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学校的根本理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狂欢节上的校长和老师。

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学生。

狂欢节上的义卖。

    什么是好学校?家长和学生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标准。可是在上海闵行区七宝镇,七宝中学的初中部文来中学却是一所远近闻名、让家长尤其是学生喜欢的好学校——

    文来有一般学校没有的自由氛围。

    学生是这里的真正主人,所有的想法、不同的爱好,都可以说出来,可以去探究,可以得到学校足够的尊重。

    ■本报记者 陈亦冰

    记者在文来中学随机询问了10多个学生,他们喜欢学校的理由各式各样:这里的老师很亲切、同学多才多艺、食堂饭菜好吃、活动特别丰富、家里没有学校好玩·……直白的理由很多条,其中一位来校看望老师的毕业生算是说到了点子上:文来有一般学校没有的自由氛围。学生是这里的真正主人,所有的想法、不同的爱好,都可以说出来,可以去探究,可以得到学校足够的尊重。

    玫瑰是玫瑰,荷花是荷花,只需欣赏,不要比较

    这是全校师生的共识。在文来,学校就像一片森林、一座花园,所有的学生都像树苗、花草,可以各展所能,快乐成长。

    三年前,徐世澳以优异成绩进入学校的课程实验班。相对平行班而言,实验班每周语数外课时各少一节,与此同时增加了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学业扎实、兴趣广泛的小徐如鱼得水,学习之余,他先后参加了足球、武术、健美操社团,成了运动场上的一名阳光少年。他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科普英语、健美操、足球比赛,屡获佳绩。今年,在阿迪达斯举办的中国巴西世界杯护旗手选拔活动中,他以优异表现连闯知识竞赛、球技展示和梦想宣言三大关,获得明星导师的高度评价,荣获上海赛区冠军。再过几天,他就要与来自北京、广州、成都的另外3名中学生一同飞赴巴西,担任足球世界杯半决赛的护旗手任务。

    “小昆虫迷”陈建宏的出名,则是文来校园里的又一个动人故事。陈建宏从小喜欢捉虫弄草,平时最喜欢的事就是钓鱼、养虾、野外考察。尽管学习成绩不算优秀,但亲近自然的兴趣培养了他敏锐的观察力。一次外出钓鱼,他不经意间发现水塘不远的荒地边,杂生着一大片不知名的绿色植物群,这和之前爸爸带他去做客的农学院老师家院子里培植的大豆种苗叶子十分相像。小建宏的意外发现,惊动了农学院教授和研究生,经实地考察,这片植物竟然就是他们在苦苦寻觅的野生大豆居群,而且是目前上海地区自然状态下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居群。一个中学生的意外发现,为大学教授的“86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提供了直接的实验材料,也间接地为抢救和保护我国野生大豆资源作出了贡献。陈建宏的“偶然发现”,得益于家庭、学校的明智引导,父母没有阻止他的爱好,老师也鼓励他多观看自然科学节目,尝试科学小实验。正是这份悉心呵护,成全了他的意外收获。

    不仅是优秀的、有特长的学生在文来能得到充分发展,即便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甚至是犯了错误的学生,在这里也一样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

    学校对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有特殊政策,要求老师要特别留心这些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关注其家庭情况与情绪起伏。老师必须讲究辅导时间与技巧,不搞集中补课,尽早进行个别辅导,抓住每个学习环节,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解决基础知识、学习方法、作业习惯、考试分析、思维定式、心理偏差等方面的问题。

    文来中学的柏彬校长有个特别的习惯。每学期开学初,他都要逐一找以前因违反校规受到处分的学生促膝谈心。因为他知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往往是诫勉犯错误学生的最佳时机。在他看来,如果让学生背着处分的十字架离开学校,那就是校长和老师的失职,是学校的耻辱。有的家长想给曾经犯错误的孩子换个学校,但孩子自己却不愿意离开文来,因为他们记住了校长的一句话: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勇敢地爬起来。

    以生为本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细节

    在文来中学,“以学生为本”绝不是一句口号,它是所有教育者实实在在的行动。

    2010年5月,柏彬校长在教工大会上作了题为《把学生当人看》的讲话,再次阐述了他对以生为本的思考。他说,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尊严的生命个体,必须公平地善待;要尊重每个学生独一无二的个性,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除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需要规范外,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另外,要立足终身发展的高度去培养学生,今天的教育必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只有基础扎实了,日后的发展才可持续。

