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实战,成就适岗建设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师生进行实验分析

    施工现场远程教学

    高职专业实践实训课程要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书本知识与动手能力脱节的局面,在狠抓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的基础上,除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以外,还必须从管理到布局设施等对实践实训基地进行改造和完善。

    ■通讯员 张志成

    在中浙信科技咨询有限公司2013年的优秀员工中,结构设计师徐祥锋特别引人关注,他大学毕业刚刚两年多,就主持或参与了公司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设计工作,着实让人刮目相看。这件事反馈回他的母校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院领导却很淡定,因为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在较短时间内胜任专业岗位,成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学院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学院每位教师的孜孜追求。

    在人才培养中,浙江建设职院有着自己独特的“233”模式,即进行两项融合,职业技能教学与建筑人文教育相融合、顶岗就业能力与创新发展能力相融合;实现三个对接,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相对接、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课堂知识传授与工程实境教学相对接;培养三种能力,培养学生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和顶岗能力。在此基础上,针对建设类专业存在建筑产品体积大、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以及不可重复性等实际情况,学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对专业实践实训课程进行了系列改革。

    重构教学内容

    贴近职业实战技能

    浙江建设职院各专业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重新整合了课程体系。其中,建筑工程系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职业标准、企业用人标准和浙江省建筑业地域特色,按照建筑工程技术岗位群能力要求,对建筑构造、建筑制图、施工图识读、图纸会审模拟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构,打造了施工图识读、高层建筑专项施工方案、施工项目管理、工程资料管理等综合实务训练课程,突出施工员岗位群核心技能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学院各专业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实际和课程整合情况,与企业合作开发了系列模拟实务训练教材。建筑工程系和浙江建工集团责任有限公司、浙江江南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以完整的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凝练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以科学的能力评价体系组织开发了《施工图识读实务模拟》、《施工管理实务模拟》等教材;经济管理系按照造价员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浙江省工程造价管理站、浙江同方会计事务所等企业共同开发了《定额测编实务》、《招投标模拟》等教材。据建筑工程系主任刘俊龙教授介绍,这批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实务教材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有的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被国内多家高职院校使用,并被省内多家建筑企业作为技术人员岗位培训教材。

    此外,学院结合建筑工程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和学生学习思维与方法,联合行业企业开发了多套仿真教学软件。建筑工程系以识图能力培养为核心,精心撷取300多个涵盖各类建筑功能及各种结构形式的真实工程典型案例,首创了集建筑工程教学与训练的识图仿真软件;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与深圳松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包括教学视频、资料、图集、动画等资源的3D仿真实训系统,实现了能力评价标准化、教学设计系统化、工程案例真实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学员学习自主化,为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2012级学生朱康所说:“使用了实践型教学资源库,感觉原来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了,我们在游戏式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专业知识。”

    完善实训基地

    创设真实岗位环境

    浙江建设职院院长何辉认为,高职专业实践实训课程要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书本知识与动手能力脱节的局面,除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以外,还必须从管理到布局设施等对实践实训基地进行改造和完善,按照真实工程项目的仿真模拟综合实务训练要求,建立一个使学生进行岗位模拟体验、真正符合教学需要、同真实工作岗位环境相匹配的专业技能训练场所。

    为此,学院对实践实训基地进行了全面改造,建设了新的实训大楼,实训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4.4万平方米。同时,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培训要求,结合专业课程实践实训教学内容改革,对原有实训实验室按功能和教学需求进行统一整合。与加拿大木业协会等发达国家的3个建筑业行业协会、14家国际知名行业企业进行合作,共建了5个集教学、培训、社会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于一体的实训中心,包括各类实训实验室70余个,开设有130多个实训实验项目。此外,淘汰落后的实训实验设备,引入德国墙体抹灰自动喷浆机等多种国际领先技术的先进设备,提升实训实验的技术含量。

    在此基础上,学院加强对实践实训基地的科学管理,通过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动态教学管理。其中,楼宇智能专业建设了网络化、数字化视频监控教学平台,利用掌上电脑等终端设备,学生通过无线网络访问服务器上的教学资源库,在工位上自主学习;教师利用监控平台,全面及时掌握整个实训过程;利用自动巡回指导功能,实现教师对学生一对一指导、实训过程全记录、实训项目自动考核等。

    学院在完善校内实践实训基地的同时,依靠理事会和职教集团,不断完善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充实实训实验教学资源。目前,学院与浙江省内外知名行业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352个,其中包括集产学研合作、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为一体的紧密型实训基地50个。这些实践实训基地为模拟实训实验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和现实场景,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与工程实境脱节的弊端,实现了课堂知识传授与工地现场教学的有机融合。

    改革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教学内容要被学生接受,必须要有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浙江建设职院在狠抓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建设类专业的实际情况,大力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关键是教师,学院专门安排教师以脱产或半脱产方式到政府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兼职挂职,并在浙江省知名行业企业建立融工作研修、科技开发、技术培训、实践教学等于一体的访问工程师流动站。多种形式的摸爬滚打,让教师的实践实训指导水平和行业企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目前,学院有77名教师取得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等国家级注册师执业资格,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34.4%;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共建的研发中心14个,与行业协会、企业单位联合编写工法30部,与企业合作完成省部级研发项目19项、应用技术专项课题22项,完成其他各类应用技术服务项目200余项。

    学院还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与浙江省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立建设有限公司等签订资源共享协议,引入遍布全国的100多个在建土建、市政等项目的视频资源,实现施工现场远程教学。专任教师实时切换工程现场、典型部位,兼职教师在线讲解工作面上的具体操作,实现双向语音互动式教学,打破了过去教师单一的课堂书本教授模式,使学生获得直观的现场施工技术知识。

    此外,学院采用教师辅导,学生自学、自练和合作互助的任务驱动式实训课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在2013年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获得特等奖,成为第一所获得省级结构竞赛特等奖的高职院校。同年,作为全国唯一一支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高职团队,在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95所本科院校同场竞技中获得二等奖,总成绩排名第十七。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浙江省竞赛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罗尧治教授对这些学生所做模型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制作和创意都非常出色,是一支了不起的团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