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力校长潘文彬:成就真实儿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20-01-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所百年老校,谁也不会想到,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渐已沦落至老百姓口中的民工子弟学校。师生固化思维的壁垒如何打破?学校落后的面貌如何改变?在潘文彬眼里,最美的是学生,最真的是童年。

    钟山之麓,长江之畔,毗邻奥体,屹立河西。在这里,拥有一所百年老校——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走进学校的大门,“天性小班,真实儿童”八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满眼的绿色,满眼的生机。丰富的文化,肆意的童趣,无不昭示着这所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蕴,更体现着治校者的办学智慧。

    2013年秋,特级教师潘文彬被调至中华中学附属小学担任校长。作为一名教师,潘文彬是一位佼佼者。然而,作为一校之长,他并不知道今后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这所百年老校,始建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原名“龙江学堂”,自有其历史的厚重感,但陈旧之风也极甚,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渐已沦落至老百姓口中的民工子弟学校。师生固化思维的壁垒如何打破?学校落后的面貌如何改变?

    潘文彬办学之路的新课题就此开启。

    传承百年基因,让发展“有情有义”

    从正式被任命的那一刻起,潘文彬就开始思考办学方向。

    一个场景让他念念不忘。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上午,一位退休老教师兴致勃勃地来到他的办公室,向他介绍了这所学校的发展历史,并衷心希望在他的带领下学校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内涵。

    老教师不经意说的一番话,却引发了潘文彬对这所学校发展蓝图的新思考。

    是的,一所百年老校有着自己的文化基因和历史传承。这种文化基因根植于师生心灵深处,又浸润在师生言行举止之中。那么,这所百年老校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值得传承的又是什么?

    于是,潘文彬潜心研究这所学校100多年来走过的足迹。在与教师交流、与专家探讨的过程中,他把目光聚焦到学校的“一训三风”上,聚焦到“上新河”这个学校曾用名上。能否将两者融合起来,既传承发扬这所百年老校的文化,又注入时代发展的因子,构建学校新的发展愿景。有了这样的想法,该如何提炼呢?

    在潘文彬看来,“上”作为校训,最为恰当。因为“上”赋予了诸多意蕴:一是“上新河小学”之“上”,传百年老校之神韵;二是“上下求索”之“上”,拥有“向上攀登”的信念;三是“上善若水”之“上”,培育“若水一般灵动”的智慧。

    “新”,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以此为教风,是很有意味的。因为“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诠释:新追求,与时俱进,追寻梦想;新理念,革故鼎新,生长思想;新举措,改进行为,创新实践;新成效,稳步发展,日新月异。

    “和”,与“河”是谐音。“和”字意味无穷,自古就有“礼之用,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君子和而不同”等说法,“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意蕴,用“和”作为校风既能体现这所百年老校的风韵,也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所学校的传承发扬。作为校风的“和”意味着追求和谐的发展、拥有平和的心态、营造融洽的氛围、创设适切的教育

    学风该怎么确定呢?就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潘文彬想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他还想到了科学家李政道先生说的话:“学问学问是要学会问,而不是只学会答。”

    问,一下子闪现在他的脑海里。

    问,对于儿童的学习来说是何等重要。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在潘文彬的倡导下,学校新的“一训三风”(校训、教风、校风、学风)诞生了,并且将其展示在学校大厅的四根立柱之上。

    如今,进出学校的师生,每每看到大厅柱子上的“上”“新”“和”“问”这四个醒目的大字,总是感慨良多。

    追寻绿色质量,让发展“合情合理”

    江苏省语文教研员李亮曾评价潘文彬为“清醒的教育者”。

    “我所认识的潘文彬,准确地说,认识潘文彬的一个侧面,是他对教育确有明晰而深刻的理解”。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黄伟说,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在芸芸众生急功近利以“分数”论成败的当下,潘文彬有自己的坚守。他一再强调,分数不等于质量,教学质量应该追求一种轻负高效的绿色质量。

