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凝聚教育能量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1-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陈铁苹在上语文课《养花》

[人物简介] 陈铁苹,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和一等奖;还获得朝阳区十佳班主任、朝阳区班主任工作带头人、朝阳区阳光杯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在讲台上站了25个春秋,送走了12届毕业生。有人问过陈铁苹:“有过职业倦怠吗?”“没有。”陈铁苹说,“在我心里学生就像一块块璞玉,而我就是那雕刻手,何况还有那么多那么好的家长做我的教育伙伴呢?”

    与家长真诚沟通 赢得最重要的教育伙伴

    作为班主任,每新接任一个班级,陈铁苹都会严谨细心地抓好每个“第一次”。与新班学生未曾谋面,暑假中她便会主动给每个家长打通第一次电话,发去第一份邮件,做好第一次家庭情况调研问卷分析。开学前的第一次家访,开学后的第一次家长会,她的真情付出,也收获了来自学生、家长的发自肺腑的认可。

    陈铁苹说,乐于沟通是一种正能量传递,必须用心,不放过每个细节。她发给家长的每封亲切的短信都是精心撰写的,而且细心地选择晚上6点到8点发送到达,让家长们在茶余饭后收到寄托着真情的短信。

    孩子的成长是在不断的失败、吸取教训、体验成功中螺旋式上升的,因此家校的沟通贵在坚持,难在坚持。陈铁苹坚持每天放学送学生时与家长5分钟交流,时间虽短,效果可是巨大的。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点滴进步得到及时的鼓励,小矛盾、小摩擦得到了及时的化解,不经意间交流了思想、拉近了距离。

    陈铁苹还坚持每天至少和两位家长电话沟通,十多年来,电话时长超过10万分钟。她坚持将日记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来,鼓励师生、亲子、家校通过日记倾诉心声,分享快乐。每学期这些日记编辑成册,成了班级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凝练班主任智慧 帮助最重要的教育伙伴

    在陈铁苹的班中曾有一个自闭的女孩,进校3年极少与人交流,家长也渐渐对她失去了信心。为了转变这个学生,陈铁苹激励家长与自己一起撰写教育日记,调整教育方法。

    在校时间,陈铁苹手把手地教这个女生学会跳绳、扫地,让孩子在同学们面前有了自信的微笑;为这名学生的一篇20多字的小作文,陈铁苹召开“一个都不能少”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做她的伙伴;运用学科教师的“特权”,陈铁苹让这名学生担任语文课代表。

    下班后,陈铁苹和家长每天通过电话、邮件,在沟通中引导家长改变教育行为,将校内的教育延伸到校外。陈铁苹的热情和她对每个孩子不言放弃的精神感染着家长。家长感动地说:“您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一定会积极配合,教育好孩子。”

    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孩子原先紧闭的心扉豁然而开,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3年后毕业时,身边多了很多朋友,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在工作中与家长交流,陈铁苹总结出“五要五不要”:要热情接待,不厉声告状;要相互理解,不推卸责任;要分析原因,不草率行事;要商讨策略,不苦恼而归;要找准时机,不频繁邀请。让家长轻松而来,满意而归。

    鼓励家长参与班级活动 发挥教育能量场凝聚力

    陈铁苹在8年时间里带领不同的3届学生开展同一个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走近老舍,品味北京文化”。家长的参与所发挥的凝聚力,让陈铁苹至今难忘。

    2006年,白家庄小学以品京味文化为特色,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研究。陈铁苹发现语文课本上老舍先生的作品居多,而且学生非常喜欢,于是便带领学生从课内的《猫》、《养花》,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展“走进北京名人故居,感受文化魅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她发现,活动中学生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家长能帮助讲解;采访中遇到尴尬、冷漠,家长们能帮助化解。

    2009年,学校在尊重教育理念下,对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进行整合实验研究。陈铁苹带领新一届学生又开展了“走近老舍,探究北京名人”的活动,全班研究一个课题。老师、家长、学生的全情投入,让她进一步感悟到教育集体合力的巨大。

    2013年,学校的班级家长教师协会成立,这种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让家长以主体身份主动参与班级教育管理。同样是“走近老舍,品味北京文化”的实践活动,在学校科研课题引领下,以课程联动的形式开展活动。开学初,协会为学生推荐阅读老舍作品,征集家长需求。走进老舍故居等社会实践活动,由协会组织策划,各部门分工负责。活动过程中,家长们积极参与其中,班主任只是一个协调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河北建省级研究生实践基地     下一篇:每日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