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走出“和谐共生”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沈大雷 通讯员 毕文健

    企业工程师受聘学校产业教授,学校教师受聘企业兼职工程师,“产教融合基地”揭牌,校企联合科研项目签字……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与诸多企业“喜结连理”,校企合作水乳交融。

    校企“联姻”结成发展共同体

    前不久的一天,南理工泰州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殷劲松突然接到宏达绳网总工程师的求救电话,他们厂房内一台德国进口设备出现故障,企业内部维修人员无法维修,一旦机器停转,企业面临被迫关停生产线的窘境。

    接到电话,殷劲松二话不说,带着机械学院的三位教师赶到企业,研究外文说明书、调试机器……整整用了3天的时间,排查故障原因,当再次听见机器轰隆隆转动的声音时,现场所有人都很高兴。

    其实,这样的求助并非偶然。该校机械工程学院老师曾花费一周时间,利用理论运算与仿真结合,帮助宏达绳网做过检验绳网的拉力测试台。而作为学校的实验实训基地,宏达绳网公司也一直为该校师生提供实验实训平台。

    “不能产生效益,就找不到校企合作的结合点。”该院院长刘玉海说,以往校企合作,高校常会陷入“一厢情愿”的尴尬,就是因为服务能力欠缺。只有同时满足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诉求,企业才能主动支持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才能支持企业生产的发展,双方才能建成互惠双赢的发展共同体。

    “引培并举”打造教师队伍

    近一段时间,该校土木工程学院的李十泉老师,每天都要赶到泰州同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上班。他从混凝土检测实验室、节能实验室等顶岗实习做起,跟踪体验工程质量检测的全过程。

    和李十泉一样,今年以来,南理工泰州科技学院各院系100多名老师纷纷走进企业,放下身段当“学徒”。

    “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履职能力。”刘玉海说。该校“百名教师进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实施以教师工程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双师计划”,学校要求,每位专业教师必须外联一个企业当学徒,学习探究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提升自身作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师的岗位胜任力,并收集教学案例、实训项目等教学所需的素材,反哺教学。

    该校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苏磊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挂职,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不仅是在服务企业,也是在学习,教师学到了行业最新技术,在平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些知识将会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学生。”

    该校不仅推动教师“走出去”,还建立专业建设双负责人制度,各专业柔性引进企业的高管,担任“专业建设第二负责人”,为专业建设献言献策。

     产教融合培育“现场工程师”

    前不久,工作才两年的南理工泰州科技学院毕业生何蔚,刚升任了泰州创新电子公司模具部主任,成为企业高技术“蓝领”。因为精于实践、善于创新,他在校时就曾勇夺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泰州是长三角滨江工业城市,建校之初,该校即将人才培养定位明确为:面向地方工程技术、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一线,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过硬的技术应用、管理、服务能力和一定技术开发能力的“现场工程师”。

    在教学中,该院根据“现场工程师”的入职资格要求,实施“课证融合”模式,将各领域主流、权威资格技能证书培训和考试嵌入课程体系。

    “现场工程师”培养,离不开实践锻炼。该院环境工程专业在与地方环保部门、行业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建设了泰州市首家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泰州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环境检测中心,在校内创建了真实的环境检测平台,有效地将环境检测行业职业岗位训练环节前置到大学,实现“专业对接行业,课堂衔接岗位”,提升了本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和未来的岗位适应性。

    大学生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活动,也是该校培养“现场工程师”的重要平台。该校艺术设计专业以“赛”带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引入行业领域的设计竞赛,以综合性课程为载体,将不同级别的设计竞赛融入课程,解决了工程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实施措施的脱节问题,缩短了职业适应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