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师生思维张力的探索与实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1-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广西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秦斌

    2014年10月20日中午,在柳州初识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秦斌,便为他的年轻干练所折服。他清澈溪水般的话语里,导引着笔者不由自主地走进他的博大的教育情怀与教育良知里。

    秦斌的思路极其清晰而敏锐,而且有着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他用“增量提质”来浓缩近年来广西教育发展的总体任务。这四个字的丰沛内涵,在他如数家珍的语系里,不时摇曳着灿烂的教育思想与智慧。

     在知难而进中实现“增量”

    广西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区,经济欠发达。如果说东部沿海地区学校的硬件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至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提并论的话,那么广西还需要解决教育硬件上的一些“温饱”问题。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这点,强劲的内在动力让他们高度重视教育发展。知难而进,刻不容缓。决心按照自治区基础教育标准化要求,建设足够数量的学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实施“双千计划”,即多渠道筹措1000亿元以上资金,新建1000所以上学校。改扩建一批学校,着力解决“增量”问题。实现“三个基本”,即: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基本消除“超大班额”、“大通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秦斌认为,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来说,完成“增量”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可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奉行“言必信,行必果”的原则。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重点发展优育。应该投入教育上的资金再难也一定完成,这就为教育注入了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

    经济投入仅靠政府是不够的,还要开发更多的资金渠道。荀子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同样,广西的教育发展,也要“善假于物也”。而开发民间资本,大力推进民办教育发展,当是完成教育“增量”的一个重要渠道。

    秦斌认为,做教育难,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更难。它需要一种责任、气度、胸怀。做教育是一件无上光荣与骄傲的事情,能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优质快速的发展就更加光荣与骄傲。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创新意识,一定要发挥联动效应,一定要有教育良知,一定要心中有孩子。有了这四个“一定”,再做“增量”工作的时候,不但不会懈怠,还会在苦中求乐,以至在工作中享受破解困难的愉悦,感受教育发展的快感。

    “提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秦斌说,广西经济不发达,文化也相对落后,要想让全区优质快速发展起来,必须有人才的支撑。而人才的培养,则要靠教育。所以,教育到了一个必须改革的临界点。办好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想让广西的学校赶上东部学校的硬件设施,是件困难的事情。就目前来看,东西部的教育硬件设施优劣不是在缩小,而是拉大;东部教育硬件投资一直在锦上添花,而西部教育投入则是雪中送炭。甚至有些优秀师资离“巢”而飞向“北上广”或东部发达城市。

    秦斌感慨地说,有些事情是我们左右不了的。可是,我们心想广西发展大业,心系教育大业。为兑现百姓的期盼,强化百姓的信心。我们不但不灰心丧气,还会想方设法在困境中突围。于是,我们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教育教学改革,铆足劲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学习的质量。《周易》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的梦想是相通的,穷则思变是广西教育人的共有性格。发展是一个和谐共赢的拼图,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寻不到教育优质快速发展的路径。

    当前的教育现状是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课堂比较沉默,学生思维不太活跃。其实这不是广西一个地方存在的问题,全国不少地方也从不同程度上没打开学生的思维。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充满好奇与想象。可是,“应试教育”却在无形中地阉割了孩子们的天性,折断了他们想象的翅膀。冲破“应试教育”的魔障,还学生一个自由的心灵与开放的思维,是有志于改革的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所以,“提质”就成了广西教育时不我待的一个任务。如何“提质”?秦斌认为,“提质”就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切实为学生“减负”,把教育教学重点落实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上来;落实到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促进学用结合上来;落实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钻研、勇于开拓创新上来;使学生真正成为有用之才。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着力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能以及审美、人文素养。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身心、强健的体魄。

    选择“MS-EEPO有效教育”的理由

    秦斌说,在教育改革的路上,广西人一直在探索中前行,尽管这种探索有时也很艰难,甚至还走过不少弯路,可广西人人穷志不短,“士不可以不弘毅”是广西教育人最好的写照。他们很希望能通过教育教学改革赶上发达地区的步伐。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曾持续不断地外出学习全国典型经验。很多学校在取经后,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尝试,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使他们得到了一些回报。

