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更自然 让生长更自由
临朐县位于山东省中部,沂山北麓,弥河上游,潍坊市西南隅。临朐,别称骈邑。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浑厚、人杰地灵;素有“小戏之乡”、“书画之乡”和“中国观赏石之乡”等美誉,是首批“全国文化模范县”、“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临朐县海尔希望小学就坐落在沂蒙山区——蒋峪镇。学校现有学生1188人,教职员工71人,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农村小学。
回眸历史,这所学校原来非常落后,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三年来,学校为山东省农村艺术教育工作现场会、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现场研讨会、山东省第一届小学课程整合专题研讨会等省市会议提供现场12次;学校的经验多次在全省、全国推广;来自全国各地26000多人次到学校参观考察,学习借鉴这所学校的经验。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所山里的学校声名鹊起的呢?2014年盛夏,我们走进临朐县,挖掘海尔希望小学以课程开发走出的一条农村教育发展的崭新之路——
“课程重整”
教师成为课程的创生者
农村学校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师资水平的制约,已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近年来,海尔希望小学立足农村实际,科学开发了以“沂山文化”为载体的系列课程,建立起了特色鲜明的农村小学课程体系,找到了学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海尔希望小学的“课程重整”有两大特点:
——课程开发,体现本土特色。沂山,古称海岱、海岳,为中国东海向内陆的第一座高山,有“大海东来第一山”之说,素享“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为五镇之首”的盛名。古代有十朝16位皇帝登封于此,从而留下名垂青史的“东镇碑林”,享誉世界。
为充分挖掘沂山文化,该校选取、整合沂山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主题式开发,先后开发了46门学校课程,其中36门为选修课,赋予了学生展示和发展独特个性的权利。由教师自主开发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我与沂山”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受学生喜欢。
——课程整合,重在自主创新。为破解困扰小学教育发展的课程门类过多、教师负担过重、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等问题,海尔希望小学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对科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等国家课程,以及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地方课程,通过重组,形成了以自主性、体验性、开放性、生成性为主要特征的“主题模块”。
教师们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课程指导纲要、地方课程指南,并对这些课程目标进行分类整合,使原来重叠的目标得以精简,分散的目标相互融合,杂乱的目标变得清晰,既保证了原有课程目标的不缺失,又使原来各自表述的目标实现了有机统一,形成了科学、系统的“课程目标框架”。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对语文、数学、英语进行了学科内的课程整合,学科目标具体化,学科内容生活化,形成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主题课程。
目前,学校已经拥有市县级教学能手35人,占到了一线教师总数的57%。2012年以来,有17人次为省市研讨会提供公开课,一批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应运而生。
“课堂重构”
学生成为课程的探究者
走进海尔希望小学,一种新的育人之风充斥在整个校园。课堂是“生活、生成、生长”的“三生课堂”,师生可以不受下课铃声的打扰,可以不受教室、校园的局限,可以拥有无限广阔的资源,可以彰显每个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对生活和学科的探究中自由地生长。
——课时连排,活动链接。为保障主题课程实施的连续性,学校对三至六年级课程方案进行了调整,采取“课时连排”的方式,将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品德与社会、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的课时集中连排,分散在2个下午。将课时整合后,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带领学生进入自然进行体验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研究性学习,都有了相对充裕的时间,解决了单课时无法深入开展活动的难题。
——课程实施,拓展延伸。学校研究确立了“自学——对话——拓展”的课程实施理念。在自学阶段,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由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方案,商定活动主题;在对话阶段,践行“教学即倾听,学习即告诉”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拓展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生活探究成为常态。而且,通过教师在活动中的适时指导,使学生综合利用学科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探究活动的严谨性。
——资源开发,特色绽放。为使学生能长期、系统、大量地开展探究活动,学校在校外建立了“六大基地”:自然观察基地——沂山国家森林公园、德育基地——齐长城遗址、社会实践基地——华庆制衣有限公司、科普教育基地——奶牛养殖场、社区服务基地——沂山敬老院、历史文化教育基地——东镇碑林。学校还引导师生将沂山有代表性的植物移栽到校园,在校内建成了“沂山植物园”、“沂山果树园”、“沂山蔬菜园”、“沂山花卉园”、“沂山中草药园”等各具特色的主题园林;建设了“可爱的家乡——重塑沂山大型沙盘”主题实践基地,把校园建设成为一个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可以说,“课堂重构”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学生参加全国劳技创新作品大赛获得金奖;一批批特色学生茁壮成长……
“文化重建”
学校成为生长的大舞台
正是海尔希望小学探索农村教育的创新之举,为农村的孩子们创设了一片成长的晴空,他们如春发于仞,羽翼渐丰、茁壮成长;他们如一株株幼苗,破土萌生、长成参天大树。但不论怎么说,是这所学校站在课程的高度去重新设计与建构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让孩子们在这个大舞台中尽情地绽放。
——物化文化,收获体验。在该校,就连校舍和设施都变成为课程,学校打造“开心、民主、和谐”的开心教室,教师引导孩子把实践的成果、体会和收获展示在楼道里,把楼道做成课程。学校安装了绿色、低碳、环保的太阳能供暖、沼气厕所,把设施做成课程。学校还建设了开心亭、开心岛、开心主题园,使师生一走进校园,就收获开心。进入学校的小树林,会发现所有的树木都被学生认领管理,并且每棵树上都悬挂着学生的心语牌,随时交流学生的实践与体验,真正把每一草每一木都做成课程。
——教师文化,收获课堂。该校有一个特点,教师们的办公室就在课堂,和学生同生活、共学习,践行三分言传,七分身教的理念,蹲下来和学生交流,构建民主、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们编写了《讲给学生的故事》,将自己的人生履历、人生体验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渗透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教师真正成了课程的一部分,“我就是语文”,“我就是数学”,“我就是课程”……
——行为文化,收获成功。学校以“整合”的思路对学生的活动场所进行了课程化设计,促使学生行为习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走进餐厅,学生一字排开;诚信书架,书籍摆放的整整齐齐;“自由属于遵守规则的人”的观念深入人心。为克服一些农村孩子“自闭自卑”的心态,学校还设立了“天天大舞台”。在该校,“天天大舞台,想唱你就来!”让许多的孩子收获了成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总之,临朐县海尔希望小学以“开放的大课程观”作指引,用课程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进行学校文化重建,将学校文化建成了一种动态的、生长的课程生态系统,“让生态更自然,让生长更自由”,让生活其中的学生时刻都浸润在文化课程的养料之中,吸取营养、吸取阳光、吸取快乐,竞相绽放……
(韩相福 田 萍 张少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