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大师风范,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9-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编者按:在教育部社科司和科技司大力支持下,由中国老教授协会组织撰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师风范”丛书日前正式出版发行。9月6日,“弘扬大师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在京隆重举行,彭珮云、陈至立同志出席。与会者一致表示,“大师风范”丛书是学风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好图书,也是对青年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好教材。本报刊登座谈会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弘扬大师精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李卫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教育部党组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部署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在第30个教师节前夕,本次座谈会以“弘扬大师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可谓恰逢其时,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大师精神是宝贵的优秀文化资源,弘扬大师风范,对引导教师和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大师一样做人、做事、做学问,意义重大。中国老教授协会将其汇聚成书,做了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编写好“大师风范”丛书,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精心做好“发行好、使用好”丛书的工作。建立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教育青年学生学习大师精神,掌握科学思想和方法,养成恪守诚信的良好品德,提升精神境界,打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根基。

    一是开展大师风范宣讲活动。组织部分作者进校园开展巡讲活动,在教育部网培中心举办大师精神系列讲座,在有条件的高校进行网络直播,并将视频上传公开网站供免费下载。会同中国科协等部门,组织各高校通过各种渠道宣讲大师精神,并将其作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重要内容。

    二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出版社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推动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做好丛书宣传发行工作。组织在媒体发表书评和宣传推介文章;借助网络媒体发布出版信息,作为频道主推图书,最大限度扩大宣传推介效果。

    三是融大师精神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大师先进事迹、高尚风范融入课堂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使大师精神植根于头脑。把大师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开展大师风范主题教育活动,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把大师精神融入实践教育环节,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创新创造、勤工俭学等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大师精神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作者系教育部副部长)

大师风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周远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大师风范”丛书(人文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及技术科学类)遴选了参加新中国建设、在各学科领域卓有建树的66位大师,集中描写了大师们兼具人格和学识的双重魅力,表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怀、献身精神和高尚师德,构建成值得大力继承和发扬的大师风范。为编好这部丛书,中国老教授协会动员组织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余所高校和一些部委、科研院所等30多个单位的81位专家、学者、青年知识分子参加撰写工作,他们之中不少人是大师的弟子或亲属,亲耳聆听过大师的教诲、亲身感受过大师的人格魅力。由各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组成的编委会对全部文稿进行了审定。 

    我们深深感到,“大师风范”丛书中所描写的大师们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楷模和表率,大师风范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自觉自信的重要资源,是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精神武器。他们热爱祖国、造福人类的崇高理想,追求真理、刚正不阿的坚贞品格,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融汇中西、学贯古今的研究道路,坚韧不拔、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教书育人、勤奋敬业的高尚师德令人震撼和感动。大师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品德和伟大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大师风范”丛书是学风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的好榜样,是对青年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好教材,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应该借助“大师风范”丛书出版的大好时机,在各类学校、科研机构的广大教师、科研工作者和青年学生中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宣传大师精神,学习大师高尚品德,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好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者系“大师风范”丛书编委会主任)

自力更生,敢为人先

梁思礼

    我想从两个动词讲起,第一个是“逼”,第二个是“敢”。

    第一个“逼”,实际上是“被逼”。我1941年到美国留学,那是珍珠港事件前的两个礼拜。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中断了我与在天津的母亲的一切联系,经济来源也断了。那时我只有17岁,开始被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在五院搞导弹研制,苏联曾经答应帮助我们,但很快停止了,很多仪器设备、资料给了一半,后面就没有了。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有了洲际导弹,有“两弹一星”,有“嫦娥奔月”,这些都是在“美国封锁、苏联断援”的情况下逼着我们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实际上“被逼”有好处,逼得我们想办法,发挥自身潜力。

    第二个是“敢”,要敢为人先。我曾经担任过中国东风5号洲际导弹的副总设计师。在制定方案时,我提出要走平台计算机道路,计算机要小型化,要上弹。要知道那是1965年,刚有集成电路。我们提出这种方案是很大胆的,也是很困难的事情。后来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包括把原来的会加减乘除运算的“全量级”改为只会加减运算的“增量级”计算机,大大减少集成电路的使用量,在中国科学院的通力合作和支持下,在1971年就基本实验成功了。正是因为我们敢于做这种选择和决策,我们国家的洲际导弹从开始研制起就达到很高水平。

    最后我想用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萧伯纳说:“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这句话也是我的人生格言。(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怀念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

林洙

    梁思成走了42年了。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寻找我国仅存的一些古建筑,对它们进行调查测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那是老一辈古建筑学者艰苦创业的时代。

    他身上有股顽强、内在的精神力量。实事求是,这是他一生坚守的原则。

    1942年,他开始动手撰写《中国建筑史》及《营造法式注释》。他所以成为《中国建筑史》的第一撰稿人,是因为他有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有学贯中西博览古今的才学,再加上他个人的智慧。

    1947年他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这时很多美国大学都聘请他长期留下来讲学,很多朋友都劝他说:“共产党来了,你还回去干嘛?”他说:“共产党也是中国人,我还是回去为祖国盖房子吧!”

    1947年他回到清华。回国后他决心办一个世界第一流的建筑系。他没有照搬美国的教学大纲,而是从一个历史学家的角度,从对建筑科学研究对象的全面认识及建筑科学发展方向的把握,对传统建筑教育的课程做了全面的取舍、增设。这是他作为一个教育家的成功之处,也使他的学术思想明显超越于大多数同辈建筑学家。他对北京市的规划、对古建筑保护乃至对全人类的宝贵遗产的保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人们称他是古建筑专家、建筑教育家、城市规划学家。我认为他还是一个美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

    梁思成曾经说:“我所唯一可以奉献给祖国的只有我的知识。”他做到了。他把毕生精力、才华、智慧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作者系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的夫人)

细微之处见真情

郭应禄

    我个人在参加编写“大师风范”丛书过程中再一次深受教育和感动。我是吴阶平老师的研究生,毕业前邀请论文评审专家时,有好心人建议别请某教授,说此人喜欢“鸡蛋里挑骨头”。当我把意见反映给吴老师时,他认真地对我讲:“‘鸡蛋里挑骨头’对我们是好事,真正的科学态度就是要认真,这位专家必须请。”几句简单的语言,反映了吴老师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

    吴老师非常关心爱护学生。我写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是有关精囊肿瘤疾病的论文,在署名时我把吴阶平老师和沈绍基老师放在我的名字前面。当我把论文送给吴老师审查时,他认真地逐句修改,最后却把他自己的名字删掉了。接着他又亲自送给沈老师修改,并说明这是学生第一篇论文,他就不署名了,沈老师看完后也删去自己的署名,文章作者最后只有我一人。老师这种无私教诲、全力扶持学生的为师之道,多少年来一直成为我对待学生和年轻一代的准则。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