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情境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中的应用——以“人与自然”主题为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20-01-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2017年秋全面走入课堂,这套新教材不仅关注内容的选择,还关注教学方法的呈现,为德育课程与教材走出中国道路迈出了第一步。

    情境教育是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实践探索形成的教育思想,是“一个体系结构完整、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儿童情境学习理论”。而将这一生长于中国本土、极富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应用于新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教学,能够为小学德育目标的实现找到一个新途径。本文以“人与自然”主题为例,探讨情境教育教学理念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中的应用。

    链接生活,在真实情境中激活个体经验。传统课堂上,符号学习是静止、封闭的,与生活脱离的。李吉林在探索初期发现,沉闷的课堂阻断了儿童言语发展的源头,于是通过创设“情境”打破传统课堂儿童学习的壁垒,将符号与生活链接起来。

    道德本也来自生活。课堂上,教师可以从儿童的生活开启教学,如设计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人与自然”第5课《风儿轻轻吹》时,可以带孩子到操场上去玩风车,或者放风筝,让他们感受一下“风”。接着,再让孩子们回忆,还在什么地方见过风。这一设计,将儿童曾经在生活中见过的风吹草动、树叶沙沙、彩旗飘扬等习以为常的经验唤醒,成为反思、回味的对象,成为学习的基础、学习的资源与支持性的力量。

    儿童的道德成长是基于自身经验的,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经由成人的引导而得到发展的。如果说外在引导是“阳光雨露”,那么儿童自身经验就是根基性的力量。创设链接儿童生活的真实情境,教学内容才“接上了童气”。

    整合知识,在跨界融合中扩展道德认知。一定的道德认知是道德发展的基础和起点,是提高道德判断能力、激发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行为的前提。《道德与法治》教材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然而,只依据简单的几幅图或一两行文字进行教学,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有限的教育资源给教师的二次开发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而这方面情境教育的探索给了我们很大启示。

    在情境教学探索初期,李吉林自编教材,与统编教材打通,将内容相近的组成单元,冠以主题。由于自编教材符合儿童的生活及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可以汲取情境教育教学理念进行知识的整合。例如在教学“人与自然”主题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古诗词、童话、神话传说等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材料,开发适合不同年级的儿童深度读本,不仅告诉儿童关于自然的知识,还要在研读文学作品过程中放飞想象,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还可以搜集互联网上的相关动画片、视频等,建立网络资源资料库,为儿童形象生动地认识自然以及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脚手架,既培养他们敢于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的精神,又学习如何与大自然共生,最终形成自己的自然观和宇宙观。

    早在1989年,李吉林为了克服学科间“各自为营”的弊端,提出了“情境主题性大单元活动”的教学主张,主张在同一主题的统领下,将各学科融通整合,让教育围绕主题形成合力,更好地对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积极影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可以将主题与各学科整合,产生道德合力。例如学习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大自然,谢谢您》时,语文教师可以带儿童到秋天的田野走一走,看看金黄的麦穗、成熟的花生和萝卜,以及各种水果,然后组织学生说一说“秋天的田野”;数学教师可以以秋天的果实为主题出一些蕴含道德情感价值引导的数学题;美术教师可以让儿童画一画秋天的田野;音乐教师可以学学“拔萝卜”之类的歌曲……将主题与各学科链接,多角度拓展了道德认知。

    服务社会,在生活情境中践行道德。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一直着力儿童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不通过学习者的实践,知识难以转化为能力。道德教育亦然,其最终目的是道德行为的践行。教师可以通过回归生活情境,为儿童提供将学到的道德知识应用到满足社会真正需要的情境中。例如学完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第六课《花儿草儿真美丽》后,教师可以带领儿童到社区、公园种树,并分小组安排浇水看护,直到树苗长大,为儿童提供践行“爱护花草”的机会;学完第七课《可爱的动物》后,儿童可以去给流浪猫、流浪狗找个家,在服务中体验道德的意义;学完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后,可以积极开展“绿色出行”等活动,将学到的“道德知识”践行到道德行动中。

    服务社会的过程,就是儿童发挥主动性的过程,积极地将自己所学到的道德知识落实到行动中,既给社会带来帮助,也能再次深入理解。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