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走向式微的民族记忆
吉首大学暑期“三下乡”队员在双凤村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茅古斯的国家级传承人彭祖模学习扎茅古斯。张娜 摄
编者语
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考察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他还曾强调:“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存着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与生存密码。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涉世不深的青年一代,在价值取向重新定位与多元化选择中,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文化盲从和文化沙漠。
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当如何关注、保护、传播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继承者与发展者?今年暑期,高教周刊和湖南科技大学、武汉工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横跨湖南、湖北两个省,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县湘西永顺县、泸溪县和湖北恩施咸丰县等地,探访和纪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为期10天的探访活动中,团队成员成了“非遗”文化的忠诚传播者和保护者。
■通讯员 罗袁璐
今年暑期,武汉工商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横跨湖南、湖北两个省,深入湘西永顺县和恩施咸丰县,用镜头和文字探访、纪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这次活动也是该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
困惑
我们为何而来
在从湖北武汉去湖南株洲的火车上,看着外面急速闪过的风景,队员们既兴奋又忐忑不安——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了解几乎为零,能完成此次社会实践的任务吗?
此次该校实践团队“湘西之行”,是与湖南工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合作进行。两所高校的队员在株洲会合后,开始商讨这次社会实践的任务应该怎样完成。
学生反复向老师追问:“我们真的要去大山里吗?有拍摄脚本吗?主题要如何表现?”
对于学生的诸多困惑,武汉工商学院带队老师狄奥早有心理准备:“90后大学生第一次参加这种实践活动有困惑很正常,希望通过活动,使学生近距离体验‘非遗’,让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的意识中能够更立体、鲜活、有生命力。”
经过一番走访,团队把目的地定在了吊脚楼分布相对密集的永顺县大坝乡双凤村。
思考
唱赞歌还是直面伤痕
走进“中国土家第一村”双凤村,吊脚楼、村寨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整个双凤村好似一幅韵味悠长的古朴画卷”,队员们发出这样的感叹。
带队老师眼看大家都被美景所吸引,赶紧开分享会,再次讨论此次活动的主题和意义。
“我们不是来旅游的,我们要用历史的、哲学的思维去观察、探究吊脚楼为何生、为何灭,不能只看到它的美,忽视它的伤。”
在激烈争论后,团队开始分组行动。
“吊脚楼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土家先民根据武陵山区地形和气候,依山就势而建,有很大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后来社会发展了,吊脚楼才逐渐被砖房所替代。”74岁的国家级传承人彭善尧神采奕奕地讲起吊脚楼。当谈到吊脚楼的现状时,他有些黯然神伤:“现在,建吊脚楼的费用是盖砖房的4到5倍,一般居民不会建吊脚楼。”
离开双凤村,团队跟随彭善尧走访了泽家镇沙斗湖村和龙寨镇和平村。队员们发现,这两个村吊脚楼的现状比双凤村糟糕,村寨里住的大都是老人和留守儿童,古老的吊脚楼被废弃或拆掉,旁边都是砖房。
“湘西之行”的最后一次分享会,是在车上进行的,车子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向山脚行驶,似乎比上山时容易。但队员们的心情却比上山时沉重许多。
该校文法学院新闻专业学生韦晴(广西壮族)说:“作为非遗母体的农耕文明正在消失,其所需要的文化生态已经变得贫瘠,它正在发生变异和消亡,这是历史的必然。”
该校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吴张正达(土家族)十分感慨:“我们不可能阻止现代生活的改变,也很难大规模保留非遗的原生环境。或许,文化创新才是保护非遗的根本出路。”
大家纷纷述说着自己的感受。离开永顺县后,武汉工商学院把下一站定在湖北恩施咸丰县,采访另一位国家级传承人万桃元和省级传承人谢明贤。
感悟
大学生的时代担当
在万桃元的家里,两个按照真房比例缩小制成的撮箕口吊脚楼模型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
“跑马阶沿吊脚楼,工艺美观千古流。远看凤凰在展翅,近看美女在梳头……。”58岁的万桃元是当地有名的“木秀才”,他用自己创作的赞美吊脚楼的诗,打开了话匣子。
队员们细心聆听着、看着、记着,眼神里闪动着赞叹与钦佩。在工业文明的浪潮中,曾经的民间艺人变成了普通人甚至边缘人。但是,从他们的身上看到的却是坚持与守望,还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期盼。
告别万桃元后,实践团队又去寻访69岁的谢明贤。谢明贤的家乡黄金洞乡麻柳溪村已开发成旅游景点,建立了中国首个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术传习所。
“政府仍然是保护非遗的主力,只有以政府引导与扶持为主、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才能让非遗适应性生存。”咸丰县文化馆馆长白童说。
队员们开始思考:对于“非遗”,到底该如何传承?大学生又可以做些什么?
“非遗是一种活态文化,须进行生产性保护,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异化。但是,非遗并非单纯的商业,内在的文化核心一定要保留。”狄奥说。
该校文法学院新闻专业学生王亮深受启发:“要保持非遗的生命力,必须在传统技艺和现代化生产之间找到平衡,创造更多的传承平台,让其自身有‘造血’功能。比如,将它结合于传统节日、群众文化及旅游活动等,使其传承经常化。”
韦晴认为:“可以让非遗走进校园,成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还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来校开设讲座。”
一直关注此次实践活动的该校党委书记陈伟表示:“希望我们的追寻,不只是一分惆怅、一声叹息,而是能留住那渐行渐远的记忆,留住我们的文化之根。我们要多组织师生开展田野调查,走访民间艺人,真正领悟‘非遗’的创作技艺和蕴藏其中的文化价值,以培养师生的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视频链接
http:///front/VideoMoreServlet?currentpage=1
【微纪录】留住走向式微的民族记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