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
强化实践功能,建设立德树人大平台。乡村学校少年宫坚持实践育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道德讲堂、文明餐桌、敬老尊老、“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班队会,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个专题,开展爱国歌曲传唱、童心向党等歌咏活动。开展劳动技能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空地,组织学生种菜、养猪,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互帮互学、互助互爱的快乐。
(作者系云南省永仁县副县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36期全国地市教育局长班学员)
创新方法 提升效果
■赵海燕
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求异、价值多元等特点,长春师范大学团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入”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探索教育路径,教育效果显著。
一是跨界建团,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巩固传统班级团支部建设的基础上,深入学生生活半径辐射范围内建团,如社团建团、寝室建团、微信朋友圈建团等。依托这些新的教育阵地,搭建不拘一格的“课堂平台”,让具备教育性思想性的文化沙龙、名人访谈等活体教材登上这些新的平台,真正实现“入耳、入脑、入心”。
二是设计情景式体验活动,提升“三入”效果。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实际、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是提升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比如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校团委以情景体验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收到良好效果。为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我校“百优青马工程”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过程中,大胆推行“红色之旅”实践砥砺环节,即百名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第一学年奔赴通化靖宇体验重走抗联路,第二学年从中选出30多名优秀学员代表奔赴井冈山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整个过程重点在于实景体验。所有青马学员身穿红军服,与革命先烈的后代面对面,从衣食住行各方面身临其境体会当年的历史,了解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与艰辛,让爱国的热情在内心燃烧。
秉承我校百优青马工程“培养一批精英,带动一代学生”的宗旨,爱国主义的第二阶段是创设红色文化情景。亲身体验过的青马学员经过深思与沉淀,将自己的心得以情景重现的方式向广大同学进行展示。他们将学校的礼堂进行精心布置,将井冈山的一些场景复制过来,以情景剧的形式把其他学生也带进了这段历史。红色文化情景的创建由最初的部分人体验,到全体学生体验感悟,在范围上实现了点、线、面的扩展,将历史与文化“搬入”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与之近距离接触,避免了接触红色文化的生疏感。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由被教育的“跟跑者”转变为传播正能量的“领跑者”,扩大了教育效果。
(作者系长春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43期高校中青班学员)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郭俊
西南交通大学紧扣“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引导广大教职员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理性认知:蕴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知灼见”。能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我校在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党团组织生活、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中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学校文化建设专项课题中给予重点资助,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这一主渠道,大力推动“三进”工作,开设专题课程等形式,引导广大师生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
情感认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情实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不仅要体现在理性认知上,也要反映在情感认同上。这就需要找准宣传教育同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我校结合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机关建设服务年”活动,着力推进作风建设,以真情的服务赢得广大师生的好评;首次开展“最受本科生欢迎的教师评选”等活动,通过示范作用,形成一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洪流。
文化熏陶: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土壤”。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因此,既要以中华文化为根脉,又要注重吸收和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基于此,从去年以来,我校为广大师生推荐以《易经》、《奥德赛》等为代表的96本经典阅读书目,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以“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为主题的经典读书活动。学校还启动了旨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通识教育。另外,学校已于两年前启动了为纪念学校120周年的五卷本校史编撰工作,实行了课题招标,并且已将校史课作为对我校大学生进行以“竢实扬华、自强不息”为灵魂的交大精神教育熏陶的重要载体,使之成为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处处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43期中青班学员)
以人为本 建章立制
■范猛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学院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牢坚实的队伍基础。
立足国际视野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深受外部环境的制约,一些国际思潮对青年教师影响很大。为了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工作的实效性。2003年始,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为教师提供免费午餐,建立和践行午餐沙龙制度,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交流。沙龙上,青年教师们谈古论今,研讨热点问题,极大推动了学院工作的发展,推动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以人为本,为青年教师成长注入正能量。学院启动新教师导师制,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通过老教师的言传身教,领悟为人为学为师之道;启动了学院大讲堂,旨在拓宽学术视野、培养科学精神、塑造科研习惯;启动大师讲堂系列精品示范课程,发挥大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师德修养;凝练并建立了以专业核心课程群为基本单元、课程组为基本单位、优秀教师为带头人的优质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相对稳定,实行动态管理,极大强化了青年教师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建章立制,加强青年教师的管理。做好新时期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工作途径,创新、丰富工作方式,出实招、办实事,使青年教师“事业上有平台、工作上有奔头、生活上有保障”,实现安居乐业,从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学院创新工作机制,依据数学二级学科设立系、党支部、工会小组,每个学科设有学科带头人、系主任、党支部书记、工会小组长各1人,使学科、教学、科研、党务、思想政治等工作一体化,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院的发展与民生。同时,学院领导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致力于建立敬畏规则、恪守规则的优良风气。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43期中青班学员)
以德立校 特色育人
■张宇
青岛滨海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院校,在“以德立校 特色育人”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民办大学。
以德树人,全员育人。建校22年来,学校始终践行“要学做事,先要做人”的育人理念,构建起了完善的德育工作立体网络体系:任课教师、“两课”教师、学生工作团队三支队伍全员育人;课堂内、课堂外、网络媒体有机结合全方位育人;二级学院、公寓德育团队形成合力全天候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保证了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德育实效显著。
以习育人,知行合一。“动之成习、习之成性、性之成命”。学校高度重视养成教育,修订了《思想品德课考核办法》,规定“思想品德课”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40%,“思想道德行为表现”成绩占总成绩的60%,好人好事和不文明行为,以加分或减分形式记录在学生诚信档案中。建校22年来,学生每晚集体收看《新闻联播》;每天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出早操,每周以学院为单位集体升国旗;卫生都由学生自己清洁和维护。
以文化人,环境熏陶。学校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社交礼仪、大学生艺术修养等课程。学校所有楼寓都用带“德”的词语命名;名人广场矗立着名人雕像;有700多米的以“两院院士风采”、“感动中国人物”等为主题的文化长廊;学校建有艺术博物馆、体育馆、游泳馆、科技馆等;有涵盖科教、政史、普法、文艺、体育等类的学生社团180个;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宿舍文化节、体育节等学校节日文化常态化。
德才兼备,协同发展。学校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严格管理。实行弹性学制,将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实施学业预警和末位淘汰制度、教考分离制度;考试作弊,给予休学反省一年处理;实行“1+N”制度,增强就业竞争力;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至少获得1个;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办公自动化每分钟打字不少于60个;体育达标;名著阅读过关。从2015级新生开始,加入艺术修养标准。保证为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