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给乡村学校“补”好课□ 田丽平 李亚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11-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红领巾迎着太阳,小鸟在树梢欢唱,校园里绿树红墙,花儿绽放……”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中心小学的教室内,孩子们在音乐教师的带领下,伴随着欢快的律动,用稚嫩的童音唱起校歌《花儿朵朵》。那欢快悠扬的旋律,久久在教室回荡。

    这是一节音乐课,又不仅仅是一节音乐课——偏桥子中心小学为了让学生了解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并把文化基因传承下去,动员家长、学生、教师及周边村民进行校歌的征集活动。确定校歌后,学校又围绕校歌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校歌创编、创作过程;开展《唱响校歌 我爱我校歌》歌咏比赛;围绕校歌中“向善明礼乐学阳光”的育人目标开展小星评选活动;倡导“爱校爱家”环保小卫士志愿者活动……不断通过音乐学科以及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让文化流淌在孩子的血液里。

    可以说,从校歌的产生到育人目标的确立,从音乐教学到综合活动的开展,一首校歌串联起乡村学校发展的必备元素和关键环节,实现了课程教学与育人的无缝链接。

    这样的“课程统整”,这样的“项目学习”,这样的家校协同,对于一所资源相对贫乏、条件落后、师资较为薄弱的乡村小学来说,实在有点“惊艳”。

    对于办学者来说,乡村小学同样需要好课程,发展好教育。如何借助有限的资源,动员社会的力量,为孩子建构特色本土课程,就成为学校努力的方向。

    于是,音乐课成了系统建构的“项目学习”,美术课也不示弱,教师带领学生奔向田野,采摘一片片树叶、收集一粒粒种子。回到课堂,学生把树叶压平、种子晒干,一幅幅精美的植物贴画、种子创意画,记录着乡村孩子走近自然、亲近自然的童年。同时,美术教师结合区域实际,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开展的研学活动也深受孩子的喜爱。

    正是根据偏桥子的地域特点、学生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学校先后组织学生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学习、感受不同的生长,把学生成长触角从课堂拓展到校外,让成长无限延伸。

    偏桥子镇中心小学所辖的两个教学点及一所幼儿园,他们都有大面积的种植基地,学校通过与城镇学校对接,让城镇孩子走进农村校认领试验田,与乡村孩子一起种植农作物,在种植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他们观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细微变化,认识生命的成长进程。孩子们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长知识、强体能、懂感恩。

    师资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当地以“走教”搅动区域内教育的内生发展。“走教”又分为“小走教”和“大走教”。“小走教”是乡镇内部优质资源共享,打破小学和幼儿园界限。“大走教”包括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三年、学科送教下乡、帮扶团队送服务上门、活动中心科技小组下乡开设社团活动、初中到农村小学开展学生家长大讲堂活动等,打破学段界限、学科界限,促进区域教育的共享、共联、共建。偏桥子中心小学正是抓住了“小走教”的契机,在教师总量没变、学校班级总数没变的前提下,让区域教育焕发勃勃生机。

    学校教师冯丹每周二、周三都要到大贵口教学点进行美术和音乐走教,教学点的孩子从最初没有美术功底且不认真听讲,到如今可以独立完成一幅优秀绘画作品,孩子们变了,冯丹对教育的认识也变了。

    每当走进教室听到孩子们的呼喊声,每当孩子夸赞“老师,你今天真漂亮”时,冯丹内心有一种沉甸甸的幸福,“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孩子都有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对于孩子的成长,阳光、空气、水……哪一样都不能少,乡村教育更需要备足这些‘养料’”。

    冯丹的幸福,与学校其他教师的幸福一样,也都转化为沉甸甸的责任。大家坚守乡村教育,就是要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为乡村学校教育“补”好课。让开齐的学校课程,在开好的新路上绽放新的风采。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中心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