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正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问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0-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相对单薄。就儒学来说,在小学6年的全部教材中,只有几句儒家的格言和简单的几则故事。中学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有所增加,但存在两方面弊端:一是内容缺乏系统性,致使教师把传统文化的内容当成一个个单一的教学知识点来对待,漠视其内涵价值。二是教材也暴露出一些“大而空”的缺陷,泛泛而谈的内容对于学生缺乏吸引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选择那些能够体现现代意义的传统经典,并拓展教学资源,实现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学校文化三者的结合,形成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全新框架。

    教育方法上:单一并缺乏新意。笔者曾对高中历史课堂进行观察,发现很多教师根本无法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精髓,只能依赖教材,采用简单的识记型教学。以某版本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为例,很多教师还是把重点放在“唐诗宋词元曲”的代表人物、作品的识记方面,出现了堆砌文化常识的现象,教学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较低层次。教学方法的单一,源于教师自身传统文化教育素养不过关。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光靠上课前的简单备课或者突击学习根本无法领会其要旨,所以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知识沉淀和人文修养,仍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

    教育途径上:狭窄且呈现方式单一。当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还仅限于课堂教学部分,课外、校外的活动还没有真正进入课程视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基本来自课本的文字,学生可体验、亲身实践的机会极少。其实,传统文化本身蕴含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形式,学生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渠道、多方位的。学校一方面可通过各种教育载体,例如公益、专题网站,贴近生活的读本、挂图,学校的校训、文化宣传等形式,力争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和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可以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舞蹈、绘画、茶道、武术、古诗词、剪纸、乐器等,在亲身实践和参与中,培植学生的兴趣点,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

    (作者单位:广东省龙门县龙门中学)

    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困惑

    ■马得清

    传统文化丰富多样,我们也确实需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在于,我们缺乏有修养、有能力这样做的教师。

    我至今记得,我高三时的语文老师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情景。老师先站在讲台上字斟句酌地解释课文中的关键字词,讲着讲着,就放下课本,走下讲台,介绍起课文中的人物来。渐渐地,我感受到课本中的人物活了起来,我甚至觉得,我眼前的这位老师很有孔夫子的风度,好像他带给了我孔夫子教学的那种课堂氛围感。老师之所以能把课文中的人物讲活,原来,他从小就读《论语》,他是在用早已内化在心里的思想和精神在感染我们,而不是仅仅解释文言字词和句子。

    再后来,我成了一名中学语文老师。遗憾的是,我没有能力像我当年的语文老师那样把一篇篇文言文讲得深入浅出,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我深深地知道,我所修习的传统文化仅是皮毛,其所承载的文化精髓实际上并未能内化进我的心灵世界,我缺少那样的文化气质。现实的中小学教学中,不少教师不也是在做文言文知识的搬运工吗?不正是把深具中国传统文学美学特点的古典诗文当作应付考试的工具吗?从教参到教案,从教材全解到答案,从课文讲读到考试试题答案ABCD选项设计,到头来,仅仅是为了学生的考试分数,长此以往,通过课堂所传递的传统文化味道究竟能所剩多少呢?

    另外,现有的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不少传统文化经典篇章和句子。这些篇章和句子涉及《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也涉及《尚书》、《周礼》、《老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乃至诸子百家的许多篇章,也涉及到《战国策》、《史记》、《汉书》、《三国志》等经典历史著作。但是,有几个语文教师能静下心来好好读一读原著呢?有几个语文教师能将这些经典著作中的传统文化精髓根植于自己的心灵世界并内化为精神和文化气质去影响学生呢?如若不能,涉及这些经典篇章的诗文教学还会有传统文化的真味道吗?用纸上得来的知识教学生,我们的传统文化精神还能够有效传承吗?

    当然,传统文化教育不只是指经典篇章的教学,还应以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语文教材中就有“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其内容涉及中国工艺品、年画、剪纸、书法、吉祥彩绘、风筝、远古器皿、古代服饰、景泰蓝、中国古诗赏析等。但是,实际上是否能达到这一编排的目的呢?从理论上讲是可以的,但是从教学实践中看,有多少教师深深了解和热爱这样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内容、身体力行地去影响学生和引导学生感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呢?

    如何把传统文化从知识状态引向思维与行为状态,并使之体现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气质中,这是我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中最感困惑的难题。如何摆脱传统文化知识化、考试化、肤浅化,真正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学生,使自己成为确实有传统文化思想涵养、审美涵养和做人涵养的人师,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中学)

    还要看重传统文化背后的思维方式

    ■耿富云

    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教育,然后再关注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措施等。

    任何活动都带有目的性。对于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该反思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里既有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又有由传统文化自身价值决定的因素。经典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对自身及整个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以及解决原则和措施的深入思考。因此,传统文化的价值包括文化知识的价值以及文化背后所隐藏的思维价值两个方面。如果仅学习文化知识只是关注了传统文化的“皮毛”,却没有学到传统文化的“精华”。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失败教训为例,“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们只是学习西方现有的科学技术成果,而不是去学习他们为什么创造出这些成果背后所隐含的思维方式,以致今天我们在一些重大科学领域仍然不能实现理论突破,仍在简单复制西方的科学技术。中国科学院杨福家院士认为,我们能从思想文化中获得的最重要的两点就是:思维的训练和知识的教养,而在这两者之间,思维的训练更为重要。因此,通过学习经典文化,我们不仅要积累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一些特殊技艺技能,还要为我们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和策略。

    从教育的目的来说,传统文化教育也应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发展是智力发展的核心”,国外把思维训练当作教育目的的历史悠久。1828年,美国《耶鲁报告》把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平衡发展作为本科教育的最主要和首要目标。1929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在其专著《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写道:“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美国著名教育家罗伯特·M·赫钦斯在1936年就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将人与人、现在和过去联系起来,增进人类的思维”。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因此,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文化知识和一些特殊技艺技能从而达到对思维的提升和改善。

    谈及传统文化和思维,不少学术研究者认为,中国人思维的弱点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误解的根源不是传统文化中的思维弱势深刻影响后人的思维方式,而是后人没有全面认识我国传统文化思维特点而深受影响的缘故。以《易经》为例,是以2的N次幂展开解释整个世界的抽象的、数理逻辑思维和阴阳卦辞相结合的、具体的审美形象思维的完美结合,但是国人却把它仅当作算卦问卜的神秘之书,对其丰富内涵的解释也简单化为卦辞的直观解释,侧重继承它的直观、形象思维,并被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承下来,深刻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一些西方科学家正确认识《易经》的逻辑思维,并取得重大科学发现。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法国传教士白晋给他的回信中看到《易经》中八卦图的排列顺序与他的二进制计数法相同,为自己发现《易经》之谜而欣喜若狂,也更加肯定自己对二进制计数法的历史发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丹麦物理学家内尔斯·波尔声称他的“并协原理”的创建,得益于阴阳相抱的周易太极论的开导,在《易经》和现代物理学之间发现二者的平行关系。

    因此,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对文化内容的教育,更应该深刻、全面地挖掘文化内容背后隐含的思维方式,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这才是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大有作为之处,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作者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