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等生的蜕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9-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让我们一起走进学习共同体的课堂,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吧!执教的是我校单亚玲副校长,内容为《鸡兔同笼》。“同学们,和坐在你们身边的老师挥挥手,微微笑吧,我们将一同度过这1个小时的学习时光。”单校长以轻柔的声音、柔软的体态拉开了课堂序幕。接着,她出示题目,直奔主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2只脚,鸡、兔各有几只?明确活动要求后,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

    课一开始,单校长便给学生抛出一个挑战性问题,让学生沉静下来,把自己的思维完整表达出来。我观察的这名男生子旭从和我打招呼时便显得不太自然,还一直被同桌提醒“快找笔做题了”,左手一直摆弄与本课无关的学具。2分钟后,我看了子旭的学习单,上面很清楚地写出了用列表法解决问题,这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到组内4人小组合作交流时,子旭很大方地讲解了自己的方法,说完还不忘询问同伴:“你们听懂了吗?”得到同伴肯定的答复后,他还不放心地追问:“小荟,你懂了吗?”小荟羞涩小声地说没听懂,子旭便凑上前指着自己的学习单很认真地又讲了一次。可惜小荟依然没听懂,子旭并没放弃,对小荟的同桌小明说,“你离得近,再给她讲讲”。我感叹单校长能给学生充足的交流讨论时间,让学生的想法有处安放。

    到了分享环节,子旭很主动地举手,还鼓励组内小伙伴也举手发言。从开始的不情愿到现在的积极主动,我想这大概就是同伴间信任、支持的结果吧。

    可是,当看着列表法是由别的小组分享的,在补充发言中又没得到表达的机会,子旭显得很失落,往后的几组同学分享交流时,也显得心不在焉。老师总结归纳4种方法后,让小组内再重点说一说与自己不一样的方法,还特意提醒“有什么疑问、不懂的一定要主动寻求身边同伴的帮忙”。

    回归小组交流的子旭恢复了刚刚积极热心的状态,但组内同学都没有明白其他3种方法,子旭显得很着急。其他同伴则表现出无计可施,更羞于表达。沉静了一会后,子旭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说:“只能我去别的组问问了!你们先把黑板上的方法抄在学习单上。”说完,子旭轻轻地向临组同学走去。一会儿子旭“取经”回来了,得意洋洋地讲了假设法,讲到算式6÷(4-2)时,还有点愧疚地说,“为什么4-2我也还没懂”。

    当听到“只能我去别的组问问了”时,我在心里给他点了个大大的赞,感动于子旭在组内陷入困境时的勇敢举动,也为自己刚刚差一点没忍住要帮忙讲解的想法而羞愧。回想我的课堂,班里像子旭这样的中等生很多,他们有机会这样表达吗?我们给他们创造了安全、安心、安定的学习氛围了吗?

    在相互质疑、补充环节,单校长就算式6÷(4-2)展开了讨论,听完同学们的讲解,子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原来是这样。”我也跟着子旭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弄明白了。

    纵观整个课堂,教师设计的问题只有一个,再加一个题目练习。那教学任务、进度如何完成?学习共同体的教育理念是“少即多,慢即快”,这样的课堂没有拼命赶进度,没有在乎教师到底讲了多少道题。当教师精简了学习内容后,更加注重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学习设计,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探究、有序表达。而教师则静静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做好串联和反刍。在受到尊重和接纳后进入这样的课堂,人的内心温暖而舒畅,自然而然地平静下来,进入学习状态。

    的确,真正的课堂、真实的学习都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标,教师只做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作者单位系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