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学需家园共同准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8-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郭宗莉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学前教育的科学性在于它始终倡导和十分重视启蒙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育的规律。而一切以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为目的的提早、超前的教育,以幼儿的方式来塑造婴儿,以小学生的要求来规范幼儿,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伤害:使孩子被迫付出太多可以多方面发展个性的时间和机会;损害孩子的思维活动和学习品质;使孩子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压抑孩子的兴趣爱好与智慧灵性,久而久之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违反学习规律的“教”,其结果是让孩子在学习上变得被动,在还没有进入小学阶段就已经变得“厌学”了。

    我们提倡“零起点”,并不是指“零准备”。它的目的是要求家长在孩子入小学前不要对孩子过多地进行所谓学科类知识的“准备”,更不必提早学习小学的学科知识。其实,孩子进入幼儿园有起点,从小班到中班有起点,从中班到大班有起点,从大班到小学更有起点。我们常说,教育应着眼于儿童发展的长远目标,要特别注重那些对孩子一生产生影响的品质,为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对于“零起点”的认识不能陷入“幼儿园什么都不教”的另一个误区,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都分别承担着对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任务,幼儿园教育对孩子早期发展的促进有其独特而非从属的价值。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各国政府合作开展的“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项目对早期的定义是0—8岁,该项目突出了6—8岁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孩子从学前教育进入小学教育。要使学前教育行之有效,还需要有一个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过渡和交接阶段。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育,不仅为孩子后继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启蒙基础,更对孩子今后的一生健康、幸福产生影响。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注重幼儿心理品质的培养,而这些心理品质主要体现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发展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在“幼小衔接”过渡阶段真正实现让孩子顺利适应转折和变化,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家长要关心孩子,了解孩子,鼓励孩子。

    关心孩子,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共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的到来。把幼升小作为孩子的“大事”,而不是家长的大事,就此事与孩子有情感的交流。家长可以与孩子就升小学这个话题进行平等交流和讨论,如以自身的回忆引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凡是与孩子入小学有关的活动,主动与孩子协商,倾听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去熟悉和了解孩子就读小学的环境,针对孩子生活、活动的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指导孩子认识新的环境以及如何独立应对。

    了解孩子,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行为。一是了解孩子社会适应性发展中还有待培养的品质,如独立意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人际交往和主动性等,平时在生活中可以循序渐进地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包括对孩子自行完成事情的时间有限定等;二是关注孩子的学习行为和兴趣取向,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与活动水平,尤其是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如可以创设“做中学、玩中学”的情境,让孩子在对周围事物产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解决”中完成经验迁移和关系推理。男孩女孩的培养也可有所区别:男孩可在语言方面多下功夫,通过发挥男孩在逻辑思维方面的优势,来带动言语机能,提高表达能力;女孩则应注重提高空间能力,尤其通过头脑中表象对空间事物的把握和操纵,如玩魔方、七巧板、拼搭类玩具,为以后数学机能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系上海市学前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