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村校装上强大的“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河北唐山丰南区进行了精心的制度设计和摸索,把农村学校充满活力的中青年教师、比较成熟的骨干教师留住,提升他们职业认同感,稳定而强劲的师资让农村学校充满活力。

    ■本报记者 王友文

    如今,不少县区的教育行政部门都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城区学校教师处于超编状态,而且一波又一波教师进城的压力每年都会袭来;而另一方面,农村学校的中青年教师特别是好不容易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留不住,均衡发展被卡在城乡师资失衡上,动弹不得。

    难题何日能破解?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用实践给出了答案。如今在该区,农村教师队伍相当稳定。“去年我们面向全区为城区学校招聘15名小学语文教师,报名的只有14人。很多时候只能勉强开考,教师对进城这事都很冷静、很理性。”该区教育局纪委书记王树龄说。

    不仅仅是农村教师不再热衷进城,近年来当地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上做了一番文章,稳定而强劲的师资让农村学校充满活力。

    留住骨干 补足新鲜血液

    农村教师队伍齐整起来

    丰南地处唐山主城区南部,虽说是区,但是县域特性明显。全区16个镇街当中,街道只有一个,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教育占了绝对大头。

    在迈向优质均衡的道路上,最关键的环节在哪里?“是师资,只有建设一支整齐、稳定并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才能实现每所农村校都发展,均衡才能做得更真。”该区教育局局长董国才说。

    怎么才能充实农村教师队伍?“一个靠补充,另一个很关键的手段是留住。”王树龄说,必须要把那些充满活力的中青年教师、比较成熟的骨干教师留住,农村学校才能真正解决好老的偏老、少的偏少的现实。为此,丰南区进行了精心的制度设计和摸索。

    通常而言,一线任教教师的收入由岗位工资、课时费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组成,丰南区首先在待遇上动起了脑筋,全区所有教师如果离开一线,在本校或区内其他学校寻个相对清闲的位置,工资待遇马上就会受到影响。

    当地规定,如果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向本区非义务教育学校调动,取消奖励性绩效工资,而且是终身取消。这样,用当地的话来说,不拿粉笔头的工资就会跟拿粉笔头的相差七八千元。

    教师进城工资也会受影响,调到义务教育学校当然不会取消奖励性绩效工资,但是在职称工资上往往会下降不少。城区学校高一级职称的名额非常紧张,好不容易进了城,职称岗位最终却只能低聘,每月减少四五百元不说,再次聘上相应的岗位要等很久。

    同时,丰南区教育局在农村学校教师职称的评聘上留了量,只要扎实工作,评聘上高一级职称的机会比城区学校只多不少。“现在交通方便多了,大多数教师开车进城不过三四十分钟,再加上在农村工作还有激励政策,不少教师两相比较,进城的意愿大大降温。”区教育局副局长王福江说。

    在做好留住文章的同时,当地已经建立师资补充长效机制。近4年,丰南区为义务教育学校新招录的753名新教师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未来5年,该区计划每年再补充200人。此外,丰南区在实践中逐渐发现,村小、教学点由于交通更不便、条件更艰苦,有些教师会离职,今年,当地在定乡镇招聘的基础上,开始针对具体学校定岗招聘,让最能接受相应岗位的教师获得教职。

    放大激励 激发成长活力

    农村教师队伍整体强起来

    在做好留住和补充工作的同时,丰南区千方百计提升农村教师职业认同感,在专业发展上强起来。

    如今,在丰南区的每一所学校,都有供教师专门使用的健身房,而定期体检制度早已建立。推进“双健康”只是该区关爱农村教师的一个缩影。2014年,丰南区已投入300万元用于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住宿、吃饭、洗澡等实际困难。区政府先后为大新庄中学、东田庄学校等农村边远地区新建教师公寓、宿舍和食堂,解除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

    当然,不管怎样,农村地区校点分散,比起城区学校而言条件还是要艰苦,当地注重在经济上给予补贴。从2011年起,丰南区政府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发放农村教师特岗津贴。发放此类津贴时,丰南将全区分成三类地区,城区、郊区、边远地区,同时各乡镇又按离政府驻地距离进行分层,每位教师能够拿到多少补贴主要由这两个指标体系确定,城区学校教师没有津贴,最边远学校的教师拿到的补贴肯定是最高的。

