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城市中的“小候鸟”
■熊丙奇
每到寒暑假,都会有一些在城市务工的打工者,把留在家乡的孩子接到身边,过完假期之后又送回老家读书,这一学生群体被称为“小候鸟”。虽然“小候鸟”终于获得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机会,但对他们来说,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一群体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比不能获得与父母团聚机会的“留守儿童”来说,这些“小候鸟”要幸运多了,可是他们短暂的城市生活,如果缺乏关注,也会有很多问题。最普遍的问题是,这些孩子到城市后,几乎没有任何社区力量或者社会公益组织关注他们。往往就是围着父母转,有的“小候鸟”被父母带到工作地方,比如菜场、水果店,这还算好的;还有的父母,因工作原因不便把孩子带在身边,就只能把孩子留在租借的房中,而这些孩子缺乏照料,有可能无所事事,或混迹在城市的网吧,这无疑有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这需要社区组织积极介入关注这一群体。其实,不仅对这一群体要关注,对所有放假的孩子,社区都有责任给孩子提供活动的去处,现在一到假期,不少学生就变为“假期孤儿”。在国外,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会给孩子提供节假日活动的空间,还有不少义工会为孩子的节假日生活服务,让学生在与社会接触中接受生活教育。
另外,鉴于留守儿童的特殊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到城市与父母生活,是一个很好地关注他们心理成长的机会,但对此,也缺乏关注的力量。比如,应组织一些亲子交流活动、参观城市的活动,同时疏导孩子对城市生活不适应、短暂生活又要离开的离愁别绪等,这才能对他们的成长注入正能量,而不是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我国政府在努力创造让孩子与进城务工的父母一起学习、生活的机会,但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小候鸟”现象还会长期存在,针对这些群体的特殊学习、生活、心理问题,政府、社区组织、社会公益机构,要各司其职,积极介入,以帮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有安全的、富有意义的童年,而不是在疏于照顾、缺乏关爱中成长,为人格、身心的发展留下难以消除的影响。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