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训中放飞青春梦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9-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言传身教 熊洪帅 摄

贯注

小憩 熊洪帅 摄

珍惜

庄严 熊洪帅 摄

轻伤

架设帐篷 熊洪帅 摄

战地野炊

勇闯“雾区”

进入掩体

凌晨奔袭 熊洪帅 摄

    ■潘洪友 徐春生

    凌晨3点40分,清脆的哨音划破北京昌平盛华军训基地的夜空,这是起床的信号,100名北京高校军训学生“特训营”的队员,迅速穿上军装、打起背包,披挂上挎包、水壶、子弹袋、手榴弹袋、工兵锹、工兵镐、防毒衣、防毒面具、枪支,从营地宿舍奔向100米外的集合地点。营长宣布当天的特训任务:全副武装野外徒步17公里。

    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高校国防教育协会和北京昌平盛华军训基地承办的北京高校军训学生“特训营”于9月19日至21日举行。“特训营”打破传统的军营或基地训练方式,设置紧急结合、披挂步兵野战装具、拉练、战术情况处置、架设帐篷、宿营、寻找水源和食材进行野炊、步兵战术训练、土工作业挖卧射掩体等科目训练,让学生从实战出发,全面培养学生野外生存、实践应用等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参加“特训营”的队员是从国际关系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正在军训的数千名新生中,经过推荐、选拔等方式产生的。两天一夜的特训任务,无疑是对这些“90后”大学生的一次严峻考验。

    “卧倒!”指挥员发出了命令。这是空袭演习,行进中的队员们迅速扑向路边的草丛里,分散隐蔽好自己,观察周围情况。伴随着几声沉闷的爆炸声,四面立刻腾起橙黄色的烟雾。“戴上防毒面具,拉大间隔,快速通过!”指挥员再次发出命令。这是遇到了化学武器袭击,已经十分疲惫的队员们,迅速戴好护具,快速通过毒区……17公里的拉练,不仅仅是徒步,而且是穿插了多项军事科目演练。虽说装备的武器是模型,可是它们比真家伙还重,每个队员的全部装备重量超过15公斤。

    经过5个小时的跋涉,队伍到达了指定营地。刚想喘口气的队员们,接到了“架设帐篷”的指令。面对成卷的帆布、成堆的铁管,队员们有些无从下手。但是在教官的指导下,聪明的队员们很快架起一顶顶宿营帐篷。野炊,对于年轻的学生们又是一道难题。不知道如何挖坑搭灶;不知道如何取火;不知道如何添柴;结果,第一锅米饭夹生还糊了锅底。在有经验的教官示范下,大家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第二次实践时,不仅把饭做熟了,还烧出了四菜一汤。

    最为刺激的是战术训练。在布满砂石的黄土地上,队员们卧倒起立、匍匐前进、卧姿瞄准……虽然大家都戴上了护具,可是由于训练强度大,环境条件艰苦,大部分队员都挂了“彩”。队员和桂芳说:“在这个特殊战场上摸爬滚打下来,我懂得了‘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拼搏精神。”

    “特训营”生活是短暂的,但是它给年轻的学子们留下了深刻记忆。“特训的意义不仅让我们体验了军队生活,更是磨炼了大家的意志。”队员时惠曦说。队员潘振野在特训总结中写道:“我们一起野炊,一起搭帐篷,相互鼓励,共渡难关,共享荣誉,诠释了团队的含义。”

    100名“特训营”队员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特训营”的口号:“在军训中放飞青春梦想。”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张学军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