    王慧是丰南区最边远乡镇黑沿子镇经安中学的外语教师,她已经在这所学校工作了10个年头,获得过全国外语教学能手称号。问及放弃进城的原因,她的回答实实在在:“待遇比城区还要好,工作环境和城区一样好,并且有很大的教学教研发展空间。”

    农村学校要提升,最关键是激活教师队伍,教师在工作上有干劲,专业上能发展。要提升师能,培训、下乡支教必不可少,但是,管理能力提升和科学的评价制度更重要,只有这样,农村教师的内生发展动力才能得以激发。

    丰南区注重配强农村学校的校长,通过实现管理的提升做足教师队伍发展的这篇大文章。该区每年从优秀学校选派干部到薄弱学校任主要领导职务,建立起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

    大新庄中学就是因新校长的到来,学校管理文化发生重构而改变。3年前,学校由3所初中合并,虽然规模大了,但是人心却拢不起来,办学质量逐年下滑、随之而来的是生源流失。教育局选派了年富力强的刘万金去做校长。到任后,刘万金很快就摸到了制约学校发展的实情:教师之间、班子之间都没整合到一块。刘万金首先健全对班子成员的激励制度和管理制度。自己以身作则,吃住在学校。现在,每晚都有两位班子成员和住宿生同吃同住,原来后半夜还有孩子耍闹、寄宿生管理混乱的情况没有了,学校运转走向了规范。

    如今大新庄中学年度评优评先,不用选举、不用投票,评价主要依据每年初教代会、领导班子、老教师联席会议制定的业绩考核方案。通过方案牵动、评价带动、考核推动,奠定了公平的工作环境,教师主动要求发展,高效课堂改革也落到实处。正能量改变着学校,去年该校中考没能完成指标到校计划,今年不但轻松完成,而且超出26人。“八年级的学生报到之初,不少都投亲靠友择校去了,去年年底陆续都回来了,今年更是基本没有流失。”刘万金说。

    潜能释放 文化管理落到实处

    农村学校更具生命活力

    2014年,丰南区高标准通过“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但是,当地思考的是如何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那就是,把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新增长点,走实内涵发展之路。

    就在数年前,王树龄感觉在基层学校推动文化建设很难,更别说提炼核心理念统领学校发展了,不少校长领会不深,教师的接受性也不高。虽说用劲不小,但是不少学校仍旧浮在表面。

    但是,随着农村师资队伍变得更加“强壮”,更多管理智慧的融入,丰南区打造农村教育发展“升级版”有了可能,有了保证。

    记者在王兰庄镇边远的村小横沽小学看到,葫芦文化已经成为学校鲜明的特色。在这所只有350名学生的村小,种植葫芦,观察葫芦,画葫芦、吹葫芦丝……一个小小的葫芦融合了综合实践、语文、美术、音乐、品德等诸学科内容,学生在葫芦特色文化中受益。校长卢廷娟说,学校就得主动去寻找最适合自身特色、更适合学生成长的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活力,更具生命力。

    如今,丰南区的80多所农村学校,校校都有核心理念,并逐步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外化为师生的共同行为方式,呈现出校长有思想,学校有文化、师生有精神的良好局面。“教育局历时10年,为每所学校把脉、诊断,帮助梳理核心理念,虽然经历了很多波折,但是这几年学校进步很快。”王树龄感慨道,只有校长、教师队伍强了,谈升级发展、内涵发展才有了可能。

    在师资上下的功夫让丰南区农村教育发展充满活力。最近几年,当地无论是规范办学行为、开足开齐小学科课程,还是实施“一生双爱好,一校一品牌”,落地都很快。

    “刚到这所学校做校长半年,我感觉融入不是问题,教师对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有很强的包容性和接纳性。”董各庄小学校长任守义说,半年来学校在推进大语文经典诵读上进展迅速,而高效课堂改革也逐步深入,“虽然学校的办学条件并不出色,但是学校的这支队伍让我对办好这个村小很有信心”。

    □改革者说

走向师资配置的均衡化

唐山市丰南区教育局局长 董国才

    构建和谐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教育不和谐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而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又突出表现在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上。丰南区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当前,丰南教育进入了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到各类教育优质、高位均衡的跨越发展阶段。2014年初,区教育局开始推行三项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其中,以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城区、农村教师资源配置走向公平合理的均衡化是改革的关键点。农村学校师资水平的提高,除了靠政策扶助留住骨干教师外,创造有利于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用良好的食宿条件温暖教师,用优越的学习机会激励教师,用切实的专业成长成就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