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为主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1-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4年11月22日,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组考察营口理工学院“双展会”活动。

    在建校之初,尚无毕业生的情形下,营口理工学院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难免给人以“根基未稳,遑论高端”的疑问。但走进这所学校,与院领导及师生接触后,发现这恰恰是学院领导班子在全面分析、解读国家政策、大学功能和当前形势的基础上,确准办学定位,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步伐而得出的深思熟虑的结论。

    虽然成立不到两年,但经过不懈努力,营口理工学院已初步建成涵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构架、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平台与基地建设、导师遴选及管理、实践组织与活动开展、项目开发及学术研究等内容丰富、板块完整、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013年4月18日,在辽宁营口,一所崭新的本科院校——营口理工学院正式成立。建校伊始,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理念引领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深度解析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基于学校零起步、具有创新创业教育“试验田”的优势条件和一些高校仅在大三、大四阶段抓创新创业教育实际的双重现实考量,学院明确以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为主线,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为营口市的冶金、石化、装备制造、镁质材料、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六大支柱产业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培养理论功底深、操作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探寻以工学为主,经、管、理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思路。

    统一思想上下同心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它使高等教育从追求分数质量、能力胜任向追求创业素质转变,必然会对传统教学产生冲击和挑战。为此,学院通过自上而下连续召开党政联席会、中层干部会、教工大会和学生班会,在全院上下开展宣传教育,使广大师生员工深刻认识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是学院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进而统一了思想认识,化解了畏难情绪,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在此基础上,推行“要求一名教师、鼓励一个部门、带领一支创新创业团队”的“三个一”计划,建立“全面动员、全体参与、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打造全员化的教育氛围。

    架构完整保障有力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教师的支持与学生的配合,更需要学院的引导、组织和运作。学院将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年度考核目标、自上而下狠抓落实,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主任,由相关处室、系部领导、师生代表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创新创业教育整体工作和规划具体课堂教学及实践活动,设置就业处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共同实施创新创业教学活动,开展创新创业科学研究,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形成教育、教学与创新创业就业管理等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

    前瞻改革特色鲜明 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前置到第一学期,贯穿于人才培养始终,将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有效融入到专业培养计划中,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度融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基础和新技术专题等创新创业类公共必修课,要求学生必须完成5学分的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同时加大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环节比例,理工类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比例不低于总学分的25%,经管类专业不低于20%。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新业态和新常态,及时将专业动态和行业发展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吸引力,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本地区相关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的了解,深入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进而确立创业方向,不断完善教育与实践并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指导体系。

    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划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复合知识和认证课程四个模块。基础课程模块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创业启蒙通识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为学生植入创业基因;专业课程模块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设置创新创业选修课,突出对学生创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培育和孵化创业项目;复合知识模块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开展创业成功人士访谈等课外活动,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创业灵感与热情;认证课程模块通过开展适应产业、行业和职业发展需求的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等培训,使学生获得认证证书及相应的创新创业学分,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动态师资取长补短 针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起步较晚,自身师资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学院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设专职教师岗,涵盖教授、副教授、讲师各个层级,采用签约的形式聘请专业教师作为兼职教师,组成创新创业教育核心教学团队。与此同时,学院每年新聘请10名左右的校内外学者、名师、企业家、行业专家、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等担任学生创业导师,形成包含理论型导师、企业家型导师、行业专家型导师和风险投资型导师的强大导师团队与智库,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和帮扶。同时,引导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积极开展理论和案例研究,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

    融入社会内外兼修 学院积极争取营口市委、市政府部门和上级教育部门支持,努力搭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教育模式,参与起草“关于加强营口理工学院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的意见”,依托营口地区优质经济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构筑实践平台,探索与行业密切合作,与产业深度融合,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衔接的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地合作、校产联合、校企对接,构建学院与营口及周边地区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利用多种社会资源,组建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2014年底为5家企事业单位挂牌,计划到2020年底建立20家有一定规模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学院积极探索崭新的内部管理模式,构筑动态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将招生就业处和创新创业教研室合署,实现就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教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就业部门在就业市场的“哨兵”作用,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关注有效可行的创业模式;结合国家新推出的“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等重大战略,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渠道、新形态;积极开展《基于区域经济(辽南海洋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研究》、《符合营口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方案》等立项研究,有效指导就业与创新创业工作。

    引进外援借力造势 为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切实把创业政策、创业指导、创业典型、创业服务迎进校园,学院力邀由国家、省级创业专家、名师、成功企业家组成的专家团队,来校开展了“辽宁省创业指导专家校园行”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创业活动报告会、创业指导示范课、创业大赛推进会、创业孵化项目指导课等活动,对学院创业指导教师与广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现场指导和演练,并通过参观、座谈、汇报等方式请专家为学院创新创业工作把关定向,借此拓展学院视野,丰盈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和教师指导水平,促进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迈上新台阶。

    构筑平台好戏连连 学院深挖校园及社会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全力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平台。通过举办“双展会”,为用人单位与学生提供了双向展示平台,用人单位通过展示科技成果、产品服务、经营成就等内容,吸引优秀毕业生应聘,学生通过展示个人才艺、技术技能、科研成果等方式,吸引用人单位关注。双展会为用人单位储备后备人才,学生选择就业实习单位,学校展示办学成果提供了绝佳平台。

    学院将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性实验课题研究及竞赛活动紧密结合,不断加快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现已建成电子设计实验室和软件设计实验室。在创新创业实验室孵化创业项目的基础上,有计划拓展校内公共服务资源,通过承接社会项目、自主选择项目或与其他公司合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创业实战训练。将现有近3000平方米的大学生生活服务中心进行规划改造,逐步将超市等实体店铺交由学生经营管理,使学生对各类经营活动有了第一手认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和组织、协调能力及团队精神等创业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已成立的由近20名学生参与经营运作的“营口法斯特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校内的快递承接业务,实现大学生创业项目向实体公司的转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