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扇学生耳光”事件调查与追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田某的代理律师表示,事情发生在9月26日,当天是星期五,9月30日便做出了处理结果,有调查不充分之嫌。律师认为,开除田某,有可能是米东区教育局迫于媒体舆论压力匆忙做出的。

    采访中,刘钧认为,田某体罚学生事实清楚,开除处理是有法律依据的,也符合相关规定。但田某代理人告诉记者,田某所犯错误并不适用于《米教字(2014)150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所依据的法律及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如果教师体罚学生,又经过教育拒不悔改的,可以适用第二款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但田某不符合此情形。而且,根据《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开除处分应由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事件发生后,田某所在学校并未提出开除建议,但被教育主管部门多次打回,强行让学校提出开除建议,程序严重违法。再其次,米东区教育局没有明确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条第几款对田某做出处分,也没有提供情节严重的证据,因此适用法律不明。

    “事件发生后,田某多次与小杰的家长真诚沟通,在听证会上小杰的父亲接受了田某的道歉,并明确表态不想让田某离开工作岗位。”田某的代理人认为,小杰也已经重新择校上学,而所谓的“社会影响恶劣”,是媒体在误导情况下造成的不真实的社会影响。

    “如果把网络炒作的强度纳入对教师处罚的因素之中,后果不堪设想。因为一件小事,在网上发酵,往往会变成网络事件,在传播过程中会被夸大,这样的话,对教师不公平,对教育也会造成伤害。应该根据事实,根据真相,而不是舆论的强弱来判断。”采访中,一位教师这样说道。

    新疆一家媒体的评论员张天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教育改革正处在关键期,类似事件不可避免地还会发生,如果媒体从建设性方面报道,把问题说清楚,这样的监督才是教育改革发展之福。否则,只会破坏教育改革的成果。

    教师依法执教为什么会这么难?

    田某因体罚学生被开除,引发了正反两方的争论。一方认为,田某体罚学生并没有造成小杰实质性伤害,开除处理太重了,这样处理,以后教师还敢管学生吗?另一方则认为,田某被开除,是咎由自取,是体罚学生造成的后果,该她自己承担。

    田某因体罚学生被开除后,一些教师担心遭遇类似田某事件的炒作,成为受害者,感叹不敢管学生了。一位高一年级教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去,学生上课打瞌睡,我就会叫学生到后面去站着听课。本意不是体罚学生,是希望让学生站一会儿,清醒一下,但田老师的事情出来后,再也不敢这么做了,担心学生告自己体罚。”

    采访中,有些教师认为,面对犯错的老师,在犯错情节不那么严重的情况下,是不是应该给一个改正的机会?有的教师认为,人无完人,都会犯错,知错就改,改了还是好老师。应该给改正错误的机会,而不是简单地开除了事。

    一位教师表示,教育行政部门是否应该建立教师纠错机制,给教师相应改错的机会?还有一位教师认为,个别教师在管理学生时,游走在惩戒和体罚的边缘,如果没被曝光,没有被炒作,相安无事,但一旦曝光,被炒作,惩戒就变成了体罚,教师承担的后果相当严重,这给教师带来了莫大的压力,不知道该怎么管学生了。 

    “学生该管是一定要管的,但管学生不是体罚学生。首先不能打,成年人打未成年人,是违法行为。其次,不能变相体罚。教师在使用惩戒方法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越红线。”刘钧说,依法治国,落实到教育上就是依法治校,而对教师来说就是依法执教、依法依规管理,按照师德要求来做,不能突破师德红线和体罚底线。谁触碰了,就处理谁,决不手软。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教师怎样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

    “如今时代变了,生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时代,越来越透明,对教育来说,很多过去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同时,媒体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发达的网络媒体往往对一个事件会起到迅速传播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张天宇认为,如何面对这样的媒体环境,值得教师深入思考。过去,可能打学生几巴掌、骂几句,只要不被媒体报道,往往就没事了。如今情况不同了,智能手机普及率高,学生和家长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新闻,教师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要在心里建起一道“防火墙”,特别是在言行方面,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肆无忌惮”、“不拘小节”。

    田某体罚学生事件发生后,作为参与调查该事件的教育部门负责人,刘钧对此有过深入思考。“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喊了很多年,但在一些教师的心中,还没有真正树立起这样的理念。”刘钧说,“如今,人类进入了3D打印时代,大环境已经和过去完全不同了。然而,一些教师还在用传统的方式和办法在管学生,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学生,不仅行不通,而且迟早会被时代所抛弃。” 

    刘钧说,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学生也自然和过去的学生不同了。作为教师,应该多思考,在当下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该做出怎样的改变、如何去改变、该改变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新的环境下认真解决好的课题。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方面,教师只有跟上时代变化、环境变化和学生的变化,不断创新方法和途径,给学生更多的爱和理解,才能真正教育好学生。

    田某体罚学生事件发生后,米东区教育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百日专项行动”,要求各学校认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让每个教师每个管理者都参与其中,以田某为戒,认真反思,不能再出现类似事情。

    据悉,田某关于要求撤销其被开除处分的行政复核申请,已被米东区教育局受理。

 

    【记者手记】

“这件事没有赢家”

    ■本报记者 蒋夫尔

    “因没交作业,学生被老师扇50耳光”被各大媒体转载和报道的时候,记者正在外地出差。在网上看到这一消息,在震惊的同时,记者并不大相信。稍有常识的人都应该能想象得到,一个成年人对一个未成年人扇50个耳光,后果该有多严重,情节该有多恶劣。

    紧接着,我便接到一个一个询问电话,来电询问我的主要内容是:“那个老师真的打了学生50耳光?”三天后,看到米东区教育局对田某做出开除处理后,记者才觉得事情严重了。

    就在记者准备进行调查采访时,新的出差任务又来了。在出差期间,一位教育界人士对记者说,田某当时并没有打学生那么多巴掌,这个报道可能不实,田某有苦无处诉说,希望记者能关注一下。

    在多方努力的情况下,记者联系到了田某。听说我是记者,田某拒绝接受采访,说她很害怕记者,听到“记者”这个词就浑身发抖,充满了恐惧。事情发生后,田某遭到了攻击,被谩骂,被人肉搜索,一度心脏病发作住院。经过深入调查,包括到医院调取检查记录,记者发现,“因没交作业,学生被老师扇50耳光”的报道,存在不实的地方。

    “这件事没有赢家。”米东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刘钧这样对记者说。的确,事件发生后,在学生眼中被视为“好老师”的田某被开除,离开了她热爱的教育事业和心爱的三尺讲台。而受害学生小杰也被安排到其他学校就读。由于“被打50巴掌”这个关键信息来自小杰和他的父母,因此,他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小杰的父母也很后悔,他们当初是想通过媒体批评一下田某,没想到事情最后“失控”,看到田某被开除,小杰的父母后悔不已,因为田某在体罚小杰前,也是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网络炒作还让当地教育部门感受到了巨大压力。采访中,当地一位教育局负责人说:“米东区教育出名了,可是出的是恶名,出了这样一个体罚学生的老师。”和田某一样,很多了解真实情况的受众,对媒体的不信任心理也高涨了起来。这对媒体来说,也是伤害。

    采访过程中,很多人这样对记者说,体罚学生的确是田某的错,小杰经过医院检查,并没有造成严重伤害,小杰和家长也原谅了田某。如果没有被媒体大肆炒作,田某应该不会被开除,受伤害的各方不会被不实报道产生的如此巨大的舆论压力所压倒。教育受到的伤害,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深,如此难以愈合。

    这些,都值得全社会深思,并从中吸取教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