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青奥共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8-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沈大雷 李小伟

    “我们都是同龄人,为什么不聊聊呢?不耽误您太长时间,就10分钟……”8月27日下午,北京十三中分校的14岁学生李天骄,在南京青奥村内的亚洲文化小屋外,随机采访来自全世界各国的青少年运动员。此时,她的身份是中央电视台青奥少年报道团的小记者。

    南京青奥会上,除了3000余名注册记者,还活跃着不少小记者的身影,他们穿梭在赛场内外找选题、采访、发稿。青奥会对这群孩子来说,就像一个训练营,欢笑、汗滴和泪水,交织成他们的多彩暑假。

    曾闯进全国“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十强的李天骄,是不少同学眼中的优秀学生。但几次采访的经历,让她很快意识到当记者的艰辛。“采访的第一天,由于访谈室临时被别人占用,我在外面足足站了半个小时。还有一次,颇费周折才约好采访的两名外籍运动员,最后都爽约了。”谈到这里,小姑娘一板一眼地说,“当一名记者,耐心真是最重要的素质要求,而且是必备的技能。”

    “当一名合格的小记者,一定要坚持到底,决不放弃。”金陵晚报的小记者姚奕宏,总结出了一条采访的“小秘诀”。这段时间,他不仅体验了不少好玩的体育项目,还采访到了不少“大记者”都采访不到的体坛明星。“采访‘万人迷’刘翔比我想的困难百倍。我在休息棚外等了一个小时,爸爸说算了,我却不想放弃。在他离开的时候,我终于和他说上了话,还得到了他的签名。”

    “青奥会让小记者收获颇多。因为要采访各个项目,孩子们需要提前了解很多体育知识;通过接触体育明星和体验体育项目,他们喜欢上不少体育运动。”金陵晚报小记者们的领队曾亚莉说,“同时,孩子们大方而自信的表现,也让不少外国朋友看到了中国青少年的风采。”

    小记者的表现,赢得了青奥主媒体中心主任张建军的称赞:“你们太棒了,用自己的努力,为南京的形象增加了青少年的视角。你们具备了一种叫做‘追’的精神,当小记者的经历与感受,将让你们在成长过程中收获很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