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洪旭:把教师“引入”专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9-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奉贤中学课程图谱
课程是学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学生成长的路线图。学校努力优化课程结构,着力构筑激发学生发展潜能的课程图谱:通过人生规划体验课程,激发学生动力潜能;通过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开发实施融拓展、体验、探究三维一体的社团课程,激发学生志趣潜能;架构创新素养培养课程,激发资优生的创新潜能。

????季洪旭在上课。图片由奉贤中学提供

    今年暑假,当记者一次次走进上海市奉贤中学这所校名与行政区划“同名”、学校文化与地域文化“同源”的远郊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时,看到的是教师们纷纷放弃休息时间,在学校里以教研组为单位,正在研究编写《学生学习指导手册》。

    他们在研究如何设计分层走班的规则,以增加学生的选择性;他们在探索如何建设更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课程模块,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切的课程组合;他们在思考教师如何适时介入和后续跟进,以保证学习目标达成和教学质量提高……

    教师们清楚地知道,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将不仅对高一新生,更是对整个学校,乃至上海高中的整体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存在了30多年的高考制度即将迎来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而这次变革的核心就是要能够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给高中释放出更多的自主空间,以真正彰显高中教育存在的独立价值。

    在与奉贤高级中学校长季洪旭的接触中,记者强烈感受到这所上海远郊高中正在通过课程设计,让师生重新发现学习乐趣,寻觅生活意义,以适应未来社会所作的可贵探索。与此同时,记者把一所高中在激发学生潜能过程中的独特经验归纳为:学习是一种极为强烈的个人情感体验,所有的学习行为都需要自我定位,当学生有探寻需求时,学习表现最佳;被人关爱、有所归属与成就的状态对学习起着决定性影响,有效学习需要有及时的过程反馈……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埋藏得很深的潜能才有可能被逐渐挖掘出来。

    而上海市奉贤中学的多年探索与实践告诉我们,所有这些“独特经验”都离不开一支不断更新观念、勇于自我突破的教师团队。

    ■本报记者 沈祖芸

    “对这样的变化,我们做好准备了吗?”校长季洪旭看似平静的一句话掀起了许多教师内心的狂澜——这十年,他们经历着从改变到适应再到胜任的蜕变,他们从学生的成长中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他们开始理解了高中对于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特殊意义,他们开始明白自己正在做一件“赋予平凡以意义”的伟大的事。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变革,他们努力做好迎接的准备,因为生长在内心深处的热情开始燃烧。

    面对这样的教师状态,季洪旭心头掠过一丝安慰,因为他看到教师们正在被“引入”专业。他深知,一所发展中的优质高中,只有创造出一种专业对话平台,能够影响和改变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他们才会自觉主动地投身教育改革,并在每一天的课堂上负责任地奠基学生的未来。与此同时,身为校长的季洪旭也深为感慨,教育是一种缓慢的行进、一种静悄悄的变革,为了今天这样一些初见成效的改变,他用了整整十年时间。

    为学校发展目标设计“三步梯”

    十年前,季洪旭先后是江苏盐城市的名校长,是阜宁中学的掌门人,是上海晋元高级中学分管教学的得力干将。2004年,季洪旭“不知深浅,却满怀热情”地参加奉贤中学面向全国的校长公选。没有本土优势的他,正是乘着奉贤海纳百川、广纳贤才的东风,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和丰富教育经验,打动了所有的评委。

    从今天的视角看,当时作为区实验性示范高中的奉贤中学,正面临着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发展机遇:扩大规模易地新建、90周年校庆和参加市实验性示范高中评审三件大事汇聚;从学校内部看,当时的状况又恰恰处于老百姓对办学质量不满意与区政府准备下大决心改善办学条件这对“落差”的相互交织中。如何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在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中解决“落差”问题?

