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书向着理想的“瓦尔登湖”出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20-02-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形形色色的书籍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社会、自身的感知和感悟,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多姿多彩的世界。丰饶深邃的书籍,无疑是教师的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是在聆听一个高尚灵魂的心声,更是在与一个优雅灵魂对话。潜心阅读不仅有益于教师专业成长,还能帮助教师丰富人生、陶冶情操,让教育生活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教育与雕塑异曲同工

    《罗丹论》是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对艺术家罗丹雕塑作品进行解读的著作。该书文字优美且内涵深邃,集思想性、艺术性和思辨性于一身。可以说,里尔克用敏锐的洞察力“引领读者进入罗丹的世界,通过对罗丹重点作品的解读,勾勒出理解罗丹美学精神的三条主线:罗丹重新定义了雕塑与世界的关系、雕塑与空间的关系、雕塑与艺术家生命的关系”。万物之间是息息相通的,教育与雕塑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雕塑更注重表现和再现,而教育更注重塑造人本身。

    阅读该书的过程,是我在思想和文字的纯美享受中思维和价值观深化升华的过程,精神滋养和现实思考接踵而来:从《罗丹论》中我读出了蓬勃的理想,“他的灵魂里实在有一种使他几乎浩荡到无名的沉毅,一种沉默超诣的仁慈,一种属于大自然的大沉毅、大仁慈”。

    阅读的过程中,我恍恍惚惚不知道自己是在读罗丹的心灵,还是在读那些优秀教师的心灵。同时也清晰地看到,教育事业同样存在着“教育与世界的关系、教育与时间空间的关系、教育与教师自身生命的关系”。那些有教育情怀和报国之志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田野上辛勤耕耘,他们在工作中可能像罗丹一样“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只有这样的生命,才能够产生那么丰富和美满的行为;只有这样的生命才能够长春永健,不断地向着崇高的功业上升”。也正是因为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才让我们的教育“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何以成为这样一位“教师”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的阐述带给我极大的触动:“当我们最初听到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什么的那些要求时,可能会发现,我们被那些外部的期望所围困,这些外部的要求扭曲了我们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我走上教师岗位后始终与纯真的学生在一起,一直过着满足、自如、舒心的幸福生活。直到十几年前,我被原单位(省重点中学)派往一所刚成立不久的民办学校担任管理工作,遭遇了职业生涯最艰难的日子。当时的工作对我而言是一种考验,它已经与我的“圣地”渐行渐远。那时的我,脸上的微笑成为职业化的“秀场”。有一段时间,我的内心出现了严重的职业倦怠,我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我会产生这样的情绪?究竟我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渴望?我那“深层愉悦与外部世界深层渴望之间相遇交融的圣地”在哪里?

    那段时间,我虽然遭遇了人生道路上最大的挑战,但是浸透在血液中的倔强注定了我的潜意识里没有“退却”二字,再苦再难都要始终坚守阵地。于是,我把自己的“苦修地”变成圣地,我遵循的应然法则是“必须做好眼前的工作,责任高于一切”!同时又考量了一下:究竟还有什么能打垮我的意志?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不断以阅读《教学勇气》给自己鼓气,努力回归完整的自己。虽然阻力还是昨天的阻力,我却不是昨天的我,不再纠缠和被纠缠——因为我清楚知道自己的方向和目的地,只管迈开大步朝它飞奔向前,让外在的“我”与内心的“我”在工作中渐渐趋于一致,直至把已经修炼标准的职业微笑真正变成发自内心的有生命的微笑。

    “风雨中的美丽”与其说是一种状态,不如说是一种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和自我期许!

    潜心拜读了刘良华教授的《教育自传》,发现以“感染人、影响人、培养人、塑造人”为目标的教师职业,“研究自己”也可以是一项纷繁浩大的工程,是一项对新生代的成长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的不平凡的工作。通俗地说,“研究自己”就是把教育研究的视野由外向内、由表及里转向自身,从中可以参悟作为教师的“我”,今天何以成为这样一位“教师”,而不是那样一位“教师”。

