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中国八记 ——全国民办教育创新力峰会暨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成立大会侧记 □ 本报记者 褚清源 □ 黄 浩 刘亚文
一次评选,点燃了民办教育人的创新热情。
一次峰会,启蒙了民办教育人的创新智慧。
一次集结,开启了民办教育人的抱团发展。
2012年4月7日至8日,全国民办教育创新力峰会暨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成立大会在中国私学第一人孔子的祖籍地——商丘召开。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本报总编辑雷振海,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秘书长方建锋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大会,来自全国二十余省市的近二百所民办学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交流民办教育办学经验,探讨民办教育发展新路。
此次峰会表彰了2011年度全国民办教育最具创新榜样学校和榜样人物,同时开通了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的官方网站——中国民办教育新闻网。
为期两天的会议安排了十余场报告,并组织了两次观摩活动和一次沙龙,内容饱满。在此,本报记者择取若干片段,汇辑而成“榜样中国八记”,以飨读者。
商丘会盟
当火车的汽笛声渐渐消逝,三三两两的人群走出车站,“商丘”两个大字赫然在望——前来参加“全国民办教育创新力峰会”的代表们,兴致勃勃地谈论起商丘这座城市。
素有“三商之源、华商之都”美誉的商丘,是炎黄、燧人氏、神农氏等三皇五帝的建都地,拥有近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中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东连江淮,北接齐鲁,是亚欧大陆桥国内六大中心城市之一,堪称中国东引西进、南通北达的桥头堡。
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越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商丘与众不同的面貌与气质,当然,也让它承载了更多的历史使命——“全国民办教育创新力峰会”在此举行,全国民办学校的领军人物齐聚此地,并非偶然。
五千多年前,当燧人氏受到山石相撞产生火花的启发,在商丘开始钻木取火的尝试,从此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文明的薪火自此相传。
两千多年前,当中国第一位私学举办者——孔子在这里诞生,一个全新的教育时代拉开序幕。
这里,还是老子、庄子、墨子的故里,是儒道墨各种思想争鸣的阵地。
今天,商丘的教育之火燃烧不息,思想的交锋依然不辍,一批教育志士汲古为新,锐意进取,在这片沃土耕耘播种,创建了一批诸如兴华学校、春来教育集团等富有影响力的民办学校。
聚义商丘,在缅怀先贤的同时,展望民办教育未来发展之路。商丘,必将为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史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抱团发展
谈起民办教育的现状,不少校长免不了忧心忡忡。
“政策环境不容乐观,未来的发展依旧艰难。”李校长抽了一口烟,闷闷说道。
“民办学校几乎成了公办校的教师培训基地!”何校长谈起民办学校教师流失的现象,有些愤愤不平。
“今天,当政府财力迅猛增长,民办教育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意义正在快速消失。”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秘书长方建锋在报告中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民办学校,到底何去何从?借力、借智、借道,共生、共荣、共赢。这才是唯一出路。
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正致力于此。这一公益性、行动性的研究组织,旨在集结有思想力、改革力和行动力的民办学校掌门人。锁定民办学校内涵发展,破解民办学校管理难题,是共同体的使命所在。
“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能成为一个实体性的组织,这个组织的成员统一认识,抱团发展,成为民办教育领域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相关负责人在峰会上表达了良好的愿景。
创新至上
“民办学校要成为教育先进思想的勇敢探索者”,主席台上,山西临汾市新立学校校长李延杰一字一顿说道,“公办学校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我们要敢为人先,做出榜样。”
“不变,就只有死路一条。创新才是唯一出路!”中国教师报总编辑助理、编辑部主任李炳亭谈起当前不少学校前怕狼后怕虎、不肯改革的现象,颇有些义愤填膺。
