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洋女婿”获诺奖折射错位办学观
最近,一张“热烈祝贺我校女婿获诺奖”的图片在网上流传。因为诺贝尔奖化学奖的得主埃里克·白兹格,是安徽蚌埠的女婿。他的夫人吉娜,毕业于蚌埠市第一中学,学校因此在电子屏公告庆贺。(蚌埠新闻网10月15日)
蚌埠市第一中学以“女婿得奖”为名庆贺,实在让人匪夷所思。不知此举意欲何为?倘若是宣传学校,大可细数吉娜成就,让人叹服;倘若是讽刺学校,这种攀亲带故倒是颇具功效。往深里想,埃里克·白兹格的成功是自身努力和优良环境综合的结果,没有吉娜,埃里克·白兹格就一定不能获得诺奖吗?更为可笑的是,这种关系居然延伸到了蚌埠市第一中学,还真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感觉。
相比之下,我们更希望看到该校的校园里有埃里克·白兹格如何走向成功的一些典型材料,有我们的学校应该如何为培养中国的“埃里克·白兹格”营造更好的环境的一些思考。这些远比标榜“女婿”更有力度,更为有效。
电子屏上“女婿”这个词语,让人百感交集,但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学校难以培养出大师级别人才的一个原因呢?学生在学校里取得了一定成就,我们就大肆宣扬,并因此而沾沾自喜,学校可曾考虑过学生成才的前因后果?可曾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做出过相应的努力?高考“状元”年年都有,杰出人才却是寥若晨星。失去自信、自欺欺人,学校教育将何去何从?反思我们的教育,并努力为学生成长护航,学校教育才会和诺贝尔奖真正产生关联。
周芳元 文 焦海洋 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志愿者精神是教师的闪亮徽章
下一篇:对北大学生偷窃莫做标签式解读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