    在我的记忆深处,从开始记事起能够清晰地印在脑海中的事件并不多,然而能留下的都是那样刻骨铭心。这些刻骨铭心的往事不仅永生难忘,而且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严重”影响着我对世界、对社会、对生活以及对人的认识,甚至直接“主宰”着我的思维,“左右”着我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我的职业生涯。我希望自己能从童年起航,沿着记忆的跑道和岁月的航线,特别是以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作为停靠站点,稍作修整和补充燃料,让心灵能够更加沉着自信地展翅在今天的广袤星空,也能够更加自由诗意地翱翔在未来的茫茫宇宙。我希望通过内心不断的修炼,使自己能以“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一种谦逊的态度”和“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最终抵达庄子的“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生至高至美境界。

    从静悄悄的思考到静悄悄的行动

    “静悄悄的革命,即通过与事物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效果”。在阅读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之后,我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我已经不满足于阅读、理解、反思、感悟,更希望在此基础上开展行动、实践,之后再阅读、再理解、再反思、再感悟、再行动、再实践……我知道这些变化源自教育经典与自己一贯的思考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大量鲜活、灵动的思想和理念。在它的照耀下,早就蓄势待发的行动已经不满足蛰伏,大有“跃跃一试”“喷薄而出”的强烈态势。

    课堂上,我发现自己把视线更多地从书本、教参、练习转移到学生身上——看看学生的眼神是否有兴趣和专注,话语是否有自己独立独特的想法,上课的姿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越来越多地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聆听他们的只言片语,去了解他们的学习愿望和学习收获,去解答他们的困惑和疑问……我不断将学生的声音放大,有时甚至忽略了教学进度和教学重难点;我越来越多地发现学生在不断补充和丰富我的教学……我知道,“静悄悄的行动”可能一点也不静悄悄,它的艰难和曲折完全可以预见。但我还是决定出发,向着自己理想的“瓦尔登湖”出发!

    让灵魂远离尘嚣

    自愿或被迫,让自己远离。先是远离微信,继而远离城市,让灵魂远离尘嚣……

    在乡下的日子,我躲在楼上静静地读书,读美国作家艾米·布鲁姆的《远离》。《远离》一书很不好读,虽然艾米·布鲁姆的小说充满了“富有张力的语言,令人惊讶的场景,敏锐的机智以及对于历史的动人视角”,充满了“哀婉、幽默、优雅以及不时闪现的令人心碎的美丽”,但是我读起来很困难。

    因为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不同,因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然而,我感受到了作者刻意渲染的超越整个世界的爱——崇高的母爱和感人至深的爱情。

    女主人公莉连因为是犹太人而全家被杀,幸存的她远离家园逃往美国,在异国他乡艰难度日。在生活比较稳定的时候听到自己年幼的女儿被救,为了与女儿团聚,她毅然只身穿越美洲大陆,穿越西伯利亚荒原。她遭遇的困难和曲折超出想象,但都没有瓦解她“拥抱女儿”的信念,没有挡住她勇敢前行的脚步。

    远离微信、远离城市之后读《远离》,别有一番滋味。

    后来因为朋友推荐,我阅读了台湾教授郑石岩的《生活禅径》丛书。这套书处处透露着恬淡和智慧,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空前的喜悦,不是狂喜,而是一种平和的喜悦,在我的内心渐渐生长出来。这套书不仅让我用一种更加平和、更加宽容、更加有创造性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正视自己、尊重别人,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所承担角色的意义与责任,并能应对自如地演绎好各种角色,同时帮助我“恢复心灵的自由,实现生命的潜能,披露生活的真相,看清人生的意义,活出圆满的人生”,使我能够清理心灵的尘灰,释放心中的重负,大大提高了我的人生境界,同时也涵养着我的气质,使我的生活更充实、生命更昂扬。

    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中写道:“钝感力虽然有时会给人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其实每个人对世间万物的敏感和钝感是不同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烙印”。可以说,因为敏感和钝感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永无止境的欲望是人生奋斗的动力,驱使着欲望之人不断前进去达成自己的目标,但经过努力却没有实现欲望时,那种失望所带来的痛苦也异常强烈和沉重。人们常常对自己握在手中的东西表现得很钝感,不把自己已经拥有的幸福当成真正的幸福,而对自己无法把握的东西很敏感,充满期待和追求,把欲望的实现当成幸福。我很赞成这样的说法:“由于自我认知而形成的钝感力是一种高度的智慧,可以让我们在充满压力与挑战的生涯中,在最失望、最困厄之时,依然能看到远方摇曳着的希望之灯,鼓励着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向前,最终抵达辉煌的终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