“创新”成为此次峰会提及最多的关键词之一。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在《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创新宣言》里,提出了“创新至上”的主题。
“民办教育立在质量,赢在创新。”
“创新是一个行业发展的自然诉求。创新,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加速器。”
“发展不是重复昨天,而是继承与创新。”
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如何创新?在这次大会上,与会代表各抒己见,赋予了“创新”多重含义。
“民办教育通过大刀阔斧的变革与创新,很可能撬动整个基础教育的根基,进而一举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南昌创世纪学校总校长黄晓浪如是说。
政策创新是此次峰会的重要议题。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和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的代表分别作了经验介绍。浙江省是全国唯一承担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省份,而浙江民办教育又主要看温州,因为在温州,每4个学生中就有一个是民办学校学生,他们同时出台了引发全国关注的“1+9”教育新政。在拥有1700多所民办学校的河南省郑州市,每年设立5000万的民办教育发展资金,出台15条有力措施,真金白银支持民办教育。
思想立会
集体观摩、颁奖仪式、主题报告、成果分享、活动沙龙……当满满一天的参观、学习、交流行程结束之后,代表们回到下榻的宾馆,开始了“谈天说地”。
令人感慨的是,他们谈论的主题,不是那些插科打诨的笑料,依然围绕着民办教育,围绕着此次创新力峰会。
“中国民办学校力量还太分散,我们要像今天这样,同气连枝、共同发展,力争影响整个教育发展大环境。”河北固安英才学校校长何志杰还有些意犹未尽。
“参加了那么多次大大小小的会议,这一次的沙龙交流尤其让我记忆深刻。”另一位校长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会议很充实,很受用”,河南开封求实中学校长张建平坦言,“我们希望这样有实质内容和相互交流机会的大会再多一些。”河南郑州中方园双语学校校长彭自华说:“参加此次会议,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的作用——分享发展智慧,汲取发展动力;找到了突破民办学校发展瓶颈的出口——立在质量,赢在创新。”
陕西西安的一位参会代表说:这样的会议直击问题,内容充实、真实、务实,听了专家报告心里踏实,期待参加下次会议。
学生第一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
“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
“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
……
在主题报告中,主讲嘉宾江西南昌创世纪学校总校长黄晓浪首先读了这样一则名为《作业歌》的短信。在博得满场轰笑之后,黄校长进而抛出了一个命题: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才?我们到底应该树立怎样的育人观?
在应试教育禁锢孩子思想、扼杀儿童心智的当下,所幸,不少民办学校坚守着最后一块阵营,他们一直在为“解放孩子”而行动。
他们的教育,到底有何不同?
几位台上作报告的校长纷纷给出自己的解答:
河南商丘兴华学校校长王心峰提出“教育的成功在于喜欢”这一观点,并提出“让每一个学生成功,不抛弃、不放弃、不嫌弃任何一名学生”,在他的学校里,孩子们普遍有“被尊重感”。
河北威县人才学校校长耿华武则践行“在快乐中学知识,在知识中找兴趣”的教学观,在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他的学校孩子们学得快乐,升学率也大幅提高。
“民办学校更应该服务于人的发展”,李炳亭强调,“‘学生第一’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底线。”
高效课堂
在全国民办教育创新力峰会上,一位校长现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1996年,一所仅有17名学生的民办学校在河北威县诞生。
在经历一个五年发展之后,学校拥有了600多名学生。校长决定采用“衡水模式”进行教学:“管”“卡”“压”“挤”……
那时候,在校长眼里,学生就是学习的机器,他甚至反对学生之间进行任何交流。
在这种“高压管制”下,不少学生“闻风而散”。
校长耿华武开始思考自己的教学,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一股“杜郎口旋风”席卷整个教育界。耿华武率领学校100多名教师前去调研,回来的当天,他召开教师大会,研究的问题只有一个:明天的第一节课怎么上?
河北威县人才学校的课堂改革自此而始。时至今日,该校已经拥有3500多人,被评为“全国课改名校”、“全国课堂教学创新特色学校”。
这样的故事在其他地区同样在上演,他们的结局大多类似。
譬如同样是全国课改先行校的山西临汾新立学校,校长李延杰在会上介绍了他们独具特色的“学·导六环大课堂”,真正将课堂的自主权还给了孩子。而今,新立学校的课堂模式已经成为不少学校学习的典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