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卓越教育 培养卓越人才
武汉理工大学是国家教育部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亚洲大学前100名排行榜,我校和其他18所中国大陆“985工程”高校入围,我校名列第49位;进入《泰晤士高等教育》2013-2014年度世界大学前400名排行榜,位居301-350位,中国大陆共10所高校上榜。
2014年,我校计划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招收普通本科生9200人,招生规模名列全国部委属高校前五位。
武汉理工大学承载着5万多名学生和5万多个家庭的殷切期望,将以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创新教育模式,构建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构筑一条通向卓越的道路,在这条充满希望和阳光的道路上,让同学们享受卓越教育,成为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
培养体系完备
我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生成才为根本,着力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三强人才”。我校积极推行学分制改革,实行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卓越人才培养工程”,构建了大类招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辅修培养、七校联合培养、军地合作培养、国际合作教育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
1.厚基础、宽口径·完全学分制和主辅修制
我校率先在湖北省实行学分制,实施大类招生与培养,学生经过1年半或2年的通识教育和大类培养后,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兴趣和特长确认主修专业。我校构建了由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组成的课程体系。我校进一步放宽转专业限制,建立“转出无限制,转入有门槛”的转专业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大的专业选择机会。我校推行主辅修制,学生除主修专业外,还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修读在汉的七所部属高校(含本校)的特色与优势专业,实现跨校辅修,2013年我校共有2077名学生参加“七校联合办学”辅修学习。2013届毕业生中获得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辅修学位证的学生有741名、辅修证的学生有258名。
2.本、硕、博连读·教改试点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我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三个专业遴选优秀学生进行学硕博连读试点,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金融学三个专业开设教学改革试点班,培养拔尖人才。2013年我校大力推进科教协同,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质资源,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科教试点班,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开设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数学方向科教试点班。2014年5月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试点学院,面向全校本科新生选拔,入校后通过加试外语、数学并结合学生高考成绩及综合素质择优录取。
3.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我校是教育部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现有28个试点专业,成为全国“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最多的高校。试点班的学生保研率达到50%以上。我校依托建材建工、交通运输、机械汽车三大行业,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实验室、基地建设投入,为试点专业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提供各种工程实践实训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外语训练环境,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特别学分;支持试点专业的师资建设和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4.国际合作交流广泛
我校先后与国外100多所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聘请了一批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或名誉教授。我校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我校开办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金融学、车辆工程等国际合作教育专业,与国外学校联合制订培养计划,实行2+2、3+1等培养模式,后两年或一年进入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的合作大学学习,双方互认学分。第二类,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我校每年从在校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到美国密西根理工大学、法国勃艮第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学校进行校际交流。目前,我校7个项目已列入由国家基金委组织,面向“985工程”、“211工程”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的“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第三类,国外暑期学习。我校利用暑假选派优秀学生到英国剑桥大学等学校参加Summer School短期交流学习。
就业空间广阔
我校的就业工作以“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用人单位招贤纳才、有利于学校可持续性发展”为理念,以“提高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提高学校就业率和学生就业质量”为目标,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为我国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和区域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领军人物和骨干人才。
同时我校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和培训,2013年我校组建了“武汉理工孵化器有限公司”,建成5200平米的“武汉理工大学生创业园”,通过提供免费的创业办公场所及配套创业服务,助推大学生创业活动,成就大学生创业梦想。目前创业园已入驻60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创业人数近400人。明年我校将修建4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预计可满足500个创业团队、5000名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我校今年拟设立300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到2015年大学生创业基金将达到1亿元。
我校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学科特色鲜明
我校以“211工程”建设为龙头,充分发挥建材建工、交通、汽车相关学科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完善了学科结构体系。我校材料学科、工程学科(含船舶与海洋工程、机电与汽车工程、土木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计算机和通讯工程等)和化学学科三个学科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标志着我校这些学科进入世界先进学科行列。
科技创新活跃
我校科技工作呈现快速、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材料、交通、汽车三大行业特色的依托下,建立“以知识创新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重点、以成果转化创新为突破口”的多元化科技创新体系,一个“目标明确、制度健全、政策合理、措施得力”的科研管理模式已经形成。
“十五”以来,我校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3078项,累计到校科研经费52.5亿元(其中2013年度7.189亿元);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669项,其中国家科技奖励2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39项;申请专利3699项,获授权专利2268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1596项。SCI/SCIE收录论文3684篇,EI收录论文4474篇,2011和2013年,青年学者黄海军教授、麦立强教授分别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和《Nature:Com》上发表原创性成果。
我校注重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建设,拥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3个,与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集团共建产学研科研基地194个。2011年,绿色建筑材料与新材料“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获批立项,我校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我校在“武汉·中国光谷”建有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得以推广运用,以光纤传感、高速船舶、电动汽车以及新材料、港口机械、软件开发等为代表的校办高科技产业健康持续发展。2013年,我校高科技产业销售收入15.96亿元。
校园生活丰富
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化艺术、志愿服务等作为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积极用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占领校园,影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在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
2005年以来,共有3个集体获全国“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称号,101个集体获省“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称号;我校荣获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连续两届荣获“中国百优志愿服务集体”称号,229名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涌现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郎坤等一大批全国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近年来,我校高水平运动队成绩斐然,2012年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在代表湖北省大学生参加全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中取得了3金3银3铜,破2项大运会纪录;同时我校被教育部授予“校长杯”荣誉称号。我校男子篮球队曾获得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冠军、两次获得CUBA总决赛亚军,十次获西南赛区冠军,2013年在全国大学生CUBS篮球赛中获得第三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