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好课程在这“陶”花盛开的地方
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 瓷都的大街小巷,处处散发着古韵“瓷香”。千年不熄的窑火孕育着浓厚的文化因子。一所学校理应寻求一种地方文化渊源作为文化发展的依托。学校在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中,在这“陶”花盛开的地方里,无疑是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一方沃土。那么,福建省德化县尚思小学是如何基于本土资源,开发综合实践课程的呢? 导航仪:把综合实践课程做成理念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句话指明了教育的方向性。综合实践课程开发,就要树立课程服务意识,即为当地陶瓷产业发展培养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以瓷塑德。当下对少年儿童的培养,往往只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了品德教育。这导致不少孩子爱国情感淡薄,道德意识滑坡,理想信念缺失……陶艺教育,无疑成为化解这些危机的重要抓手。走进陶吧,展示架上的学生作品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其中,名为《妈妈,别忘了我叫钓鱼岛》是由一个孩子和一个坐在椅子上的妈妈构成的泥塑作品,表达了孩子的拳拳爱国之心;而名为《雅安,加油》的作品则是两双手上下交叉、紧握成“井”的泥塑,道出了孩子与雅安同呼吸、共命运的大爱之心;“20年后的我”等作品,传达出孩子的美好心愿和远大理想。在创作中激活了思维,升华了情感,净化了灵魂,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品格也润泽了生命。 以瓷促智。陶艺教育作为一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的教育方式,在挖掘、开发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在陶艺制作过程中,手脑并用,时搓时团、时捏时压,不断调整比例,改变造型,手随心变。这样,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观察、思考、想象、分析、判断等能力,而且还协调了智力和动作技能间的关系。学生在玩手拉坯时,需要把泥团置于转动的轮盘上,用手抱正扶顺,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观察泥团的变化,及时调整双臂力度……整个过程都需要制作者心平气和、全神贯注、眼准手稳,这样既锤炼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又能促进了多种智能综合发展。 以瓷健体。在尚思小学陶吧课堂上,学生们揉的揉、搓的搓、捏的捏、盘的盘、粘的粘、拉的拉、画的画,看上去似乎是简单的上肢运动,其实却是全身运动,是靠四肢的巧妙配合完成的,促进了全身的血液循环与大脑的发育。 以瓷孕美。陶艺,是美的化身。它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件作品无不蕴含着美的元素,透露出美的情趣。学陶艺,在孩子心中播下美的种子,让孩子在美的熏陶下快乐、健康地成长。如泥塑作品《展翅欲飞的小鸟》《笑容可掬的老伯》等,展示出千姿百态的“造型美”;彩绘作品“华东第一瀑”《岱仙瀑布》《瓷都雨景是幅水墨画》等,展示出五颜六色的“色彩美”;陶瓷操,展示的是运动美、节奏美、形体美……陶艺教育,就这样使每一个生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推动和唤醒,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敲门砖:把综合实践课程做成特色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综合实践课程建设,实质是培植校园文化特色土壤,也是突破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难点。 为了传承陶瓷文化,开发孩子的智力,挖掘孩子的潜能,学校开发了陶艺综合实践课程,并确定为学校的办学特色项目。具体而言,一是筹建了800多平方米的陶吧,内设手拉坯、彩绘、泥塑、电窑烧成、作品展示等五个区域,并设计了德化名片、陶瓷历史、名家名瓷、生产流程、陶艺技巧等五个宣传专栏。二是开发“陶艺”教材,出版贯穿德化陶瓷历史、知识、技法、名家名瓷等内容的《陶艺》综合实践教材,为开设《陶艺》综合实践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纳入课程体系,从一年级开始,每周上一节《陶艺》课,让每一个学生从小接受陶瓷文化的熏陶。 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学生不但学习了一些简单的陶艺知识,掌握了基本的雕塑技能,还在创作中激活了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品格。 金钥匙:把综合实践课程做成活动 学校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块释放自我的绿洲,感受陶艺文化的心灵浸润。 参观学习增感受。邀请陶艺大师进课堂,现场传授陶艺;组织学生参观德化陶瓷博物馆、屈斗宫古窑址;进瓷厂参观学习;拜访瓷雕泰斗邱双炯先生,欣赏陶瓷瑰宝…… 搭建平台提兴趣。学校每年举办一届校园陶艺节,每届都有新突破,让学生在“说瓷史”“唱瓷歌”“诵瓷诗”“跳瓷舞”等文艺表演中了解瓷文化;参加各类大型陶艺展示活动。 社会实践显身手。每年寒暑假,家长带孩子上瓷厂体验陶瓷制作。这样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孩子陶艺技能的提升,也让他们体验到做工的艰辛、生活的不易。 助推器:把综合实践课程做成文化 校园文化产生于民族文化的背景中,也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土壤中。综合实践课程离开了地域文化,就没有其生存的土壤,就会失去个性。 为此,学校立足瓷都,以“弘扬陶瓷文化,培养瓷都接班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知瓷、学瓷、会瓷、爱瓷”为着力点,让学生在“以瓷塑德、以瓷促智、以瓷健体、以瓷孕美”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全力打造陶艺综合实践课程,提升办学品位。具体举措如下: 一是让优秀的陶艺作品在陶吧的展示区展示:鸟爸爸、鸟妈妈和小鸟三只鸟儿偎依在一起的情景——《小鸟的家》,传递出和和睦睦、幸福快乐的家的温暖;《神舟二十号》等作品则表达了孩子的远大理想……一尊尊小瓷塑寄寓着他们童年的快乐和美好的心愿。二是窑烧较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在教学楼的显眼位置展览,激励更多学生在展柜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三是每届毕业生都参加以“为了理想,我们共同许下心愿”为主题的陶瓷制作活动,其作品在陶吧展示墙永久性展览。四是注意文化融合,包括课程文化融合——学校将陶艺综合实践课程与其他学科有机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感受陶瓷文化,体验陶艺乐趣,促进个性发展;校园文化融合——学校围绕“尚行、尚学、尚思、尚进”的校风,用陶瓷大师的代表作品为背景,把校园文化和陶瓷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 理念的追寻,让课程生根发芽;陶艺的特色,让校园充满芳香;多元的活动,让学生张扬个性;文化的融合,让教育更加丰盈。在这“陶”花盛开的地方,呈现出一道综合实践课程的美丽风景线。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德化县尚思小学) ——————————————— 【本文系2018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立项课题“基于本土资源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Z180249)。】 |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