    什么才是轻负高效的绿色质量呢?潘文彬从四个维度进行了阐释。

    一是情感维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学习要“好之”“乐之”。教育如果忽略情感培育,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厌学问题也会由此产生。潘文彬全力培养“童心”教师,认为教师的魅力在于有爱心、有耐心、懂儿童、循规律。

    二是习惯维度。结合少先队大队部的各项活动,学校设计“梦想银行”储蓄卡,孩子如果习惯好,学期末“梦想银行”积分就高,并能获得“与校长合影、优先评选区优秀少先队员、区三好”等奖励。

    三是方法维度。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共同加强教师的集体备课,要求教师进课堂前备好课,课后作业精选精练。鼓励教师合作探究,发挥集体智慧,设计轻负高效的练习。教导处每学期按年级整理成册,供下学年的教师参考,形成资源共享。

    四是能力维度。学校每学期都会邀请各级各类专家,从学生发展的高站位为教师做培训,引导教师转化“知识本位”的传统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

    尽管如此,一开始也有不少教师并不认可这种“绿色质量观”。

    一次,一位老教师忍不住找到潘文彬,抱怨学校不搞题海战术。潘文彬说道:“咱们虽然只教孩子六年,但要对孩子的一辈子负责任。对于孩子而言,反复操练机械知识,丧失了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得不偿失!”

    基于为学生长远发展考虑,为学生全面发展考虑,近年来在潘文彬的带领下,学生在各种大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在潘文彬眼里,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场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绝不能漠视人的发展而去追求冷冰冰的分数。如今,这种理念已经成为全校教师的共识。

    打造问学课堂,让发展“有情有智”

    对于儿童的理解,潘文彬有一个非常简明而纯正的表达:守护天性。人类是自然之子,儿童恰是自然的幼苗。守护天性,即尊重儿童成长的内在规律;守护天性,也是教育的第一法则。

    潘文彬认为,让儿童像儿童的样子,教育就要有“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思想与智慧,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引导并唤醒儿童自我成长,让儿童能够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

    “秉持守护天性的理念,让儿童在校园里度过快乐的天真烂漫的童年,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本真教育,才是回归人性的教育。”潘文彬说。

    工作之余,潘文彬喜欢在校园里观察,有时会发现一些有意无意压制儿童的现象:生活中,儿童正当的兴趣被视为问题,正常的活动被视为好动,执着的追求被视为顽皮……课堂上,儿童的质疑被忽略,儿童的言说被敷衍,儿童的思想被固化……儿童那稚嫩而柔弱的肩膀承载着过多过重的东西。该从哪里改变呢?当然是课堂。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潘文彬倡导的课堂改革就从“问学”入手。潘文彬构思“问学课堂”的顶层设计。问学课堂,以“问”为特征,用“问”驱动课堂,教师引导学生“问源”,刨根问底,探寻源头。问流,强调自主实践,建构联系。问法,强调习得方法,生成智慧。问学课堂以“学”为核心,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成为学习的主人。这里的“学”细化为五个实施要素,即自主探学、分享互学、优化理学、总结理学、多元评学。这五个要素不是简单的线性串联模式,而是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有所侧重、有所取舍。

    为了顺利推进“问学课堂”,潘文彬带领团队以“基于儿童生长的‘问学课堂’实践研究”为题进行课题申报,被成功立项为江苏省重点自筹课题。以课题为抓手,引导教师进行课堂改革。

    要改变学生,首先要改变教师,潘文彬深谙此理。因此,在教师发展上,他不遗余力。利用“潘文彬工作室”的影响力和平台,他为教师积极创设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带领教科室精心设计“龙江学堂”的系列活动——“龙江说事”“龙江读书”“龙江磨文”等,让年轻教师在一次次活动中得到历练、成长;把专家请进校园,高屋建瓴地为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引领方向……

    在这样系统的培养计划下,潘文彬欣喜地看到教师成长得很快,尤其是年轻教师很快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推动课堂改革,也加速学校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儿童的发展。2018年,学校的“十三五”教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二等奖。

    无论是外显的校园环境,还是以生为本的“问学课堂”“问学课程”,都体现着“儿童立场”。也正因为如此,这所百年老校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大家交口称赞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