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坐标中的大国抉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世界坐标中,中国开放的大门“欢送”和“迎接”着来来往往的出国留学者和来华留学、归国者。他们的足迹串起了一个东方大国走向世界的印记,更谱写了一个人口大国迈向人才大国的华彩篇章。

    ■本报记者 杨桂青 黄金鲁克 张东

    2014年1月16日,一封中南海的回信迅即传遍世界各国。

    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全体在德留学人员的回信,他在信中说:“希望广大海外学子秉持崇高理想,在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身价值,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言简意赅,情真意切。今天的中国已非从前,在世界坐标中,开放的大门“欢送”和“迎接”着来来往往的出国留学者和来华留学、归国者。他们的足迹串起的是一个东方大国走向世界的印记,更谱写了一个人口大国迈向人才大国的华彩篇章。

    “师夷长技”早就镌刻在这个民族的教育词典里。

    从清政府派出第一个留学生容闳开始,利用国外的教育资源培养自己的尖端人才,一直被视为一个聪明的选择。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65年跋涉,数代人戮力,中国出国留学规模已稳居世界首位——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

    大踏步走出去

    1978年至2013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306万人,留学生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才匮乏,而出国留学是迅速培养各行各业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

    1950年9月6日,新中国第一批25名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生起程,分别前往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同年12月28日,第二批10名公派留学生也奔赴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

    这35名留学生,开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派遣留学生的先河。

    面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英等西方国家政府极力阻挠。为了培养社会主义需要的大批管理和专业人才,并服务于当时的国家发展战略、外交需要,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并大规模向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

    1957年11月17日,莫斯科下了当年的第一场雪。下午6时,毛泽东在邓小平、彭德怀等的陪同下来到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3500多名在苏联的中国留学生。

    这是一次别具深意的接见。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这是充满诗意的邀约。事实上,1951年,周恩来总理在会见新中国向苏联派遣的375名首批留学生时就说:“目前国家很困难,但下决心送你们出去学习,是为了将来回国参加建设。”

    “文革”期间,出国留学工作受到极大破坏。但历史偶然的错位,挡不住美好。1972年10月11日,联邦德国外长谢尔与中国外长姬鹏飞签署两国建交联合公报,为双方互派留学生奠定了基础。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谢尔说:“我与会谈伙伴周恩来一起喝绿茶,不时给杯子里续上热水。让我惊奇的是,我们两位政治立场和背景迥异的政治家竟然可以进行如此开诚布公、近乎哲学意味的会谈。”当年,3个中国学生赴德国留学,如今这一数字已是约3万。

    历史性的转折,出现在1978年。

    1978年夏天,邓小平在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后说,“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教育部研究一下,花多少钱,值得”。

    关闭10余年的国门再次敞开,一场中国近现代以来最大规模的出国留学热潮,涌向大洋彼岸。

    随后,邓小平在与美国总统科学顾问普雷斯会见时提出,送5000名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普雷斯连夜接通美国总统卡特的电话,“当然可以!”卡特说,“他可以派10万人。”

    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在机场迎接他的不光有时任美国总统卡特,还有中国首批赴美留学生。访美期间,中美将关于派遣留学生的口头谅解作为正式协议加以签署。

    邓小平访美两年后,美籍华人吴瑞特意给时任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写信,建议举办“中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生考试项目”。

    很快,教育部决定招收60到70名研究生,分别安排在美国4所大学学习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并由美方提供奖学金。

    除美国外,中国积极开拓其他留学目的国。据教育部门统计,1978年9月至1981年底,中国共向50个国家派出各类留学人员10356名,大部分就读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1981年,第一场托福考试在中国举办,之后参考人数呈直线上升。到了20世纪90年代,出国留学到了白热化阶段,托福考试报名要通宵排队。其间,出国留学补习机构、留学中介机构悄然兴起。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自费留学政策逐渐放开。1989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成立,1996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国家公费留学人员的选派和管理也步入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走出去”。

    统计显示,1978年至2013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306万人。新中国成立之初,留学专业集中于工科、理科、农业和军事等国家经济建设急需专业的公派留学。今天,留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理想和国家需要,在不同领域奋力攀登。改革开放初期,留学目的国以美国、日本、英国等科技发达国家为主,到2013年,中国留学生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

    搭好台引回来

    我国70%以上的“985”高校校长、80%以上的两院院士、90%以上的长江学者、98%的“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都有留学经历

    1950年8月,横渡大西洋的美国“威尔逊总统号”海轮不会忘记,“娃娃博士”邓稼先等100多名中国留美学者在它的承载下,经过24个昼夜的颠簸,迫不及待地返回百废待兴的祖国。

    “年内至少争取1000人回国,重点放在美国。”1951年2月22日,周恩来审批以中共中央名义转发的《争取国外留学生回国工作的报告》时指出。几年后,周恩来又指出:“1956年至少应争取1000名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留学生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就这样,年轻的共和国,迎来了一批远渡重洋、应征而归的儿女。

    1956年,周恩来带着几经周折、冲破美国当局重重封锁的钱学森来到毛泽东主席的菊香书屋。“盼了你好久啰!……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5个师呢!对我们来说,你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我现在正在研究你的工程控制论,用来指导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呢!”毛泽东说。为了钱学森的归来,周恩来总理、王炳南大使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外交斗争。

    据苗丹国著《出国留学六十年》一书记载,根据中国政府1950年12月的统计,当时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已经就业的教授、学者或专门人才约5600多人。1949年8月至1954年底,陆续回国2000多人,1957年底陆续回国2000多人,形成第一次“归国潮”。钱三强、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钱学森、罗沛霖、黄昆等杰出科学家与教育家便在其中。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1位在这一时期回国。

    这些学成归来的栋梁之才,从零开始,搭建科研平台,组建科研队伍,全身心致力于国家急需的科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为了解除留学人员归国的顾虑,周恩来提出:对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不管回国先后,一视同仁,并且来去自由”。

    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数据显示,派出8414人,回来7324人,占87.05%。有专家欣喜地把这次回归称作第二次“回国潮”。30多年后,这批人中出了一名国家主席、一名国务院总理、多名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200多位正副部级官员、100多位将军和军队高级将领,江泽民、李鹏、李岚清、邹家华……影响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命运和前途。

    随着留学生越来越多,一些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迟归”,甚至“不归”。

    “我们的留学生有几万人,如何创造他们回来工作的条件,很重要。”邓小平说。

    但有些留学生回来以后没有工作条件,也没有接纳他们的机构,有些学科,中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可以搞个综合的科研中心,设立若干专业,或者在现有的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里增设一些专业,把这些人放在里面。”邓小平说。

    1992年,邓小平在一次谈到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问题时说:“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告诉他们,要作出贡献,还是回国好。” 

    随后,《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总方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出国留学人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国家要给予重视和信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