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民族人才培养正效应
■本报记者 王英桂
从云南考到青海的藏族学生斯南拉姆最近很兴奋。今秋开学后,他与其他专业的20多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一起,被学校选拔到“藏汉英”三语人才班。在这里,学校用极具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重点强化学生的藏语、汉语、英语和政治理论教育,专门培养精通藏、汉、英三门语言的高精尖人才。青海民族大学校长何峰告诉记者,“学校从2010年开始已经培养了高精尖人才239名”。而三语人才班不过是青海民族大学立足地方特色,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
教学改革产生“聚能效应”
自2010年以来,学校依托法学院,每年从全校法学类专业中精心挑选出40名学生,开设“江河源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以工商管理学院为依托,全力打造“江河源卓越财会人才实验班”。为了实现小班培养、精耕细作的高精尖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师资配备等各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实行淘汰机制,保证学生培养的高标准和高质量。通过几年的实践,小班培养的效果逐步显现,实验班学生毕业当年全部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单位。
小班化特色培养的创举为学校全面推开教学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何峰告诉记者:“学校相继开展了专业和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师范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等10项综合改革工程,对提高教育质量产生了重要的聚能效应。”
同时,青海民族大学积极推进开放办学战略,先后与德国、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20余所著名大学、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由于起点较高,目标明确,青海民族大学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欢迎,近3年来,学校的学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连续两年居青海本科高校首位。
重点学科引领学校发展
重点加强学科建设是近年来青海民族大学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所在。
学校党委书记熊敦邦告诉记者:“我们根据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专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系统推进学科专业建设。”
几年来,学校借力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的对口支援,重点打造了藏学、民族学等品牌学科,强化了民族医药、民族传统体育等特色学科,促进了经济学、汉语言文学等传统学科转型,花大力气建设了电气信息、土建等理工学科,实现了文、理、工学科合理布局,形成了与青海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
今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额定招收6名博士研究生。招生领域分别为藏传佛教管理与藏区社会治理研究、藏医药传承发展与创新研究等方面。这对于多年来致力于学科建设,提升民族文化研究的青海民族大学来说,无疑是一次莫大的机遇。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相继建成了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和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基地和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个省部共建实验室。近3年来,依托11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成4个“人才小高地”,组建了35个学科团队,特聘“昆仑学者”21名,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100多名,极大地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特色文化研究填补行业空白
“传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是青海民族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注重科研选题和科研成果为国家战略、地方经济建设和传承民族文化服务,注重成果转化,体现社会价值。”何峰说。近年来,学校转变科研工作作风,取得了一批具有原创性和应用性的重要成果。
学校旦正教授曾主持研究“藏族当代文学史”课题,其研究成果以专著形式出版后,填补了国内至今无此类研究成果的空白;由该校精英和智囊团主持完成的“吐蕃政治制度研究——兼论藏族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背景”、“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研究”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对推动青藏高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保护、生态移民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培养,青海民族大学成长起来了一大批享誉省内外的学科带头人,孕育了一大批精品学科专业,诞生了一系列文化精品。目前,学校拥有省内唯一的国家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16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