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诊断助学校赢得评价话语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评价正在成为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校在评价过程中“话语权”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自我评价或自我诊断的能力。

    ■韩淑萍

    学校每年都要接受各个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评估或督导,尤其到了年底可能会更多。这些外部评价能否真正起到推进学校改进的作用,取决于很多因素。从世界教育督导评价的趋势来看,学校自我评价或自我诊断将成为督导评价中的重要一环,学校在评价过程中将获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和自主权。

    随着教育督导评价的改革,学校的需求或问题将成为评价活动的出发点,学校的发展背景与整体情境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将会被充分考虑,学校的看法、主张对评价结果产生的意义将被重视。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教育评价已被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即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然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话语权”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自我评价或自我诊断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校长是否具有学校管理自我诊断的意识和能力,成为能否适应这一变革的关键。

    建立完整的问题意识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校长进行学校管理自我诊断的场景。我国部分省市也在尝试进行以学校需求或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督导评价改革实践。从实际效果来看,学校自我诊断的能力成为影响督导评价的重要因素。其中,发现问题是学校管理自我诊断的基础,也是核心。要发现问题,校长必须有问题意识。

    劳凯声教授认为,问题意识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发现问题、界定问题、综合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不断去鉴别我们发现的问题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 

    另外,学校发展问题的诊断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校长具备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同时必须突出重点,即诊断要聚焦学校某一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而溯本求源,并且讲究诊断效果。 

    强化科学的方法意识

    校长的方法意识,就是基于问题寻找“证据”的思维方式或方法。充分的“证据”是准确地界定所发现问题的基础,是科学分析问题成因的条件,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依据。无论是学校的外部评价还是内部诊断,都应该重视“证据”的充分、科学、多元。“证据”的收集必须依赖科学、适用并且有效的方法。 

    国外学校评价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启示。英国学校督导评价强调以“充分的、准确的、第一手的、有效的、可靠的、广泛的”证据和“集体的、专业性的”判断来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无论是自我评价还是外部评价,一直注重收集证据或数据的原始性和充分性。 

    校长在发现问题、界定问题、综合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适用的方法。比如,随堂听课活动记录和工作场所现场观察活动记录,是最重要的证据来源。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校外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等主体的反馈意见。校外各类评价的素材,也可以为学校自我诊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供重要的证据支撑。为了保证自我诊断的延续性和规范性,学校可以把自我诊断“证据”进行归档整理,为学校发展积累宝贵资料。 

    必须具备的民主意识

    学校诊断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改进学校工作,发现问题是基础,解决问题才是终级目标。学校改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办学目标、战略规划、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师成长、公共关系、资源管理等方面;学校改进是一个全面、深刻、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学校自我诊断的各个环节,校长具有民主意识,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全体教职员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谁是学校诊断的主体?如果仅是校长就失之片面了。因为仅凭校长个人经验来诊断问题,一方面有可能陷入“个人经验主义”,还有可能使学校的改进目标或策略得不到其他干部和教师的认可,导致改进的行为和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学校自我诊断的理想模式应是自下而上、全员参与的。诊断可以由学校发起,但一定要全员参与。这一方面能够真实反映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每个教师和学生在诊断过程中,认识到自身工作与其他同事工作的联系,以及自身工作在学校整体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从而增强自我提升和改革创新的意愿。(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