    正是因为坚持这样的育人观,文来的每一个老师、每一个教育活动,都在努力践行以生为本的思想。

    为了营造主动发展、快乐成长的氛围,让最大多数的学生能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学校开设了130多门拓展课程,成立了50多个学生社团和校文艺体育队伍。

    在许多学生的心中,学校的八大主题节日是他们最难忘的记忆。2005年诞生的校园狂欢节,成为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的创造季和全校师生共同营造的欢乐源。每届狂欢节的主题、背景、舞台设计、海报与节徽征集,都列入探究型课程“我的节日我设计”单元。学生从节前开始,就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投入设计,经过投标、初选、复选、组委会点评等环节,选出各项备用方案,学校和老师会对学生每一个富有创意的方案,给予充分支持,学校大舞台上施展不了的,班级教室就是施展的天地。狂欢节当天,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学生打扮成最酷的偶像,校长们变身为四大才子,老师也纷纷出动走T台,秀特技,连家长也成了节日的一分子。各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创意游艺活动,操场四周是学生作品爱心义卖,校门车道两侧是学生亲手调制的美食小吃,还有签名涂鸦墙、搞怪照相板、OK秀歌台,无不展示着学生的个性、创意与才华。作为压轴戏的十大活力学生、十大魅力教师、十大创意海报评选与揭晓,更是将狂欢气氛推到了极致。

    文来中学有个传统德育活动——爱心助学考察。这个活动源起柴本胜老师大学毕业后,不忘回报家乡养育之恩,在母校自费设立奖学金,帮助家乡优秀的贫困生完成学业。学校把柴老师的这一爱心行动,扩展成学生志愿报名参加的爱心助学考察活动。自2003年以来,每两年组织一次,利用暑假里的一周时间,到湖南省慈利县杉木桥镇中学开展结对考察。每次活动都事先准备好详细的考察提纲,全队学生分成14个小组,分头入住结对学生家中体验生活。考察期间,学生要参加爱心捐赠、慰问老人、奖学金颁发、当地人文考察等一系列活动,回沪后还要完成考察报告,供全校学生分享。短短的一周考察,让从小养尊处优的学生,第一次在没有卫生间、没有空调、没有电视的环境里生活,不仅锻炼了他们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和意志品质,也使他们了解了国情民生,看到了农家孩子的勤劳、朴实和好学。许多学生在自己的考察日记里留下了深情的感悟:“太多太多的第一次,让我们在这片叫湘西的土地上留下深深的足迹。同龄人之间几天的相处,让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里,我们学到的不仅是吃苦耐劳、坚持不懈,还有人与人之间最难得、最珍贵、最美好的东西:相互之间的信任、关心、宽容以及不求回报的付出。”

    在文来,每个学生都是光荣的志愿者。学校将志愿者服务活动课程化、常态化、全员化,给每个学生发放志愿者服务手册,建电子成长档案,建立激励机制。志愿者首先是学校管理的小主人,学校每项重大活动的组织、实施都有学生志愿者的创意和参与。走进整洁美丽的学校,偌大的校园没有一个专职的清洁工,日常的校园卫生打扫,全由学生分班负责包干,连节假日都有志愿护校队来校收拾清扫。这样的潜移默化,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了爱劳动、肯付出、有责任、敢担当的好品质。

    文来的校规是严厉的,但文来有些规章也是很人性化的,比如无论哪个学生都可以无理由调换班级。对此,校长的解释是:没有一个学生会无缘无故换班级,与其让学生在不舒服的环境里受压抑,不如给他重新振作的机会。

    文来的学生很自在、很快乐。学校有个人人皆知的广播专栏,那就是柏彬校长亲自主持的“一呼柏应”,伴随专栏公布的还有校长微博、QQ和电子邮箱,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反映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和问题,提出对教育改革的意见与建议。校长会在约定的时间,及时回应学生的意见,也会利用这个平台向学生通报学校发展的思路和情况。专栏体现了文来“民主、包容、开放、海纳百川”的办学理念,也成了学生和校长相互亲近和信任的桥梁。

    (图片由上海文来中学提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