    秦斌说,为了“提质”,我们根据广西教育现状,选择了“MS-EEPO有效教育”体系作为系统改革区域性教育结构的突破口,并运用行政的手段推广这种新的教育范式。

    十年磨一剑的玉州教育

    梦在黎明,路在脚下。坚持走探索创新之路,是广西教育复兴的关键。十年前,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在新课改的征途上,率先奏响了“MS-EEPO有效教育”的旋律。他们认定,这项教育改革,能让经济欠发达区域的教育发生整体性变化。古人说,十年磨一剑!玉州教育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后,终于有了凤凰涅槃的生命飞跃。从而,彰显出他们的工作力度和决心。

    秦斌激动地说,当初玉州推广“MS-EEPO有效教育”时,阻力之大是难以想象的。老师们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换一套全新的教学方略,不但将原有教学思维击破,还要重新学习新的套路。尤其那些年龄大的老师,多年一成不变的“顽疾”在教改面前,难免有抵触情绪。而城里有点名气的教师根本不知道当年的“发动机”已经老化。他们对这套新兴的“玩艺儿”不屑一顾,甚至说三道四。没办法,真正的改革,只好从农村艰难地开始。

    即使如此,玉州人硬是坚持下来。“MS-EEPO有效教育”汇集了每位参与者的最大能量。让老师们人人有舞台,个个有创新。而且一搞就是十年,其中的酸辣苦甜,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品尝出来。尽管为了这项改革,很多教育干部、教研人员与老师“为伊消得人憔悴”,但他们在困境中永不放弃,在实干中超越自我,在探索中勇往直前,终于有了惊喜。今天“蓦然回首”,才发现“灯火珊”中的那道最美的风景——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着广西人在奋起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有人称这项改革是“农村包围城市”,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大围合。且不去评说这种说法科学与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农村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时候,成果也接踵而至。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长期高居榜首。而支撑着这种高位态势的,是那种课堂上的热烈景象与师生在课堂中的幸福感,于是,城里一些学校也动心了,一些骨干教师也卷入到这股洪流之中。因为他们敏感的神经让他们意识到,改革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唯一出路。

    人心齐,泰山移。在“MS-EEPO有效教育”推进中,涓流成海。各地纷纷传来成功的课堂改革喜讯。

    就在刚刚被任命为广西自治区高校工委党委书记、教育厅长的任命书还在既定程序中流转的时候,秦斌就已走进了玉州的教育改革中。他惊喜地发现,这里的课堂不是教师一言堂,而是学生思维碰撞的集聚地。单元组形式应运而生,甚至大组、超大组也在课堂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课堂上的约定文化让学生在静态学习方式和动态学习方式中自如地转换,不但有了知识学习的高效率,还有了素养提升的高效益。思考能力,合作意识,沟通技术,组织能力,尊重他人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在课堂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形成。

    毋庸讳言,现在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课堂上学生睡觉的情景亦非新闻。即使不睡者,有的也是一副无精打采提前进入“冬眠”的样子。这让教育工作者忧心忡忡。秦斌说,他到玉州教改实验区调研时,一下子打开了这个心结,看到老师和同学们在互问互答、相互讨论问题中走向愉快的“绿色”通道。学生不但没了课上睡觉的,而且个个生龙活虎,兴奋不已。更为可贵的是,孩子们不是在教师的督促下学习,而是有一种内在求知的能动性,甚至有了主动创造的内在力量。秦斌满怀信心地说,有了这样的高效课堂,就不愁孩子们学不到真知,就不愁孩子们不具备创造能力。

    目前,农村学生辍学率比较高,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可是收效并不明显。这其中拉“后腿”的当然有多种原因,而学习生活的不快乐甚至是痛苦,则成为学生对学校、对课堂敬而远之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MS-EEPO有效教育”就像一股春风,一阵暖流,让学生远离了禁锢学习热情的寒冬,敞开了无限活跃的思维。他们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有了快乐,也就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学习的高效率。童年与少年时代是人生成长的奠基阶段,这个时段心灵的状态,将如影随形地伴随他们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此构建起来的快乐课堂,不但为孩子们未来的幸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还为孩子储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善于求新的智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