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过度保护该怎么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8-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翠萍

    一次半日活动中,我们正在进行线描画“蝴蝶”的创作活动,突然第6组徐霖小声地哭泣。我连忙走过去,发现同组的调皮大王王晨旭在画画的时候老是要去拍她,这一幕都被徐霖的妈妈看在眼里。活动后徐霖的妈妈找到了我,并严肃地告诉我坚决要让徐霖和王晨旭换位子,并给了我一个建议:与其让王晨旭影响到其他小朋友,不如让王晨旭一个人坐。

    这类家长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非常关注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各种细节。当看到周围有孩子影响或干扰到自己的孩子时,家长显然不满意;一旦孩子身边出现矛盾与冲突,家长会马上出现保护孩子的情绪反应,习惯替代孩子解决与处理问题。

    这种替代解决法虽然暂时能消除孩子周边的一些干扰,但从长远来看会影响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发展,孩子对成人依赖度会越来越强。

    欲抑先扬,缓解紧张的氛围。面对这些过度保护的家长,教师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和处理。当教师不认同家长的某些做法时,可以欲抑先扬,用表扬、鼓励孩子的方式争取家长的支持与信任。通过夸奖,缓解当时的紧张氛围。

    减少盲目替代,留有自主空间。在平稳了家长的情绪后,教师可以用举例的方式指出“过度保护”的后果,引导家长给孩子留出自主空间,让孩子自己处理,解决矛盾与冲突。本案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说:“尽管徐霖很能干,可是我发现她对成人的依赖很强。往往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就特别容易放弃,这样可不好啊。平时你给她太多保护,一遇到困难就求助于你,等她长大后怎么能独立解决问题呢?”徐妈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是啊,在家里也是,只要一来陌生人,她都不肯说一句话,怎么说也没用。王老师,你有什么好方法呢?”我说:“很简单啊,试着让她自己解决问题。但这次你执意要求换位子,我也没办法了。要不这样,位子先不换,让孩子们自己解决。我帮你看着,我绝对不会让徐霖再受到伤害。我们就以一周为限好不好。”徐霖妈妈也欣然接受了我的提议。

    换位思考,发挥移情与共情的作用。所谓移情,就是指教师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他人感情的能力。教师要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感染家长。如针对本案例,教师应经常关注徐霖的一举一动,并且鼓励孩子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邀请徐霖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或玩“碰一碰”音乐游戏时,主动和徐霖碰一碰,消除她对教师的恐惧和陌生感。教师还要关注她和周围小伙伴交往时的场景。为了增加可信度,教师还把徐霖近阶段的表现用视频和图片记录下来发给家长。这种“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移情与共情作用很快传递给家长,而他们也能换位思考地来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

    一个月后,徐霖的妈妈主动找到了我,并明确表示徐霖不想换位子了。徐霖现在变得活泼起来,不再惧怕陌生人了,而且她很喜欢周围的小朋友。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实验幼儿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