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亭何以在高校难立足
高校应该在校内设立报刊亭,可以将其作为学生勤工助学岗位,使报刊亭成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
■通讯员 肖涯宾 本报记者 龙超凡
“光凭卖报纸和杂志,我们连每个月的租金都无法支付。”近日,莆田学院中北区报刊亭学生业主之一、2012级学生林映辉,说出了经营校内报刊亭的艰难。
为了鼓励在校学生创业,2012年莆田学院决定将校内报刊亭租给学生经营。2013年4月,林映辉和同学孟彪、杨凌莹一起组成团队,参加学校勤工助学中心举行的第二届报刊亭招标活动,最终竞得了学院中区报刊亭的经营权。但是,在接下来的经营中,3位“小老板”却乐不起来了。
“招标前,我们就考虑到靠卖报纸、书籍肯定赚不了钱。”孟彪告诉记者,如今报刊在学校里并不好卖,“虽然中区报刊亭地理位置很好,但多种环境影响下,生意一直没有预想那么好。”
“10年前市民排队买报纸的现象早已一去不复返了。”莆田市区胜利路一家报刊亭业主陈女士说,报刊亭以前一个月最多时能盈利2000多元,现在只有500元左右,并且不是靠卖报纸杂志,而是靠卖水和饮料。
城市里的报刊亭经营尚且如此艰难,莆田学院中北区的报刊亭虽然地处莆田市区繁华处,地段算是很好,学生人流量也大,但因高校特殊的环境,管理部门对经营者有较严格的限制条件。“学校不让我们卖饮料,也不准增设电子显示屏做宣传。”林映辉无奈地说,这是投标之前就规定了的。
为了不使报刊亭倒闭,3位“小老板”不断变换“花招”,千方百计吸引同学们,如前段时间他们在报刊亭前面摆放一些桌椅,为大家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报刊亭还兼营优盘、电脑键盘、手机配件、地方特产等商品,并提供蛋糕预订、话费充值、领包裹快递、代购电影票等与大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服务。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福建高校在校内设有报刊亭的寥寥无几,近年来新建的大学新校区则根本没有规划设立报刊亭。为什么报刊亭在高校难以立足?孟彪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媒体冲击,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多,他们已普遍习惯于手机阅读。同时,不少高校校园内已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学生通过手机看微博、微信更便捷了,甚至有人认为“看报更麻烦,更浪费时间”。
事实上,不少高校虽然没有开设报刊亭,但却采取其他办法“弥补”。比如,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在校内公共阅报栏中张贴当天的多种报纸;福建工程学院在每栋宿舍楼下设了“文化角”,固定摆放一些报纸供学生自取。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郭丹认为,高校校园内没有设立报刊亭,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报刊亭是校园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营造浓厚书香气息的校园氛围。
郭丹建议,高校应该在校内设立报刊亭,可以将其作为学生勤工助学岗位,使报刊亭成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这样既繁荣了校园文化,又使学生得到了锻炼。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