生将从这门课中了解到各种食物的基本成分和营养指数,熟悉如何烹饪才不会减损食物的营养,掌握基本的营养午餐搭配,能独立制作一份营养餐。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将统一参加考试,包括实际操作和回答试卷。通过考试的学生将获得由教育部颁发的初级烹饪资格证书,同时该课程的学分将纳入个人总成绩,与毕业直接挂钩。
美国:“从农场到学校”运动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购更多的当地食物,并为学生提供强调食物、农业和营养的配套教育活动。这项全国性活动丰富了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同时支持了当地经济,被称为“从农场到学校”运动。该运动包括动手实践活动,如学校园艺、农场参观、烹饪课等,并将食物相关的教育纳入正规、标准的学校课程内容。同时,美国要求食品行业详细标注高糖、高脂、高热食品的成分和含量,个别州禁止中小学向学生出售高热量碳酸饮料和薯条等垃圾食品。 本报记者 张春铭 整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