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9-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次,看了三年级语文课《27.漏》,我进入第一组进行课堂观察。这一组由Z女孩、Y女孩和T男孩组成,T男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有了更多的感受与思考。

    课前,我分别与3个孩子握手,彼此介绍自己。之后,T男孩用心地在我的本子上写自己的姓名,一边写还一边说,“朔”是“塑料”的“塑”。我很纳闷儿:不是“shuo”吗?他写完我才知道是“塑”的上半部分。他又接着说,“纶”是羽扇纶巾的那个“纶”。

    打字时我才发现:羽扇纶巾的“纶guan”和“纶lun”是同一个字,顿时一阵欣喜。自己原本两个读音都会,只是从没把它看成多音字。这时,串联发生了。如果孩子也有这样的“顿悟”,一定会有这样的惊喜。教师的责任就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信任,让他们自己探索、交流和发现,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此刻,把学习还给孩子,把课堂还给孩子,这个想法从未如此强烈。

    小组讨论开始了,Z女孩发言,T男孩补充了一句。然后又接着倾听,并开始侧身向Z女孩。这时我发现自己坐的位置阻隔了他们的交流,我向后移了移,T男孩又往两人跟前凑。接着我把椅子移开,T男孩直接站起来,走到两人跟前,用胳膊肘支在桌子上,趴着,一边听一边望向四周,手指还放在嘴里,这样的状态差不多持续了一节课。

    感受:看到T男孩的行为,我觉得他特别想加入,有很强烈的归属需求。可是两个女孩自然地凑到了一起,并没有邀请他,对他的行为也未回应。我猜想T男孩经常被忽视,他们平等、尊重、融洽的人际关系并未形成。想到他平时的好动、随意讲话等种种表现,我突然觉得,他是在寻找机会“被看到”“被听到”。如果孩子“被接纳”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怎么会安心学习呢?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关系”是多么重要。

    因Z女孩和Y女孩未按照要求交流,占用了很长时间,T男孩没有机会在小组内交流,但他并未抱怨、催促,一直是那样的状态。等到班级分享时,T男孩没有等到组内商量推选,毫不犹豫地举了手,站到前面把自己的提纲说给大家听。简洁、清晰,真的是在汇报复述提纲。

    感受:没有得到小组足够的重视,T男孩就自己争取机会。这是不是就是他的行为模式:一切都要靠自己主动争取。联想到后面的授课环节,他都积极争取发言,差不多是一直站着举手的,嘴里还不停地发出声音,吸引老师的注意,为自己争取发言机会。

    后来我们几位老师在交流时,大家告诉我,T男孩在发言前先舒了口气,说了一句话:“哎,现在我终于争取到了发言机会!”

    听到老师们补充的这个细节,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难受:孩子为了“被看到”“被听到”,在不断地发出“信号”,可惜没有人接收到。以前我们只关注孩子学没学会知识,从未想过他们还有如此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体验和情感需求。

    在其他小组汇报时,T男孩眼神专注,身体前倾。只是手在不停地动,要么放在嘴里,要么动手中的笔。

    在自由发言时,T男孩说:“我发现图太多字少时,讲起来不太流利。文字多一点儿、图少一点儿,容易连起来,说的时候就流利一些。”

    在最后发言时,他总结了前几个同学的表达:“结合他们说的,我觉得就是要把这篇课文写得有趣。”

    感受:T男孩并未按照我们倾听时身体姿势的要求去做,但我发现关键点他都听到了,而且记住并产生了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觉得是不是每个孩子的学习方式不同,他就是这种感觉型的,就是在“动”中学习呢?这样想的时候,我一下子放松了,不再为他“没按要求做”而“耿耿于怀”,尊重与包容的感觉又回到了心中。

    伴随着对T男孩的观察,欣喜、难受、被漠视的不甘与努力、理解的温暖……我体验到他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脑海中突然蹦出来:感同身受=同理心。

    这就是一次课堂观察,孩子带给我的成长!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绿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