    “学校办学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一定要基于客观条件和客观基础,要依据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办学的客观规律”,季洪旭始终记得华东师大陈玉琨教授的“四客”箴言。因此,他把处在十字路口的奉贤高中未来发展分解成求生存、求发展、求品牌的“三步梯”发展目标。

    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对于一名优秀教师出身,又有分管学校各项工作副职经验的新校长而言,季洪旭的首选就是从参差不齐的教师资源入手去解决问题,而唯一的策略就是把教师“引向”专业。

    季洪旭带领领导班子分析了当时师资队伍状况的四个特点:学校原有的名教师、骨干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迫切需要突破各自专业发展中的“高原现象”,精心加以优化组合,形成优质教师梯队;学校规模扩大后,吸收了不少本地优秀初中教师,他们有初中教学的经验和熟悉初中教材的优势,但迫切需要一个胜任高中教育教学的过程;大量引进的外地优秀教师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但迫切需要一个适应本地教育教学的过程;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迫切需要有一个理论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

    教师们没有想到,自己要投身的改革一开始并没有那么轰轰烈烈,而是要从最小儿科的教学五环节入手。但在季洪旭看来,教学才是学校发展的命脉,要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真正让老百姓满意,不是靠加班加点、不符合规律的“苦作舟”完成,而是应该从每一天的课堂切入,实现减负增效。事实上,在对教学现状的诊断分析中,同样呈现出了令人吃惊的状况:教师备课不正常,教研不能从学生学习的细节中去深入研究真问题,使得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大部分教师都缺少课程意识,更无从谈起系统落实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任务。

    “要让每一天每一个课堂都规范起来,把教学五环节做到位,教学的效益就会有大大的提升”,季洪旭说。

    于是,学校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效的意见》,从备课、上课、辅导、作业和平时练习,到考试、教研、校内调研和科学评价等方面的教学常规进行规范,每个常规从理念导向到操作标准进行了细化。

    教学五环节的“规范化整顿”,抓住了每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底线,而这种“底部托起”的做法,不仅让教师重新反思多年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习惯性盲区和可能性提升空间,更在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中让教学释放出大量的可利用时空,为进一步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学校进行的一项有意义的教学改革就是“导学案的研究编制”。

    高中学校教育,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向主动探究者,不仅要完成眼前的课本“供食消化”,更要有让学生掌握长远的“觅食储存”。学校的“导学案”充分体现了教学改革的基本特征。

    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在上课前1-2天,将学案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带着学案中的问题,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再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则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增强课堂教学针对性。

    课堂学习阶段,师生通过小组等形式,讨论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教师精讲释疑,在师生、生生的互动对话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点拨、分析、归纳,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积极主动状态;课堂练习尽量在课内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适时的练习训练,既巩固所学,又学有所用,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课后巩固深化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时有疑问而课堂上未能解决的问题,对学案进行及时消化、整理、补充,学会对课后作业进行反思;及时对学案进行审阅,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对学案反映的个性问题和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指导、讲解;指导学生保存、整理学案,并作为后续学习和复习的资料。

    在多年采访中,记者曾遇到过不少学校开展导学案研究的案例,也曾眼见很多这样的探索无疾而终。但在奉贤中学,从导学案研究伊始,学校领导就非常清楚“为了什么”。对于学生而言,导学案意味着一种学习支架,在这样的支架下,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节奏和理解程度进行“先学”,帮助教师在教学起点上发现学生的学习差异。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步也为教师拥有课程开发能力打下了重要伏笔。因为很多教师没有课程意识,即便将课程标准放在眼前,也不一定知道如何对照使用,进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本化。

    怎样让教师对课程、学生由“钝感”转为“敏感”,就需要加设一步“台阶”,而导学案就是很好的途径。

    事实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许多教师逐渐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知识结构梳理是学案的重点,阅读思考、质疑释疑是学案的特色,巩固、练习、反思是学案的着力点。

    学案的形成与渐趋成熟,推动了学科教学的优化和特色化,进而形成了个性化阅读、问题解决、任务学习、主题设计和探究学习等5种学科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在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上形成特色。

    更有意思的是,在学案基础上,教师们逐渐拥有了课程意识,他们开始主动学习课程标准。学校则适时给教师提出新目标,将课程标准细化为学校的执行标准。一边是基于标准的教学内容,一边是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性向,教师们开始为学生高中三年的发展进行精准定位,设定有效目标,并形成了《课程执行纲要》。在这份课程纲要中,深化了作业的有效性研究;以社团为纽带,将拓展与研究整合,实现了拓展、体验、探究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开发创新了素养培育课程,通过实验班与平行班的相互比照,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