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9-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当下,“劳动”“劳动模范”“劳动精神”成为各界关注话题,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劳动热”。

    但不可否认,当今社会仍存在“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等不良思潮,严重误导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选择。学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场所,也应该担负起开展劳动教育的责任。而校园文化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如何实现校园文化与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式:一让高校精神载体成为劳动教育的思想引领,通过在校史、校歌和校训中传扬办学过程中的吃苦耐劳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熏陶;二是树立典型,让高校教职工成为劳动教育的示范先锋,让高校中的劳动榜样成为时尚表率;三是让高校文化活动成为劳动教育的有力抓手。通过新生教育、离校教育、创业园区和开办创新创业系列讲座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劳动的内涵,主动宣传劳动精神,自觉践行劳模精神;四是让高校新媒体平台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灵活运用橱窗、海报、报纸等“线下”媒体的基础上,主动抢占新媒体阵地,推出更多轻量化、可视性高、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宣传作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感染力;五是让高校物质制度环境成为劳动教育的肥沃土壤,可以利用的校园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劳动教育活动。

    (摘编自《北京教育(德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