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贾村小学的钟声——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一家四代坚守乡村的故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20-02-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从此,胡清汝放弃了通过当兵眺望世界的机会,继承了爷爷和父亲的职业,走上了贾村小学的讲台。

    尽管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但家庭给了胡清汝最好的教育。从小在家庭里受爷爷和父母的影响,胡清汝耳濡目染,初登讲台便赢得了学生的喜欢。每天与孩子在一起,胡清汝带着他们一起学习、游戏。虽然当时的代课工资每月只有18元,但胡清汝沉浸在做教师的幸福中。

    工作中,胡清汝顺风顺水,贾村小学的教学成绩一直在全乡名列前茅。但在生活中,胡清汝却遭遇了“失败”,微薄的工资让他的日子过得一直很紧巴。胡清汝至今记得,那时经常到县城开会、办事,但为了省钱,他从来不舍得在饭店里吃饭。1989年,胡清汝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这个时候他的工资只有90元,还经常半年甚至一年发不下来。

    20世纪80年代末,商品经济逐渐兴起,平乡县的自行车业很快使许多人发家致富。胡清汝身边有不少人包括一些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都纷纷辞职下海经商,日子过得更加殷实,唯独胡清汝家的日子一直原地踏步。

    贫困压得胡清汝一家喘不过气来。赶上家里遇到一些特殊的事情,胡清汝常常要借钱过日子,这样的生活似乎看不到尽头。那个时候,即便是外出打小工,一个月也能挣到几百元,胡清汝显然是这个价值体系里的“失败者”,他实在无法让整个家庭摆脱经济的窘迫。

    后来,胡清汝的内弟在成都经营自行车配件赚了不少钱,回来鼓动他一起干:“姐夫,跟我干,我投资,一年最少可以挣5万元,别当这个穷民办教师了!”

    爱人也再三催促。

    于是,胡清汝向村委和学区领导递交了辞职报告。村支书胡泽存红着眼圈对胡清汝说:“清汝啊,咱村又穷又偏,没人愿意来,你要不干,就没有老师了。”

    尽管如此,胡清汝还是决定要辞职下海。在那个秋天的下午,胡清汝决定给孩子上他的“最后一课”。

    得知老师要离开他们,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突然,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声:“老师,你别走!”一下子学生都在喊:“老师,你别走!”声音此起彼伏,学生哭了,胡清汝也哭了……

    这一幕,胡清汝至今记忆犹新。他最终选择了留下,这次“辞职未遂”成了他教书生涯的一个小插曲。

    后来,贾村小学的教师依旧走马灯一样换,学生走了一拨又一拨,但胡清汝始终坚守在这里,一干就是28年。

    胡清汝家里有11亩地,平日家里的农活都由胡清汝的爱人包揽。农忙季节,为了不耽搁学生功课,胡清汝就把农具放在地里,见缝插针随时下地干活。有些坚守不像说出来那么轻松,是需要以过日子的方式一天天熬过来的。因为这份“熬”,胡清汝的内心对爱人始终有一份亏欠。

    那段最艰难的日子早已沉淀到胡清汝的记忆深处,但是如果有人问起,他很享受聊起那些曾奋斗过的岁月。他说,“那个时期的热情值得怀念”。

    胡清汝接手的第一批学生中有几个基础不好,还有两个外村的学生。胡清汝就把他们叫到自己家里,每晚为他们辅导功课。每天辅导结束,胡清汝都一个一个送他们回家。后来,这个班里走出了5个大学生。

    从第一个毕业班开始,胡清汝送走的每一个毕业班,都会经历一个有创意的毕业礼。他会为全班学生准备一盘磁带,让每个学生对着录音机说出心中的梦想。2000年,一批毕业近10年的学生回到学校聚会,胡清汝拿出当年的磁带放给他们听。“那时候我对胡老师说,立志要上医科大学做医生,现在我梦想成真了,这离不开胡老师对我的培养。”如今在平乡县医院当医生的王晓娟听到自己当年的声音,掩饰不住激动的眼泪。

    这些刻着梦想的磁带是胡清汝对教育最深沉的爱。

    第四代:儿子胡树栋、女儿胡树桧

    胡清汝的儿子胡树栋是一名80后,与胡清汝当年一样,最初的理想也不是做教师。胡树栋的爱好是美术,他一直梦想考一所美术院校,但是填报志愿时,父亲还是说服他选择了师范院校。

    2006年,胡树栋大学毕业,入职一所乡镇中学——平乡县第三中学。从此,胡家的第四代人也登上三尺讲台,接过了燎原乡村教育的火把。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胡树栋每个月工资只有600元。对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来说,这点儿钱勉强满足花销,当时他和爱人谈恋爱每月都要计算着花钱,他戏称经历了一场“计划恋爱”。

    与父亲当年一样,有时候胡树栋也会有一种无力感,在机会面前也曾剧烈地挣扎过。这些年,胡树栋身边许多人都去了条件更好的县城学校工作。2014年,县一中公开招聘教师,按胡树栋的教学成绩、业务能力到县一中工作没有太大问题。当胡树栋征求父亲的意见时,父亲告诉他,“农村学校的教学工作总要有人去做,其实农村学校更需要你”。胡树栋最终放弃了进县城的想法。

    参加工作以来,胡树栋教过4门课程:语文、历史、地理、体育。2017年秋,因为学校缺体育教师,一向热爱运动的胡树栋被安排教授体育课程。学生都笑着说:“我们的体育是语文老师教的!”

    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初一年级地理的胡树栋每天忙于备课,并通过网络给学生在线授课。

    与胡树栋不同,学幼师专业的妹妹胡树桧一毕业就到北京寻得一份幼儿教师工作。一直向往大城市生活的她,从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回到老家做教师。一直到2014年,胡清汝走上中央电视台“最美乡村教师”的领奖台,胡树桧与父亲一起参加央视的采访,她理解了父亲肩上扛起的家族使命。第一次走到聚光灯下,那是父亲职业人生的高光时刻,也让胡树桧找到了回到家乡做教师的勇气。

    后来,胡树桧回到了老家常河镇一所幼儿园工作。这所幼儿园是胡清汝用“最美乡村教师”的20万奖金改造的,他一直惦记着老家能有一所像样的幼儿园。

    “我不知道让女儿放弃北京的工作回到农村是不是有些自私。”胡清汝说。

    没有结束的故事

    2019年9月,胡清汝从镇中心校调回贾村小学,已经从县教研室退休在家的叔叔胡亮也主动回到学校授课。叔侄俩回到了他们最初出发的地方。

    贾村小学如今已移址新建了校园。教室里配上了多媒体和空调,胡清汝还专门建了一个图书角,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办起了读书会。

    再次回到村小工作,胡清汝已不仅仅是一名守在教室里的教书人,他想以新乡村教师的形象支持乡村文明的复兴——寻找一种新的方式影响民风,让贾村成为一个“教育村”“新农村”。

    2016年春节,胡清汝发起创立了“贾村教育基金会”。他带头捐款1万元,对全村优秀高中生、大学生颁发奖学金,向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颁发助学金,对培养出优秀学生的家庭赠送“教育功勋家庭”锦旗。

    今年春节前,贾村教育基金会发起举办了首届贾村全民读书朗诵大赛,上至70多岁的老人,下至幼儿园的孩子都争相参加。胡清汝的努力就是要对抗正在陷落的乡村文化。

    在教书育人之外,胡清汝还是一个侍弄花草的高手。满院的花木被他打理得生机盎然。

    如果到了春天,这个院子就是一个生态园,那是最美的教育意象。就像走出贾村小学校门满眼绿色的田野一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